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婷
-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刍谈被引量:1
- 2015年
- 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现状想要有改变,必须有所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文章从教学现状、教学目标及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 卓婷
-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汉语国际教育
- 纳西哥巴文字符体系研究
- 哥巴文是纳西族先民创制的一种标音文字,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的经师用于书写经典的文字之一。它以一个字符代表一个音节,从人类文字发展史来看,这应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文字。但哥巴文也有不少缺点,最受人们批评的是,同一音节,往往有...
- 卓婷
- 关键词:民族语言
- 文献传递
- 《战国策》核心词“蛇”研究
- 2013年
- 本文从《战国策》出发,着重对"蛇"这个核心词进行探讨。我们构建"蛇"的语义场的同时,结合类型学的研究理论,将汉语放进世界语言的范围内来考察,找出词义发展的规律。
- 卓婷
- 关键词:比较词义类型学
- 说“享福”被引量:2
- 2010年
- 汉语饮食类词语可以发展出"美好、快乐、满足、享受"之类意思。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满足口福,人们就觉得这就是"福";能得到这个"福",就是"享福"。文章末尾附带讨论了"幸福"的来源:"幸"来自跟"食"密切关联的"色"——这更印证了古代哲人的名句: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本文的研究,有类型学的证据,印尼语等有类似的词义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其他民族幸福的标准和指数是相同的。
- 黄树先卓婷
- 关键词:比较词义类型学饮食
- 《战国策》核心词“虫”研究
- 2013年
- 本文从《战国策》出发,着重对"虫"这个核心词进行探讨,在构建"虫"的语义场时,结合类型学的研究理论,将汉语放进世界语言的范围来考察,找出词义发展的规律。
- 卓婷
- 关键词:比较词义类型学
- 《战国策》十二组核心词研究
- 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两种社会形态交替的时期,其语言属于上古汉语。《战国策》是目前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内容丰富,有大量体现该时期时代特色的语言信息,反映了战国时期的语言词汇面貌。我们...
- 卓婷
- 关键词:《战国策》核心词语义场词语结构语用功能
- 文献传递
- 段玉裁对古今字的运用及开创性意义探究
- 2015年
- 清代学者段玉裁对古今字的运用,不仅有理论上的详细说明,还有丰富的实践例证。他重视古今异字现象,并深入分析了古今字的用字现象。段玉裁对古今字的关系、古今字的产生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其《经韵楼集》和《说文解字注》的一些单篇论文中。
- 卓婷
- 关键词:段玉裁古今字
- 《战国策》核心身体词“肠”研究
- 2017年
- 本文从《战国策》出发,着重讨论核心身体词“肠”。我们首先构建以“肠”为核心概念的语义场,观察《战国策》所反映出的上古词汇的概貌,并结合类型学的研究理论,将汉语放入世界语言中进行比较,探索不同语言之间词义发展的共同规律。
- 卓婷
- 关键词:比较词义类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