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纳米WC/Co复合粉产业化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关于纳米WC/Co复合粉制备技术的研究报道有很多,但实现产业化的技术方案较少。本文在自主研发设计的离子交换系统、高温流态化床等设备平台上,以偏钨酸铵(AMT)、碳酸钴(Co CO3)、乙二胺四乙酸(C10H16N2O8)为原料,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溶液复合法得到一定配比的钨钴复合溶液,然后进行喷雾干燥、煅烧得到前驱体钨钴复合氧化物,最后在高温流态化床中连续还原-碳化-调碳后得到不同钴含量的纳米WC-Co复合粉末,采用SEM、XRD等分析方法对粉末进行形貌观察及物相分析。制备所得WC/Co复合粉质量稳定,具有杂质含量低、碳化率高、游离碳含量低的特点,其中WC的亚晶尺寸小于100 nm,表明所开发的产业化技术切实可行。
- 张璐
- 关键词:离子交换流态化
- WC粉末特性对超细晶硬质合金烧结敏感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选取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08型WC粉作为原料,以相同的工艺路线制备WC-6%Co硬质合金样品。通过对WC原料粉末杂质含量、粒度、物相、显微形貌、晶粒尺寸和晶格参数详细分析以及不同温度烧结后合金显微组织、WC晶粒夹粗数量和WC平均晶粒度表征,探究WC粉末特性对合金烧结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颗粒尺寸分布均匀集中、亚晶尺寸大,结晶性完整以及晶格常数与标准值差异较小的WC-C粉末作为原料可以有效的降低合金的烧结敏感性。当烧结温度从1 410℃升高到1 450℃,WC-C制备的合金中WC晶粒夹粗数量增幅较小,且WC平均晶粒度无明显变化维持在0.48μm,同时WC碳含量在6.17%~6.21%波动时,对合金中的WC晶粒夹粗影响亦相对较小。
- 张璐张璐尹运春刘渊溢陆必志
- 关键词:WC粉晶格常数
- 盾构刀具产业现状及发展被引量:11
- 2015年
- 盾构机在城市地铁、铁路公路交通、能源输送、地下通道等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具有开挖速度快、施工质量高、劳动强度低、经济、环保等优点。作为盾构机关键部件之一的盾构刀具相当于盾构机的牙齿,是实现盾构机掘进功能的主要部件。国内盾构刀具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刀具材料、刀具集成制造等方面获得重要的技术突破,目前基本实现了盾构刀具的国产化,并形成了一定产业化规模,可满足市场上各种进口及国产盾构机的刀具需求。本文从盾构刀具的应用、设计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我国盾构刀具产业现状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盾构市场前景广阔,要做大做强盾构刀具产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实现智能化制造。
- 张忠健张璐贺军吴湘伟
- 关键词:盾构刀具盾构
- 乙二胺四乙酸在纳米WC/Co复合粉制备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在喷雾转换法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的基础上,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与碳酸钴复合法制备高钴含量的WC/Co纳米复合粉,突破了原有技术的钴含量质量分数上限7%的瓶颈限制。采用DSC-TG分析、SEM分析、XRD分析等方法,对乙二胺四乙酸和碳酸钴的参与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采用新工艺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的相关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乙二胺四乙酸与碳酸钴反应所得有机钴盐为一种溶解度较高的螯合物,在较低温度下煅烧可分解,适用于WC/Co纳米复合粉前驱体溶液中钴含量的调节,避免了Cl-、NO3-等杂质离子的引入。通过新的复合工艺制备得到了适用于高温流态化床生产的前驱体粉末,最终制备得到钴含量质量分数8%的WC-Co纳米复合粉。
- 张璐张忠健袁红梅
- 关键词:EDTAWC
- 超细碳化钨制备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3
- 2019年
- 从氧化钨原料、钨粉还原、碳化及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对超细WC制备关键技术进行综合评述。氧化钨原料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改善氧化钨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超细钨粉的分散性和晶粒均匀性;在粒度可控的条件下提高钨粉晶粒生长的完整性,是超细钨粉还原过程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改善钨粉的分散性,提高钨粉与炭黑混合的均匀性及接触面积,提高超细碳化钨的结晶完整性并避免形成烧结团聚体是碳化阶段研究的重点;超细碳化钨团聚体微观缺陷分析、EBSD测量超细碳化钨真实晶粒度、合金晶粒度表征超细碳化钨粉末粒度均匀性等是目前超细碳化钨评价方法研究的重点。
- 张璐张璐陆必志
- 关键词:紫钨蓝钨碳化团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