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佳云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DEM
  • 1篇地下水
  • 1篇制图
  • 1篇数字高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监测
  • 1篇水系
  • 1篇水系提取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坡长
  • 1篇坡度
  • 1篇区域土壤
  • 1篇区域土壤侵蚀
  • 1篇县域
  • 1篇流域
  • 1篇高程模型
  • 1篇RTK

机构

  • 7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曹佳云
  • 3篇丑述仁
  • 3篇王程
  • 3篇贺丹
  • 3篇付晓婷
  • 2篇杨勤科
  • 1篇陈妮
  • 1篇陈正江
  • 1篇郭兰勤
  • 1篇唐新庄

传媒

  • 3篇地下水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年份

  • 4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ArcGIS图解建模的水系自动提取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以DEM数据为基础,根据水系自动提取原理和过程,利用A rcG IS模型生成器构造水系自动提取的图解模型,依次实现洼地填充、水流方向计算、汇流累积量计算、矢量河网的生成,从而完成自然水系的一步提取。
贺丹曹佳云付晓婷唐新庄
关键词:DEMARCGIS水系提取
3S技术在地下水管理与开发中的应用
2011年
分别介绍了GIS技术、RS技术、GPS技术以及3S技术在地下水管理和开发方面的应用现状,借鉴外国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3S技术在地下水管理和开发方面应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曹佳云付晓婷贺丹
关键词:GIS技术GPS技术地下水
基于Hutchinson的DEM建立及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建立高质量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正确计算坡度、坡向、提取流域地形特征、进行水文分析的前提。国外应用最广的是基于Hutchinson方法的DEM插值方法和应用该算法的软件ANUDEM,该软件采用有限微分内插技术和地形强化算法,自动去除伪下陷带点和生成输入数据错误文件。研究表明,通过等高线回放、DEM中误差、坡度、河流、光照模拟等方面的对比,ANUDEM生成的DEM表面光滑,比常规用TIN方法构建的TIN-DEM更能准确地表现地形起伏,其提取的坡度、光照图更准确,适宜进行水文分析。
丑述仁姚志宏曹佳云郭兰勤陈妮王程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坡度尺度效应中离散作用和平滑作用的区分
本文选取陕北黄土高原县南沟地区和靖边地区两种不同的地形类型区作为研究区,基于1:1万、1:5万和1:25万比例尺地形图,通过不同方法建立四个尺度效应试验组不同分辨率的DEM,分析分辨率对坡度和坡长的影响,并研究尺度效应的...
曹佳云
关键词:DEM分辨率坡度
文献传递
GP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从GP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入手,着重介绍与GPS技术有关的各种方法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它们的优点和存在问题。最后给出了在水土保持监测中选择GPS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付晓婷曹佳云贺丹
关键词:GPS水土保持监测RTK3G
流域分布式坡长不确定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地形因子坡长对水土保持和土壤侵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不确定性又制约着坡长的应用,因此坡长不确定性的研究尤为重要。以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Hc—DEM)为基础,利用LS_Tool软件计算坡长,主要从流向算法、分辨率和数据范围影响三个方面对提取的坡长不确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流向算法提取的坡长结果不同,多流向算法提取的坡长更光滑、连续,更能体现地形凹凸的影响;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坡长会发生扩张现象,使地形变得平滑;坡长的计算应以流域边界或者行政单元边界向外缓冲一定宽度为界(本实验结果为120m缓冲区),以避免边际效应的产生。
王程陈正江杨勤科曹佳云丑述仁
关键词:坡长不确定性流域
县域LS因子提取与分析——以陕西长武县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LS计算是利用USLE等坡面模型进行流域与区域土壤侵蚀评价与制图的基础,在对第四次土壤侵蚀普查试点县进行LS因子提取工作的基础上,以长武县为例,总结介绍县域LS因子提取的主要技术环节、主要技术要点及工作流程,并对LS因子提取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从提取的坡度、坡长、LS因子的统计和空间分布特征看,基本可反映该地区的塬面、塬坡、现代沟坡和川地等地貌特征。结果表明,利用前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可提取LS因子,该因子具有一定科学性,可满足土壤侵蚀的宏观评价要求。
曹佳云杨勤科王程丑述仁
关键词:区域土壤侵蚀DE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