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玮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现代生活方式渗透下非遗保护中公众自觉参与浅析——以羌族异地安置区直台村CJ古羌婚俗为例
- 2015年
-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渗透以及近年来灾难的频发,给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以异地安置区直台村CJ古羌婚礼习俗为例,探讨现代生活方式渗透下公众自觉参与在羌族非遗保护中的作用,提出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方面加强公众自觉参与的建议。
- 武玮田廷广
- 关键词:现代生活方式
- 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选择的影响
- 2018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深入分析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好、宣传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过程梳理及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选择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出策略。
- 武玮田廷广
- 关键词:大学生
- 震后羌族民族认同研究——以南宝山安置区为例
- 2008年汶川大地震,羌族世代居住的地区遭到严重的损害,羌族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异地安置后,羌民面对新的生存环境不得不做出新的生存选择。本文以异地安置区为田野考查点,通过对认同感、选择、应对国家政策以及同周边居民的互...
- 武玮
- 关键词:羌族民族认同
- 文献传递
- 羌族30年生产方式变迁调查——以邛崃市异地安置区直台村和木梯村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纵观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展的30年,羌族社会经济主要经历了两次历史性巨变,一次是包产到户;一次是汶川地震的发生。两次重要历史性事件的发生加速了羌族生产方式的变迁。文章以地震后邛崃市异地安置区直台村和木梯村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变迁进行调查研究。
- 田廷广武玮
- 关键词:羌族
-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与陕西发展研究
- 2019年
- 新时代,陕西发展提出"五新"战略,这是总览全局、把握时势作出的战略选择,是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的关键所在,为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面,明确了目标。本文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梳理及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与陕西发展"五新"战略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指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陕西发展"五新"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改革开放、协调、创新、绿色、共享。
- 田廷广武玮
- 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民族认同——以直台村安置点的C氏婚礼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文章以异地安置区直台村C氏婚礼为例,阐述婚礼是羌族传统文化展演的舞台,具有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传统"孝"文化传承及以歌舞为媒介的特点,在保护与传承羌族文化及促进羌族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羌族婚俗促进羌族民族及中华民族认同的功能。
- 武玮
- 关键词:羌族婚俗文化展演民族认同
-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四位一体”引导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客观需要。本文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通过网络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调查,从新时代变化、就业主要矛盾转化、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等多维度入手,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试图构建“四位一体”,即“社会-学校-家庭-自我”的价值取向环境,以期对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选择进行正确引导。
- 田廷广武玮
- 关键词:就业价值取向
- 仪式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被引量:1
- 2017年
- 仪式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规范、引导、强化认同的功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内容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潮渗透,在阵地上面临传统优势地位弱化危机,在队伍上存在主流意识淡化趋势,在方式上出现老套脱离时代现象,在目的上遭遇形式主义蔓延之势。本文从人类学特纳仪式理论的视角出发,指出应从提升话语权魅力,推动领导权建设,加紧管理权回拢,把握主导权方向四个方面加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 武玮
- 关键词:仪式高校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