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可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细胞
  • 10篇干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间充质
  • 5篇分化
  • 4篇增殖
  • 4篇细胞增殖
  • 3篇诱导分化
  • 3篇制剂
  • 3篇制剂质量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分泌
  • 2篇人胚
  • 2篇人胚胎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胚胎

机构

  • 12篇中日友好医院
  • 9篇中国食品药品...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1篇张可华
  • 12篇蔡哲
  • 10篇舒峻
  • 9篇纳涛
  • 8篇袁宝珠
  • 5篇潘琳
  • 4篇程立明
  • 4篇李鸿
  • 3篇崔晓惠
  • 3篇徐扬
  • 3篇黄小杰
  • 3篇俞庆声
  • 3篇刘静
  • 3篇高艳
  • 2篇左和鸣
  • 2篇张岚
  • 2篇郭丽丽
  • 2篇欧华
  • 2篇陈瀛
  • 2篇王柳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生命科学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细胞活动 ...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对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TNF-α的影响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Cs)来源于母体胎盘羊膜组织,具有干细胞特性及低免疫原性。目前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其分化特征进行组织工程研究,然而对于其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对异体...
舒峻张可华张岚蔡哲
关键词: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文献传递
甲状旁腺组织的冰冻保存、复苏、体外培养及功能检测的初步探索
张凌谢亚平张可华蔡哲李铎唐功耀卞维静李文歌
临床研究用人胚胎干细胞“种子细胞”的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 ESCs)具有自我更新和三胚层细胞分化的潜能,在特定代次处于未分化状态的hESCs可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成不同的功能细胞以适用于不同的临床适应症。为确保hESCs诱导分化的功能细胞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hESCs作为"种子细胞"需具备明确的鉴别特征、多能性、分化潜能和微生物学安全性等质量属性,现就这些质量属性进行讨论,目的是为在我国建立hESCs"种子细胞"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纳涛郝捷张可华王娟王柳王军志周琪袁宝珠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种子细胞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 观察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umanamnionmesenchymalcells,hAMCs)体外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从剖宫产后废弃的人羊膜组织分离培养hAMCs,经成骨细胞诱导条件培养基诱导后,对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骨桥素、骨钙素表达以及I型胶原分泌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hAM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传代后细胞体积略变大,约5~7d传代1次。经成骨细胞诱导培养15d后,hAMCs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素的表达呈阳性,并且检测有I型胶原分泌。结论hAM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体外成骨细胞定向诱导的hAMCs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性特征,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舒峻郭丽丽张可华蔡哲程立明李荣旗陈瀛潘琳欧华黄小杰张向利徐扬高艳崔晓惠张红霞刘佳新
关键词:成骨细胞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s)移植是目前被认为最有希望延缓或治愈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治疗策略,而由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来源的RPE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derived RPE,hESC-RPEs)可为RPEs移植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控的细胞来源。为确保hESC-RPEs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这类细胞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需满足明确的细胞鉴别特征、RPEs基本生物学特征、微生物学安全性、生物学安全性及生物学有效性的总体质量要求,而每一类总体质量要求是由多个关键质量属性要求组成。考虑到人ESCs来源因素,hESC-RPEs细胞生物学安全性需考虑终未分化的RPEs中的hESCs残留问题。现就hESC-RPEs细胞总体质量要求及各相关质量属性进行讨论,目的是帮助在我国建立临床研究用hESC-RPEs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和探索适合于所有hESCs诱导分化细胞临床前阶段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纳涛王磊郝捷郝捷张可华韩晓燕周琪袁宝珠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胚胎干细胞种子细胞干细胞治疗
犬骨髓基质干细胞源性血管内皮样细胞的诱导分化及细胞特征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定向诱导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BMSCs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分化的潜能和内皮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采集犬髂骨骨髓15~20 mL,全骨髓10%FBS 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2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接种于含VEGF、bFGF的DMEM/F12培养液(细胞接种密度为1×106.mL-1)体外诱导培养。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诱导分化的细胞行CD31、vWF、VEGFR-2荧光免疫蛋白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光镜下单层融合生长,呈铺路石样形态;电镜下细胞呈多边形,可见特征性的Weibel-Palade小体;经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7~14 d后,BMSCs诱导分化细胞CD31、vWF和VEGFR-2的表达呈阳性。结论犬B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经VEGF、bFGF体外定向诱导后的细胞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且细胞纯度高、数量大。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俞庆声蔡哲郭丽丽舒峻张可华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建立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评价体系
为配合《指导原则》对干细胞制剂(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的质量要求,和对其进行有效质量复核,对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质量检验方法的建立和研究十分必要且迫切。本文针对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特点,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质量检验方法,可初步满足...
