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松

作品数:63 被引量:58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生活污水
  • 7篇污水
  • 5篇植物修复
  • 5篇土壤
  • 5篇农村生活污水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4篇污染
  • 3篇稻田
  • 3篇湿地处理
  • 3篇土壤环境
  • 3篇土壤修复
  • 3篇人工湿地
  • 3篇毛竹
  • 3篇环境工程
  • 3篇教学
  • 3篇反应器
  • 3篇废水
  • 3篇超疏水
  • 2篇印刷

机构

  • 27篇浙江农林大学
  • 16篇浙江林学院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0篇浙江大学
  • 8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上海理工大学
  • 5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温州大学
  • 1篇嘉兴市水利水...
  • 1篇杭州市环境保...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0篇李松
  • 8篇陈英旭
  • 7篇吴家森
  • 7篇方晓波
  • 7篇柳丹
  • 7篇陈俊任
  • 7篇叶正钱
  • 5篇曾林慧
  • 5篇曹志洪
  • 5篇李志涛
  • 5篇单胜道
  • 5篇王夏晖
  • 4篇高彦鑫
  • 4篇吴义强
  • 4篇陈清华
  • 3篇王海龙
  • 3篇梁新强
  • 3篇蒋晨
  • 3篇强志民
  • 3篇王为东

传媒

  • 7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家具与室内装...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净水技术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竹子研究汇刊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煤矿机械
  • 1篇化工环保
  • 1篇中国禽业导刊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田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除磷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在水稻的一个生长周期内进行了稻田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除磷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五个处理出水中的TP去除率顺序为:GW(98.17%)>DW(97.28%)>BW(97.04%)>SW(96.78%)>CK(75.20%)。同时,GW、DW和BW处理中来自农村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率(60.3%~71.4%)显著性(P≤0.05)高于化肥磷的去除率(26.8%~36.7%),表明相对于磷肥,农村生活污水中磷的形态更易于被稻田湿地去除。随着水稻的生长,磷素从根部分别向茎部、叶部迁移,最后在谷籽中富积。另外,五个处理的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农村生活污水替代地表水灌溉稻田湿地可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高效除磷。
李松梁新强王飞儿陈英旭曹志洪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灰水
基于PLC控制的内循环回流式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
2011年
针对传统反应器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结合UASB和IC反应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布水器进行均衡布水,引进固定化微生物填料防止反应器堵塞,改进三相分离器提高回流比,设置内循环回流管减少水头损失及布置多级取样口方便采样,设计可自动控制的厌氧/好氧一体化内循环回流式流化床反应器,并且采用PLC控制器控制进出水水量、水流上升速度、曝气量、进气时间及水力停留时间等参数,用于处理高氨氮有机废水。屠宰废水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 m^3/d,水力停留时间为3 h,pH值7.2,25℃的条件下,好氧微曝气使溶解氧为2 mg/L,厌氧好氧自动交替运行,水流上升速控制在约1.0 m/h,约40%的污水无动力回流处理,填料无堵塞,采样方便。经50 d驯化后,出水COD_(Cr)、NH_4^+-N、油脂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7%、63.6%、74.7%和84.7%,且每天能获得生物质气体约0.32 m^3,平均处理费用为0.15元/t,比传统处理工艺费用要低。这说明内循环回流式流化床反应器较传统反应器在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特别是脱氮方面有较大提高,可用于高氨氮有机废水的处理。
刘为国李松陈清华吴建锋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PLC
自动增氧型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针对人工湿地中溶解氧浓度不足的问题,采用自动增氧型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动增氧型湿地内的DO浓度比非增氧型人工湿地高0.3 mg.L-1左右,TN、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7.41%、69.04%,比非增氧型湿地高14.57%、19.79%,但TP去除率与非增氧型湿地差异不显著。说明自动增氧措施对于增加人工湿地中的DO浓度,提高脱氮效率是有效的,但对于除磷效率无显著影响。
李松王为东强志民梁新强王飞儿陈英旭
关键词:自动增氧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
木材仿生趋磁性及其超疏水性能被引量:3
2016年
室温条件下,利用含Fe^(3+)和Fe^(2+)盐为前体的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地在木材表面上附着纳米磁性γ-Fe_2O_3颗粒,并经过进一步化学改性后得到超疏水性材料。利用SEM、XRD、VSM及FT-IR等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磁性粒子的形状类似颗粒状,并均匀地附在木材表面;γ-Fe_2O_3纳米粒子通过氢键作用与木材表面的羟基相互键合而成功附着在木材表面,并且具有良好的晶型,且磁性γ-Fe_2O_3纳米颗粒显示出良好的超顺磁性,经过改性的磁化材料具备很好的超疏水性。
姚秋芳陈逸鹏钱特蒙李松金春德孙庆丰
关键词:超疏水Γ-FE2O3共沉淀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处理技术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阐述了渗滤液回灌的机理、工艺流程、分类、操作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就渗滤液回灌对填埋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李松陈英旭曹志洪
关键词:填埋场渗滤液回灌
无土栽培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选取水烛、石菖蒲和黄菖蒲三种挺水植物作为无土栽培系统的培养物,通过动态试验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对照系统,三种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生长量石菖蒲>黄菖蒲>水烛;处理系统对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依次为石菖蒲>黄菖蒲>水烛>对照;对TP的去除率依次为水烛>黄菖蒲>石菖蒲>对照。同时,通过对处理系统去除氮磷途径的分析,发现植物吸收作用是主要去除方式,沉淀吸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综合三种植物的净化能力,认为石菖蒲更适合无土栽培处理系统。
曾林慧李松徐国勋单胜道曹志洪
关键词:无土栽培农村生活污水挺水植物
中日传统家具结构形式比较研究
同处于东亚文化圈下的中国和日本,其传统家具因适应不同生活习俗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家具风格,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中日古代文化之间的深刻渊源和密切的交流关系,两国传统建筑都以木框架体系为主,与传统建筑一脉相承的传统家具受此影...
李松
关键词:传统家具家具风格建筑文化结构形式
MBR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A/O+MBR)生产性装置处理低浓度校园生活污水,对其工艺的技术与经济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出水COD浓度平均值为17 mg/L,平均去除率为92.6%,出水NH_4^+-N浓度平均值为1.28 mg/L,平均去除率为95.8%,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四类水的标准,而反硝化效果则由于碳源不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工艺进行了经济成本分析,处理水量1.0 m^3/h的试验装置投资成本为56 000元,运行费用为1.75元/m^3,稍低于上海市居民用自来水费2.41元/m^3。
吴晓坤徐国勋卜静陈超黄少华李松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硝化反硝化经济评估
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轴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1
2004年
介绍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 WORKS ,对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轴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的过程。根据分析结果 ,基本掌握了滚筒轴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 ,并为传动滚筒轴的失效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陈清华潘地林李松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有限元分析
日本传统家具与木构建筑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日本传统木制家具和木构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筑的发展对家具的结构、装饰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形制、结构、用材、五金装饰、布局及建筑室内起居方式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李松戴向东吴义强
关键词:木构建筑家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