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新
-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研究
-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培养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都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生英语教学的整合成为必然。因此如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基于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研究正在成...
- 郑辉沈维政李佳新
-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网络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 文献传递
- 中国加入WTO后英语教学的改革研究和实践
- 中国加入WTO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引起了相应的变化,也对各个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听、说、读、写、译都需要有大幅度提高。也就是需要学生把英语作为一门娴熟的工具,在经济贸易活动中...
- 李佳新
-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外语教学学习者智力因素情感因素
- 文献传递
- 语言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模式被引量:5
- 2003年
- 英语教学应包括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即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为教 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在教学中应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注重学生 个性张扬及情感因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只有把交际能力与素质教育结合 起来,方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李佳新
- 关键词:语言文化教学素质教育英语教学
- 比较的视野:新加坡双语教育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被引量:16
- 2008年
- 按照我国教育部加强本科教学改革中实施双语教学思路,比较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和新加坡双语教育之间的主要差异,并针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起步晚、双语环境差、师资资源贫乏、缺乏连贯性、学生外语运用能力低下和几乎空白的双语教育理论研究等不利因素,思考如何把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之路。
- 杨传鸣李佳新
- 关键词:新加坡双语教育
- 不同文化语境下概念内涵的差异被引量:1
- 2001年
- 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青香蕉的不同认识,探讨了形成不同认识即产生文化冲突的原因。指出由于人们对概念或事物的内涵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交际上的障碍。针对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提出了以文化为大背景进行教学的策略。
- 李佳新
- 关键词:文化冲突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语境文化背景
- 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 2006年
- 社会批判功能在英语教学中的实现关系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涉及国家的未来——学生的今后发展。英语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把语言知识看做交流的工具来传递,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知识的传递,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提升精神境界,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 李佳新
-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思维
- 浅析英语幽默中的同音异义类隐喻
- 2011年
- 现代隐喻理论把隐喻看做是认知现象。英语中同音异义类隐喻可以引起很多幽默,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增添了几分乐趣。文章充分地分析了用于英语幽默中的同音异义类隐喻,同音异义类隐喻在新旧事物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以轻松的幽默形式加深了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英语中产生幽默效果的同音异义类隐喻的有音同形异异义类隐喻,音异形同异义类隐喻和完全音同形同异义类隐喻。
- 朱明艳李佳新
- 关键词:幽默隐喻认知
- 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范畴化视角被引量:2
- 2008年
- 应用范畴化这一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视角与教学对策,它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词汇,还要进行文化教学,学生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单词的记忆,还要学会在语篇中体会词的含义与原形的不同。
- 李佳新郭锐
- 关键词:范畴化词汇教学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哲学思考被引量:2
- 2002年
- <新编大学英语>(浙江大学编著)是按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编写的教材,每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读、听、说、写、译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以这种模式为指导的教学,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
- 李佳新
- 关键词:大学英语哲学教学模式
-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英汉时间概念隐喻差异被引量:1
- 2013年
- 当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再是单纯的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手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对时间的认知过程中借助了其他概念,即时间隐喻。根据隐喻的始源域不同,隐喻可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文章对英汉语中相应的三种时间隐喻的相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及探讨,由此揭示了文化与隐喻的密切关系,促进英语学习与研究及各民族语言文化的交流。
- 李海艳李佳新
-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言学时间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