张可华纳涛刘静袁宝珠
关键词:免疫反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采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3种物质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基本辅剂,定向诱导犬第2代BMSCs,探讨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和成骨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行犬髂骨穿刺,采集骨髓15~20mL,全骨髓10%FBS 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2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1×105/mL)接种于含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的DMEM/FI2培养液的培养瓶(皿)中,体外扩增培养、传代。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免疫荧光化学检测鉴定细胞性质。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传代后细胞体积略变大;BMSCs成骨诱导增殖后电镜下细胞呈多边形,可见ALP染色阳性;经成骨细胞诱导培养14d后,细胞骨桥素以及Ⅰ型胶原相关蛋白表达阳性。结论:B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体外定向诱导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成骨细胞,且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蔡哲舒峻张可华郭丽丽俞庆声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
固本止咳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功能及呼吸道分泌sIgA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固本止咳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肺功能及呼吸道分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影响。探讨固本止咳中药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鼻腔滴入脂多糖(LPS)加熏香烟的方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本止咳中药组;运用HE染色、电镜对形态学进行观察,评价COPD小鼠模型;使用动物肺功能仪分析系统检测小鼠肺功能;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气道sIgA分泌水平。结果:COPD小鼠模型形态学结果符合COPD临床病理形态学改变;肺功能实验显示FEV0.1、FEV0.2、FEF25-75、PEF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固本止咳中药组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气道sIgA分泌水平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固本止咳中药组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小气道功能及局部黏膜状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来薛蔡哲俞庆声潘琳赵丹张可华唐佳金敬岳李鸿鞠海舒峻张洪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黏膜免疫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肺功能
基于吲哚胺2,3-双加氧酶1活性评价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功能的吸光光度法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的活性快速评价人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MSCs)免疫调控功能的吸光光度法,并进行优化。方法以含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完全培养基激活hMSCs,收集hMSCs培养上清,与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paradimethylaminobenzaldehyde,PDAB)反应,检测A492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kynurenine)的含量,以反映h MSCs所分泌IDO1的酶代谢活性,并对方法中的培养体系(6、12、24、48、96孔板)、IFNγ处理时间(4、8、12、24 h)、培养基使用量(150、200、250、300、350、400、450及500μl)及IFNγ作用浓度(0.2、0.4、0.6、0.8、1.0、5.0及10.0 ng/ml)进行优化。同时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并检测样品保存条件及液氮冻存后不同复苏时间对kynurenine浓度的影响。采用优化后的方法分析不同来源、不同代次的hMSCs分泌IDO1的能力。结果确定最佳检测条件为:培养体系为48孔体系,IFNγ处理时间为24 h,培养基使用体积为200μl,IFNγ作用浓度为10.0 ng/ml。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IDO1的活性;除常温外,其他样品保存条件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液氮冻存后复苏24 h可检测到与冻存前水平相当的kynurenine。该方法可有效判断不同供体来源的hMSCs在分泌IDO1功能上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可快速、特异、稳定地检测hMSCs分泌IDO1的水平,且操作简便,可用于快速评价h MSCs的免疫调控功能。
纳涛王盼刘静张可华袁宝珠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吸光光度法犬尿氨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