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黎明
- 作品数:44 被引量:237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权补偿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限制开发区放弃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权。市场机制作用下,在城市化地区以其工业品和服务品交换限制开发区的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过程中,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城市化地区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关联、空间关联、政策关联、项目合作、企业合作、园区共建、资金及资本输出等方式,带动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既是妥善处理区域主体功能和辅助功能的要求,也是弥补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权损失,使不同区域共享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 杜黎明
- 关键词:经济发展权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地区
- 效率与公平协调视域下的民生供给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民众对民生需求的无限性与政府供给民生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客观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有效协调民生供给的公平和效率。民生需求具有层次性,民生供给要在引导民生需求健康发展,弥合应有民生需求和现实民生需求差异的过程中形成民生供需的折衷均衡。坚持基础民生供给公平优先,较高及高层次民生供给效率优先,广泛利用政府和市场具有的两类主体、两种机制的属性,不断创新民生供给方式,是实现民生供给效率和公平内在统一的有效途径。
- 杜黎明
- 关键词:公平政府
- 城市空间管治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促进文化繁荣的经济动力。文化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等属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城市是经济和文化要素高度集聚的空间,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改造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围绕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城市空间管治,加快城市空间生态化改造的步伐,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
- 杜黎明薛立波
- 关键词:文化产业生态文明空间管治
- 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用土地政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开发行为。文章以相关政策文献为依据,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的内涵和功能,重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选择,以期为国家、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参考。
- 杜黎明
-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路径选择被引量:4
- 2009年
-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客观上提出了马克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整体性要求。在一个规范的范式内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系,可以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四条路径: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起点的研究路径;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起点的研究路径;三是以中国现实国情为起点的研究路径;四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途径和方法为起点的研究路径。四条研究路径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相互割裂的,不同的研究路径对研究者有不同的要求。
- 杜黎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的保障体系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文明跃迁的基本动力。由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法制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是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的重要保障。形成和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协同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机制,是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对行为选择的引导功能、促进文明跃迁的现实要求。
- 杜黎明
- 关键词: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生产力
- 在地域聚合过程中统筹中部发展被引量:2
- 2007年
- 中部崛起要求整个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统筹中部发展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前提条件。推进中部地域聚合过程同时也就是统筹中部发展的过程。文章分析了地域聚合的理论基础和中部地域聚合的基本条件,揭示了中部地域聚合的目标,并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域聚合、统筹中部发展的对策建议。
- 杜黎明
- 关键词:统筹区域发展
- 试论五大理念发展理论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贡献被引量:5
- 2016年
-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有机耦合而成的发展理论既呈现出"目标—动力"二分逻辑结构,又呈现出"目标—载体(平台)—动力"三分逻辑结构。五大理念发展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在于:首先,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大众立场,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全面发展诉求的现实化和具体化。其次,坚持唯物辩证法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相统一的要求,深入剖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目标。第三,从体现我国从追随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的要求,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打造利益共同体三个维度,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第四,从创新生产力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体现保护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构建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屏障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三个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创造性发展。
- 杜黎明
-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理论生产力
-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客观基础和途径被引量:1
- 2009年
-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它将在我国长期存在;如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分析了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客观基础,重点探索了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途径:一是要着力扩大家庭经营规模,以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要求;二是要促进农户联产与集约经营的有机融合,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三是要促进家庭经营和统一经营双向互促互动,以保障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杜黎明
- 关键词:十七届三中全会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我国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管治,促使不同区域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选择差异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区域联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同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存在明显差异。以落实主体功能区空间管治目标为中心,有效融合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有利于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 杜黎明
-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