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鹏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RO处理早期垃圾渗滤液中DOM的荧光光谱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利用荧光检测技术对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反渗透(RO)膜深度处理时的进水、出水、浓缩液、酸洗液以及酸洗后碱洗液中水溶性有机物(DOM)的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步荧光光谱显示,预处理后的渗滤液膜进水在波长280,340,370nm出现三个较强的荧光峰,反渗透膜对此有效拦截,酸洗和碱洗的组合清洗方式有效去除了波长范围在300-420nm的有机污染物。三维荧光光谱显示,进水含有2个类富里酸和3个类蛋白质荧光峰,RO膜出水仅含有2个类蛋白峰,浓缩液中出现其余3个高强度的荧光峰;酸洗和碱洗对膜上污染物质分子结构影响显著,存在着明显的荧光峰位移。结果表明,RO膜有效拦截了早期渗滤液中的类富里酸,而对膜的污染物除类富里酸外,还有类蛋白成分:主要为低激发类酪氨酸;为膜污染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 曾晓岚韩乐丁文川李作鑫万鹏刘建栋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反渗透荧光光谱水溶性有机物
- 响应面法优化吹脱处理垃圾渗滤液被引量:16
- 2011年
- 利用响应面学的方法对吹脱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考察了吹脱时间,气液比值,温度和pH对氧化垃圾渗滤液的影响。以渗滤液中氨氮为模拟污染物,采用单因素法筛选出吹脱时间、pH、气液比3个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在吹脱时间5~7 h、气液体积比为2 000~4 000、pH为10~12范围内探讨了操作条件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响应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模型拟和,并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响应面法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在通过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吹脱时间为6.5 h,pH为11.5,气液体积比3 000)处理垃圾渗滤液,氨氮去除率大于90%。
- 曾晓岚李作鑫丁文川陈鑫韩乐万鹏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氨氮吹脱
- 曝气吹脱预处理渗滤液影响因素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为保证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时污水厂的生物处理工艺正常运行,采取预处理措施降低渗滤液的高氨氮浓度,以前期实验室小试为基础,针对曝气吹脱工艺,在重庆市涪陵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中试研究,考察pH、吹脱时间、气液比和温度对吹脱效率的影响,并通过经济分析确定各因素较佳的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pH、吹脱时间、气液比和温度对曝气吹脱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吹脱效率影响显著;经综合考虑,取pH为10.25~11.75,曝气吹脱时间≤4 h,气液体积比为400~1 200,渗滤液水温为10~15℃。
- 曾晓岚万鹏丁文川韩乐刘建栋王双双刘娇
- 关键词:曝气吹脱预处理垃圾渗滤液
- 纳滤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介绍了进年来国内外在NF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混凝、MBR的预处理控污技术和对膜透过液、浓缩液的后续处理技术。分析了NF膜分离溶质的作用机理,并认为机理模型的研究和NF膜进水预处理及出水的后续处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 曾晓岚韩乐张勤丁文川万鹏刘建栋
- 关键词:纳滤垃圾渗滤液膜污染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