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9年秋季武汉大东湖北湖水系水生植物调查被引量:19
- 2011年
- 武汉大东湖北湖水系包括北湖、严西湖、严东湖、竹子湖、清潭湖.2009年秋季对北湖水系湖区水生植物调查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分布面积达3.89km2,占整个水域面积的14.8%,总现存量(鲜重)为17834.28t;现有水生植物49种,隶属于20科36属,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莲(Nelumbo nucifera)等为优势种,其中苦草为绝对优势种.四种生活型水生植物中,沉水植物分布面积和现存量占水生植物总量的74.33%和67.25%,其次是挺水植物,分别占22.86%和28.43%,浮叶植物分别占2.79%和4.31%,漂浮植物的面积和现存量分别占0.02%和0.01%.在整个北湖水系湖泊中,水生植物集中分布在严东湖、严西湖,其他湖泊只有少量零星分布.严东湖水生植物比较丰富,但种类单一,植物群落结构层次较为简单;严西湖植物群落结构层次较为复杂,物种组成比较丰富,但分布仅局限于沿岸带.与东湖相比,北湖水系水生植物分布范围相对较广,但由于围垦、渔业、水质恶化等的影响,水生植物分布呈下降趋势,群落结构与功能退化.针对上述情况,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应尽力保护与恢复北湖水系的水生植物资源.
- 魏华成水平柴培宏王燕燕郭伟杰杨晓吴振斌
- 关键词:水生植物
- 美人蕉生态护坡对径流污染净化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2010-04-10月,研究了合肥市南淝河美人蕉生态护坡对河道的水质改善作用。试验用水取自南淝河,TSS、TN、NH4+-N、TP和COD的平均浓度分别是94.1,5.42,2.98,0.202和55.5 mg/L,河水经流生态护坡后,相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4%,45.6%,57.5%,40.1%和29.0%。另外,考察了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美人蕉护坡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多于无植物坡岸(p<0.01),微生物总数分别为:3.17×107和0.830×107cfu/g。由此,植物护坡兼具净化和生态景观效应。
- 郭伟杰成水平李柱李柱柴培宏徐洪梁威
- 关键词:生态护坡美人蕉营养盐去除率
- 武汉东湖近代沉积物中总氮、总磷与生物硅沉积与营养演化的动态过程被引量:13
- 2011年
- 选择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武汉东湖作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对其中4个子湖湖心的沉积物进行了采集,并分析了沉积物中总氮、总磷与生物硅含量。结果表明:对照东湖沉积速率(约0.33 cm·a-1),在底层41~50 cm(1860—1890年)与31~40 cm(1890—1920年),东湖4处子湖氮、磷、硅基本为湖泊自然沉积;在中层21~30 cm(1920—1950年),人类活动有所增强,沉积有所变化;表层沉积物0~10 cm(1980—2010年)、11~20 cm(1950—1980年)中氮、磷、硅沉积普遍上升,这一时期对应着东湖人类干扰活动的普遍增加。对东湖4个子湖的沉积物氮、磷与硅的对比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增加了对东湖氮、磷的排放,促进了东湖硅藻的生长及硅的消耗,东湖不同子湖之间氮、磷、硅的沉积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 胡胜华叶艳婷郭伟杰贺锋周巧红吴振斌
- 关键词:沉积物总氮总磷生物硅
- 南淝河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影响分析被引量:18
- 2014年
- 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采样测试了南淝河上游8个位点的水质状况等,分析了南淝河叶绿素a(Chl.a)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淝河研究河段Chl.a平均值为83.46μg/L,已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南淝河Chl.a浓度与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酸碱度(pH)、总固体悬浮物(TSS)、水温(WT)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透明度(SD)、氨氮/总磷比值(4NH+–N/TP)、水深(WD)、降雨(Rain)及风速(Wind)显著性负相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南淝河上游河段Chl.a浓度的主导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风速、降雨、总磷和氨氮。对南淝河与其他富营养化水体Chl.a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Chl.a的最重要因子,氮磷比、营养盐、降雨、风速、生物因子均对富营养化水体Chl.a有影响。
- 李柱郭伟杰成水平柴培宏梁威吴振斌
- 关键词:浮游植物富营养化城市河道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