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琛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生物有效
  • 2篇生物有效性
  • 1篇多氯联苯
  • 1篇食物
  • 1篇食物成分
  • 1篇室内外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实验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萝卜
  • 1篇胡萝卜
  • 1篇肠道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篇余应新
  • 2篇盛国英
  • 2篇傅家谟
  • 2篇吴明红
  • 2篇张东平
  • 2篇李琛
  • 1篇韩姝媛
  • 1篇张帆
  • 1篇冯加良
  • 1篇陆敏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食物成分对胡萝卜中滴滴涕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基于生理学的体外实验,通过模拟人体的胃肠环境,研究不同食品及食用豆油对胡萝卜中滴滴涕(DDTs)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2g胡萝卜中添加0.12g菠菜、0.12g白菜及0.12g猪肉作为混合食品时,DDTs的生物有效性明显下降;其中菠菜和白菜使其降幅较大且相近,分别为78.3%~86.1%和69.8%~78.6%,猪肉使其降幅相对较小,为46.8%~72.7%。而添加0.12g大米会导致DDTs的生物有效性增大37.2%~40.0%。添加0.6g菠菜、白菜、猪肉和大米后,DDTs的生物有效性较添加0.12g有不同程度的降低。DDTs的生物有效性与食品中蛋白质及纤维素的含量呈负相关,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热量呈正相关。此外,DDTs的生物有效性随着添加食用豆油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油量为50μl时增长趋势最为明显。
陆敏张帆韩姝媛李琛余应新张东平吴明红盛国英傅家谟
关键词:体外实验生物有效性胃肠道
上海室内外灰尘中多氯联苯及其人体暴露评估被引量:13
2010年
2008年11月~2009年6月以气象学分4个季度测定了上海地区居民家庭室内外灰尘中多氯联苯(PCBs)的浓度.研究表明,春季和冬季室内灰尘中PCBs平均含量高于夏季和秋季,而室外灰尘中PCBs含量表现相反特征.单个室内样品∑PCBs浓度范围为1.0×103~1.97×106pg/g,室外为n.d.~1.96×106pg/g.此外,通过生理学的体外实验模拟人体胃肠消化过程,并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影响PCBs生物有效性的因素,发现胆汁浓度相对于消化时间、液固比和污染物浓度对PCBs生物有效性影响最大.依据室内外灰尘中PCBs年平均浓度、生物有效性及灰尘摄入量计算得出,上海地区儿童和成人通过摄入灰尘人均PCBs的日暴露量分别为2.657×102~1.078×104pg/d和1.328×102~5.392×103pg/d.
李琛余应新张东平冯加良吴明红盛国英傅家谟
关键词:多氯联苯生物有效性响应面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