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菊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两广二号茧丝力学性能调查与分析
- 2014年
- 两广二号蚕品种抗逆性强,产茧量高,在西南地区推广甚广,但其茧丝内外纤度差异大,很难缫制出高等级生丝。纤度与茧丝力学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对两广二号茧丝的力学性能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两广二号茧丝的相对断裂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种菁松×皓月,而断裂伸长率略高于对照种,推测是由内外层茧丝的结晶度变化引起的。扫描电镜的测试结果显示两广二号茧丝相对于对照种更扁平,这种结构不利于生丝圆整度,会影响生丝品质。
- 成国涛曾朝勇夏菊黄景滩张建华徐水
- 关键词:两广二号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茧丝
- 一种全效多功能护手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效多功能护手霜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凡士林份、蜂蜡、维生素E、单硬脂酸甘油酯、丝素、甘油、维生素C、琼脂、尿素、水;能同时解决手部皮肤干燥粗糙、手纹松弛、肌肤暗黄、蜕皮倒刺等问题,且具有原料易得...
- 夏菊赵诏徐水朱勇
- 文献传递
- 重金属镉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体内过氧化物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重金属镉离子(Cd2+)是水环境污染源之一。以家蚕为实验对象,探讨镉离子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诱导体内保护酶类活性的变化。给5龄起蚕分别喂食不同浓度CdCl2溶液浸泡的新鲜桑叶后,60、80 mg/kg CdCl2处理组...
- 赵诏夏菊陶丽丹肖欢徐水朱勇
- 关键词:镉离子家蚕生长发育过氧化物酶乙酰胆碱酯酶
- 文献传递
- 一种全效多功能护手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效多功能护手霜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凡士林份、蜂蜡、维生素E、单硬脂酸甘油酯、丝素、甘油、维生素C、琼脂、尿素、水;能同时解决手部皮肤干燥粗糙、手纹松弛、肌肤暗黄、蜕皮倒刺等问题,且具有原料易得...
- 夏菊赵诏徐水朱勇
- 文献传递
- 重金属镉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体内过氧化物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重金属镉离子(Cd2+)是水环境污染源之一。以家蚕为实验对象,探讨镉离子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诱导体内保护酶类活性的变化。给5 龄起蚕分别喂食不同浓度CdCl2 溶液浸泡的新鲜桑叶后,60、80 mg/kg CdCl2 ...
- 赵诏夏菊陶丽丹肖欢徐水朱勇
- 关键词:镉离子家蚕生长发育过氧化物酶乙酰胆碱酯酶
- 重金属镉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体内过氧化物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重金属镉离子(Cd2+)是水环境污染源之一。以家蚕为实验对象,探讨镉离子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诱导体内保护酶类活性的变化。给5龄起蚕分别喂食不同浓度CdCl2溶液浸泡的新鲜桑叶后,60、80 mg/kg CdCl2处理组在添食第3天,10、20、40 mg/kg CdCl2处理组在添食第4天幼虫出现体色变黄、体形瘦小细长的中毒症状;随着镉离子添食浓度的增大、添食时间的延长,幼虫中肠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头部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变化均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模型,即在短时间内食下低浓度镉离子会导致酶活性提高,而长时间食下高浓度镉离子则会抑制酶活性。结果表明:重金属镉离子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会诱导蚕体内的过氧化物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
- 赵诏夏菊陶丽丹肖欢徐水朱勇
- 关键词:镉离子家蚕生长发育过氧化物酶乙酰胆碱酯酶
- 抗凝血医用硫酸化丝素蛋白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将家蚕丝素蛋白通过化学接枝反应制备具有抗凝血功效的硫酸化丝素蛋白医用材料。经动物的热原试验、皮内刺激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以及体外溶血试验,对硫酸化丝素蛋白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3只注射受试硫酸化丝素蛋白溶液后的家兔体温仅升高0.2、0.3、0.1℃,未引起热原反应;家兔试验部位和周边组织出现的少量红斑或红肿在72 h后自然消退,无刺激反应;涂抹受试溶液后连续3 d,小鼠的试验部位和周边组织均未出现红斑、水肿等致敏反应;小鼠腹腔注射受试溶液后生理活动及生长正常,无毒性反应;受试溶液在体外溶血试验中无溶血现象。各项试验结果提示:硫酸化丝素蛋白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应用的前景。
- 陶思洁李圣春夏菊周婵成国涛徐水
- 关键词:医用材料抗凝血生物相容性
- 家蚕Osiris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与组织表达芯片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昆虫特有基因对于维持昆虫特有的形态、行为及生活习性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防治有害昆虫的靶标基因。基于家蚕基因组数据,对昆虫特有基因Osiris(Osi)家族进行了分析。通过同源比对,发现家蚕的Osi家族含有22个成员,其中21个基因串联分布在26号染色体,1个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共线性分析发现,家蚕与黑腹果蝇有18个Osi基因表现为共线性关系。系统进化分析表明Osi基因家族是在昆虫物种分化前已形成的多基因家族,家蚕与果蝇的Osi家族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家蚕的4个Osi基因(BmOsi9-1、BmOsi9-3、BmOsi9-4和BmOsi9-5)聚成一个进化枝,且在基因组上呈串联分布,暗示其是在物种分化后通过基因复制产生的,属特有基因。结构域分析发现,家蚕Osi蛋白均含有一个功能未知的结构域DUF1676,是Osi基因家族的典型特征。组织芯片分析表明,BmOsi20和BmOsi17分别在家蚕5龄幼虫的中肠和精巢中特异性高量表达,BmO-si18和BmOsi9-1分别在马氏管和丝腺中特异表达。
- 胡文波朱晓南刘春程廷才黄小凤蒋礼夏菊张洁夏庆友
- 关键词:家蚕基因组共线性系统进化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