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运生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硅烷
  • 2篇多官能
  • 2篇多官能度
  • 2篇乙烯
  • 2篇溶剂
  • 2篇双键
  • 2篇碳碳双键
  • 2篇烷氧基硅烷
  • 2篇橡胶
  • 2篇极性溶剂
  • 2篇加成
  • 2篇加成反应
  • 2篇官能
  • 2篇官能度
  • 2篇
  • 2篇大分子
  • 1篇弹性体
  • 1篇丁苯
  • 1篇丁苯橡胶
  • 1篇动态硫化

机构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6篇张运生
  • 5篇章永化
  • 4篇石耀刚
  • 4篇王建华
  • 3篇黄华鹏
  • 2篇何谆谆
  • 1篇刘宝玉

传媒

  • 1篇弹性体
  • 1篇有机硅材料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有机硅大分子偶联剂的制备及其对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耐候、憎水、电气绝缘性、生理惰性等特点,在国防军工、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硅橡胶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生胶单独硫化后其力学性能差,只有0.3MPa左右。为了提...
张运生
关键词:有机硅大分子偶联剂乙烯基含量改性效果湿法改性沉淀白炭黑
烷氧基封端线形聚硅氧烷偶联剂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烷氧基封端线形聚硅氧烷偶联剂及其合成方法,包括有机环硅氧与三甲基氯硅烷或四氯化硅或与氯化亚砜进行阳离子开环反应,分别制得单氯封端线形聚硅氧烷、α-一氯-ω-三氯线形聚硅氧烷、α,ω-二氯线形聚硅氧烷;然后以...
章永化黄华鹏张运生石耀刚王建华
文献传递
多官能度聚硅氧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多官能度聚硅氧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弱极性溶剂的体系中,铂系催化剂作用下,聚硅氧烷在50~120℃范围内通过侧基或端基官能团与三烷氧基硅烷之间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多官能度聚硅氧烷偶联剂;聚硅氧烷中的...
章永化张运生黄华鹏石耀刚王建华
文献传递
多官能度聚硅氧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多官能度聚硅氧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弱极性溶剂的体系中,铂系催化剂作用下,聚硅氧烷在50~120℃范围内通过侧基或端基官能团与三烷氧基硅烷之间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多官能度聚硅氧烷偶联剂;聚硅氧烷中的...
章永化张运生黄华鹏石耀刚王建华
文献传递
SBR/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研究了聚丙烯(PP)牌号、橡塑比、硫化体系和不同填料对丁苯橡胶/聚丙烯(SBR/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牌号为EPC-30R-H的PP与SBR共混,橡塑比为70/30(质量比),硫磺的用量为1.25份左右(或DCP的用量为1.5份左右),沉淀白炭黑用量为30份,而滑石粉用量为30份时,共混物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何谆谆章永化张运生刘宝玉
关键词:丁苯橡胶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大分子聚硅氧烷偶联剂对物理发泡硅橡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用含氢硅油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合成了一种大分子聚硅氧烷偶联剂,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物理发泡法制备了气相法白炭黑补强的发泡硅橡胶,研究了白炭黑、成孔剂、大分子聚硅氧烷偶联剂的用量对发泡硅橡胶拉伸性能和开孔率的影响及羟基硅油对成孔剂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硅橡胶中加入200份硝酸钾、30份气相法白炭黑、0.6份大分子聚硅氧烷偶联剂、4份羟基硅油可以制得拉伸强度为0.9MPa、开孔率39.7%的发泡硅橡胶。
张运生章永化何谆谆石耀刚王建华
关键词:硅橡胶物理发泡含氢硅油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