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琴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再出血的诊断治疗方式。方法对16例行断流手术后再出血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中,1例拒绝内镜和手术治疗,余15例行内镜检查,发现2例存在门脉高压性溃疡,采用药物治疗,5例患者采用了内镜下套扎止血,2例患者采用了改良的Sugiura再次断流手术,7例采用了限制性门腔分流术。结果拒绝内镜和手术治疗的1例患者因出血无法控制死亡,内镜套扎组2例患者因再次出血接受了第2次内镜套扎,其中1例再次出血死亡,断流的2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食管下端瘘经肠内营养治疗治愈,分流术的7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间断性肝性脑病。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病人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对肝功能较差者可采用内镜套扎治疗,肝功能较好者可采用限制性门腔分流,再次采用断流手术需要慎重。
- 李小琴菅志远赵艳梅朱晓晨陈晓凤吴杰
- 关键词:出血脾切除术断流术分流术
- 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比较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PVP治疗的153例单节段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满1年,按手术入路分为单侧组91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和双侧组62例(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结果单侧组和双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0.22±2.34)min和(40.35±3.45)min,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5.58±0.55)ml和(7.21±0.43)ml;单侧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均明显少于双侧组(P〈0.05),但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5.4%VS 19.4%,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ODI指数、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及SF-36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指数、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和双侧经椎弓根入路行PVP治疗OVCF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前者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振鹏温国宏李小琴尚晖李兵奎邓磊杨棋
-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手术入路
- 高粘度与低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对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使用高粘度骨水泥与低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OVCF行PVP治疗的患者分为高粘度组与低粘度组,分别采用高粘度骨水泥与低粘度骨水泥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VAS)、脊柱功能改善情况(ODI)、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发生率及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情况。结果末次随访,两组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但高粘度组较低粘度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高粘度组骨水泥渗漏发生为2.9%,明显低于低粘度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0,<0.05);高粘度组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低粘度组(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0,<0.05);高粘度组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低粘度组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97,<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使用高粘度骨水泥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 郭振鹏尚晖李小琴郭晓鹏岑毕文邓磊
- 关键词:椎体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
- 一种新型实用胃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实用胃管,该胃管包括胃管、夹子、胃管接头,在胃管上与胃管接头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夹子,在胃管末端的胃管接头为可以与负压器旋合的螺旋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新型实用胃管上设置有一个夹子,在需要时直接使用,...
- 李小琴郭振鹏张玉环李晓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