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霞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池
  • 1篇对苯二甲酸
  • 1篇异金属
  • 1篇溶剂
  • 1篇溶剂热
  • 1篇溶剂热法
  • 1篇溶剂热法合成
  • 1篇三联吡啶
  • 1篇湿化学
  • 1篇湿化学法
  • 1篇湿化学法制备
  • 1篇配合物
  • 1篇配位
  • 1篇配位聚合
  • 1篇配位聚合物
  • 1篇热法
  • 1篇热法合成
  • 1篇吡啶
  • 1篇锂离子
  • 1篇锂离子电池

机构

  • 3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3篇李东林
  • 3篇樊小勇
  • 3篇苟蕾
  • 3篇张红霞
  • 2篇李倩
  • 1篇山宏宇
  • 1篇赵鹏
  • 1篇陆晓挺
  • 1篇杨林

传媒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功能三联吡啶异金属六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新型多核异金属配合物的一步合成方法及配合物的结构特征。方法将FeCl_3,CdCl_2·2.5H_2O与4′-(3-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在甲醇溶剂中自组装反应,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包含Fe~Ⅱ,Cd~Ⅱ双金属的六核配合物[Fe(3-pytpy)_2Cd_2Cl_6]_2·2CH_3OH(1)单晶被合成。结论 Fe~Ⅲ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为Fe~Ⅱ,每个Fe~Ⅱ与两个3-pytpy形成[Fe(3-pytpy)_2]^(2+)构建单元,该单元中的两个未配位的氮原子桥联五、六配位的Cd~Ⅱ形成Cd…Fe…Cd三核单元,三核单元再通过双氯桥联成二聚体。配合物通过弱氢键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苟蕾张红霞杨林樊小勇李东林
关键词:三联吡啶异金属配合物晶体结构
湿化学法制备磷酸钛氧钾单晶粉体被引量:1
2011年
以磷酸二氢铵、醋酸钾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在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磷酸钛氧钾粉体。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柠檬酸以单齿配位模式与钛的前驱体络合,形成磷酸钛氧钾前驱透明凝胶。XRD分析结果表明,湿化学法合成的凝胶在600℃以上热处理可获得磷酸钛氧钾(KTP)纳米晶体。TEM分析显示,KTP颗粒为单晶形态,晶粒尺寸约为200nm。
山宏宇李东林李倩苟蕾樊小勇陆晓挺张红霞赵鹏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KTP粉体湿化学法
对苯二甲酸锂负极材料的溶剂热法合成
2012年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对苯二甲酸锂(tpaLi2)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单晶衍射、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其结构、形貌和充放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材料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具有三维孔洞的配位聚合物框架结构,平均粒径在7~8μm。首次充电和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8、180 mAh/g,循环40次后充放电容量分别为67、68 mAh/g。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合成方法对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电化学性能的途径。
张红霞李东林苟蕾樊小勇李倩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