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林峰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盐酸介质
  • 2篇介质
  • 2篇缓蚀
  • 2篇缓蚀剂
  • 2篇缓蚀性
  • 2篇缓蚀性能
  • 2篇N80钢
  • 2篇RSM
  • 1篇氧煤比
  • 1篇三甘醇
  • 1篇三甘醇脱水
  • 1篇三甘醇脱水装...
  • 1篇双子表面活性...
  • 1篇天然气
  • 1篇天然气脱硫
  • 1篇气化
  • 1篇脱水装置
  • 1篇脱碳
  • 1篇脱碳装置
  • 1篇吸附等温式

机构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5篇邓骥
  • 5篇李林峰
  • 3篇诸林
  • 3篇杨洋
  • 3篇刘红
  • 2篇赵启龙
  • 1篇郭芸菲

传媒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苯胺类席夫碱对N80钢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合成了一种席夫碱:4-氯-N-[(吡啶-4基)-亚甲基]苯胺(CNP),并采用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等,研究了CNP对N80钢在1mol/L 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1mol/L HCl溶液中,当缓蚀剂摩尔浓度为1.0mmol/L时,缓蚀率达到86.17%。其在N80钢表面吸附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
李林峰诸林刘红邓骥赵启龙杨洋
关键词:席夫碱缓蚀剂N80钢吸附等温式
盐酸介质中双子表面活性剂对N80钢的吸附缓蚀性能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一种双子表面活性剂(DBA2-12)对N80钢在盐酸介质中的吸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DBA2-12对N80钢在1 mol/L的盐酸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缓蚀率增大;随着实验温度升高,缓蚀率减小。该缓蚀剂在N80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一种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刘红诸林李林峰邓骥
关键词:双子表面活性剂缓蚀剂N80钢LANGMUIR吸附
基于响应面法的煤气化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响应面法可在考虑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煤气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Aspen Plus建立了Shell气化炉模型,采用Box-Hehnken设计进行煤气化仿真试验,构建了目标值与工艺参数间的响应曲面,在考虑工艺参数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氧煤比与蒸汽煤比的交互作用及氧煤比与压力的交互作用的影响能力大于蒸汽煤比与压力的交互作用,且氧煤比对参数交互作用的影响能力有较大贡献。经试验验证确定煤气化性能指标多目标优化方案为:氧煤比0.784 kg/kg,蒸汽煤比0.0786 kg/kg,压力2.76 MPa。方案下的计算结果为:煤气有效成分97.75%,冷煤气效率84.25%,煤气产率1.92 m3/kg;验证优化方案下的试验结果为:煤气有效成分98.04%,冷煤气效率85.20%,煤气产率1.93 m3/kg,与计算结果的误差较小,说明响应面模型计算精度较高,优化方案合理。
杨洋郭芸菲邓骥但小冬李林峰
关键词:响应面法煤气化氧煤比
基于RSM的天然气脱硫脱碳装置适应性建模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原料气条件发生变化后,天然气脱硫脱碳装置常出现运行不稳定、酸性组分过度分离等问题。采用模拟软件建立某脱硫脱碳装置工艺模型,选择原料气处理量、CO2体积分数作为原料气条件变化参数,DEA质量分数、贫液进料位置、循环量和装置能耗作为适应性参数。基于RSM建立试验方案,回归得到装置适应性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量和CO2体积分数上升将导致装置循环量和能耗上升,相对于处理量而言,CO2体积分数影响程度更大;提高进料位置和DEA质量分数均有助于降低溶液循环量及装置能耗,进料位置对装置的影响略大于DEA质量分数的影响;处理量和CO2体积分数对循环量和装置能耗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交互作用;调节DEA质量分数与进料位置,可以有效地减小原料气条件变化对装置的影响。
邓骥刘红陈海涛赵启龙李林峰
关键词:脱碳RSMH2SCO2
基于响应面的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用能优化被引量:9
2015年
运用流程模拟软件HYSYS建立三甘醇(TEG)脱水装置的工艺模型,选择循环量qV、再生温度tr和三甘醇富液进塔温度ti作为主要参数,基于响应面方法(RSM)建立脱水装置能耗的二次显式模型。对响应面模型的显著性和三维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循环量、再生温度和富液进塔温度对装置能耗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为:循环量>富液进塔温度>再生温度;在对能耗的共同影响中,循环量和再生温度、循环量和富液进塔温度交互作用显著而再生温度和富液进塔温度间交互作用可以忽略。以吸收塔出口气体水露点满足GB17820—2012为约束条件,对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得到最优操作条件为:循环量400 L/h、再生温度199.8℃、富液进塔温度130℃,在此条件下理论能耗可下降48.3%,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诸林邓骥杨洋李林峰
关键词:三甘醇脱水HYSYSRS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