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安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重金
  • 3篇生物质炭
  • 3篇重金属
  • 2篇属对
  • 2篇资源再利用
  • 2篇脱色
  • 2篇脱色剂
  • 2篇污染
  • 2篇胁迫
  • 2篇抗生素
  • 2篇废机油
  • 2篇VAR.
  • 1篇地下水
  • 1篇碘值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渗透调节物
  • 1篇渗透调节物质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特性
  • 1篇生物质

机构

  • 8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8篇何安
  • 4篇李德生
  • 4篇张瑞玲
  • 2篇彭玲
  • 2篇周雅楠
  • 2篇王硕
  • 2篇王静
  • 1篇李晓晶
  • 1篇秦松岩
  • 1篇高磊
  • 1篇王亮
  • 1篇袁赟
  • 1篇文桦
  • 1篇俞洋

传媒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日本楤木对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验证日本楤木(Arlia elata var.inermis)对重金属Cd污染土壤是否有修复效果及重金属Cd在植物体内的累积转移是否影响其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日本楤木对重金属Cd的富集能力较强且转运系数较大,且地上部的富集系数高于地下部的富集系数。日本楤木根、茎、叶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国家无公害绿色蔬菜标准,不符合食用标准。通过日本楤木对重金属Cd污染的修复效率来看,日本楤木对低浓度重金属Cd污染的土壤修复效率达到最大,为60%,随着重金属Cd胁迫浓度的增加,日本楤木的修复效率逐渐降低。因此,在重金属Cd污染的农田土壤中,日本楤木可作为抗污染植物,但体内的重金属Cd的含量表明不宜直接食用。
王静何安李德生晁桌锡俞洋朱秀锦张才
关键词:重金属CD
几种果壳类生物质炭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7
2015年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多功能吸附材料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花生壳、核桃壳、栗子壳等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研究了制备生物质炭的主要工艺,进一步对原材料的组成成分,制备的生物质炭的得率、元素分析、微观结构、碘吸附值等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原材料中固定炭的含量趋势为花生壳〉栗子壳〉核桃壳.挥发分的含量为核桃壳〉花生壳〉栗子壳.比较了300℃、500℃、650℃三种温度下制备的生物质炭的性质,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增加,生物质炭的得率逐渐减少,炭含量逐渐增加,并且炭表面的孔隙越丰富,褶皱越明显.在此基础上比较了炭材料的碘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碘吸附能力最高的是花生壳,其次是核桃壳、栗子壳.其中花生壳在650℃制备的生物质炭碘吸附值能达到685 mg/g.
何安张瑞玲周雅楠高磊杨耀帅袁赟
关键词:生物质炭组成成分碘值
重金属对日本楤木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盆栽试验,对土壤用重金属镉(Cd,0、0.25、1.00、5.00、10.00 mg/kg)、铅(Pb,0、100、500、1 000、1 500 mg/kg)和锌(Zn,0、100、500、1 000、1 500 mg/kg)进行单一和复合污染处理,通过研究重金属对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来分析重金属胁迫下植物体内的抵抗机制,同时分析重金属Cd与Zn、Pb与Zn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重金属Cd+Zn、Pb+Zn复合胁迫下,日本楤木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其他条件下,则是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增加,日本楤木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小,但在重金属Zn的单一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在重金属浓度较高时,脯氨酸含量均有大量的积累,尤其在Cd+Zn、Pb+Zn处理时,脯氨酸含量都比单一胁迫下高。因此,在复合(Cd+Zn、Pb+Zn)胁迫下,重金属Zn可能有利于促进日本楤木体内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同时也可以说明,日本楤木对重金属的胁迫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李德生何安彭玲王硕王静
关键词:渗透调节物质复合胁迫镉(CD)
一种采用抗生素废菌渣生物质炭再生废机油的方法
一种采用抗生素废菌渣生物质炭再生废机油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抗生素废菌渣进行灭菌处理、脱水处理后,制备废菌渣生物质炭或生物质活性炭;2)将废机油静置后分层,除去下层的水,再过滤除去固体和悬浮物,得到处理后的废机油;3)...
张瑞玲何安杨耀帅
文献传递
重金属对日本楤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析
2017年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对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丙二醛(MDA)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分析来研究不同重金属(Pb、Cd)对日本楤木(Aralia elata var.inermis)的膜系统、光合系统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金属胁迫下,脯氨酸和MDA的含量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先减后增,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呈相反趋势。叶绿素的含量则在Pb胁迫下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在Cd胁迫下则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日本楤木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两种不同重金属胁迫下,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CAT的活性则相反,但在Pb胁迫下略有不同,在浓度达到1 000 mg/kg时,CAT的活性降低。并且除了CAT活性以外,Pb胁迫下的日本楤木体内的这些含量均比Cd胁迫下的要高,即日本楤木抵抗重金属Pb胁迫的能力比抵抗重金属Cd的能力要强。
何安李德生李晓晶彭玲王硕张才
关键词:重金属胁迫生理生化特性
新型生物质炭吸附剂对地下水中氟的去除作用被引量:13
2014年
本文选用花生壳、栗子壳、核桃壳、橘子皮等生物质原料在不同温度下制备得生物质炭。通过对不同条件制备的生物质炭的除氟效果的比较,结果发现,以花生壳为原料在650℃热解所得生物质炭除氟效果最好。并对花生壳生物质炭进行了表面结构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吸附时间、生物质炭投加量、pH值、氟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花生壳生物质炭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炭投加量为1 g/100 mL,最佳pH为5.5~6,吸附60 min左右达吸附平衡,此时去除率达到82.25%,吸附量容量达0.82 mg/g;随着氟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生物质炭对氟的去除率成下降趋势,吸附容量随含氟量浓度的增加成上升趋势。花生壳生物质炭对氟离子的吸附等温线模拟结果表明,Freundlich型和Langmuir型均较为符合。该花生壳生物质炭对地下水氟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11 mg/g。该研究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地下水氟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张瑞玲李德生秦松岩王亮周雅楠文桦何安
关键词:生物质炭地下水除氟影响因素
日本楤木和香椿对铅、镉胁迫的响应研究
天津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一直以来,农田土壤常常以污水灌溉的形式进行栽培,再加上农用品的滥用以及大气污染物的自然沉降等作用,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其中Pb、Cd污染最为严重。为了研究日本楤木和香椿在天津农田土壤中栽培...
何安
关键词:香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文献传递
一种采用抗生素废菌渣生物质炭再生废机油的方法
一种采用抗生素废菌渣生物质炭再生废机油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抗生素废菌渣进行灭菌处理、脱水处理后,制备废菌渣生物质炭或生物质活性炭;2)将废机油静置后分层,除去下层的水,再过滤除去固体和悬浮物,得到处理后的废机油;3)...
张瑞玲何安杨耀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