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明水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多孔
  • 3篇纳米
  • 2篇多孔纳米
  • 2篇液固
  • 2篇液固分离
  • 2篇乳浊液
  • 2篇气敏
  • 2篇气敏性
  • 2篇气敏性能
  • 2篇微生物
  • 2篇氯化
  • 2篇氯化亚锡
  • 1篇烟气
  • 1篇氧化锌
  • 1篇氧化钛
  • 1篇一体式
  • 1篇原料价格
  • 1篇原位红外
  • 1篇原位红外光谱
  • 1篇蒸馏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钢集团有限...

作者

  • 7篇姚明水
  • 5篇袁方利
  • 3篇陈运法
  • 2篇丁飞
  • 1篇向炜成
  • 1篇胡鹏
  • 1篇张星
  • 1篇徐瑞芬
  • 1篇刘文
  • 1篇刘文
  • 1篇刘文
  • 1篇段锋
  • 1篇朱廷钰

传媒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微生物耦合臭氧高级氧化一体式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微生物耦合臭氧高级氧化一体式装置及其方法。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微生物耦合臭氧高级氧化一体式装置,包括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顶部设有进水口,生物膜反应器顶...
杨雪彤姚明水吴秀梅陈昌涛段锋袁方利陈运法
含硫烟气对MFM-136捕集CO_(2)的影响及烟气组分共吸附机理研究
2024年
在全球向可持续低碳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实现吸附剂高吸附容量和长久稳定性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具有Kagome构型的MFM-136为研究对象。采用XRD,BET,FT-IR,TG和SEM分析了MFM-136的结构和性质,考察了MFM-136的CO_(2)吸附性能,进一步通过CO_(2)穿透实验和原位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实验明确了杂质气体与CO_(2)之间的竞争吸附关系,揭示了烟气组分在MFM-136表面的共吸附机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FM-136在298 K下的CO_(2)和H_(2)O吸附容量分别为3.0和11.94 mmol/g,MFM-136的微孔(0.59 nm)及其骨架中的多重吸附位点使其可以在室温下选择性吸附CO_(2),298 K下CO_(2)/N_(2)吸附选择性达24,气体的等量吸附热达23 kJ/mol,在120℃脱气30 min即可实现吸附能力的完全再生。穿透实验和in situ DRIFTS实验表明,O_(2)的存在促进了CO_(2)的化学吸附。SO_(2)在吸附剂上主要发生化学吸附,形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含氧条件下NO与O_(2)反应生成NO_(2),与吸附剂之间形成强烈的化学吸附,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物种。水蒸气的存在不仅促进了CO_(2)的化学吸附和碳酸氢盐的产生,同时也促进了CO_(2)与SO_(2),NO之间的竞争吸附。
许丽耿娜刘文刘文刘文姚明水朱廷钰
关键词:原位红外光谱
锶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分离水与重水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锶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分离水与重水的用途,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应用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将锶源和有机配体分散在混合溶液中,在反应釜中反应得到锶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方法不需要用到强酸或强碱,合...
姚明水 郭旸旸 许丽 耿娜袁方利
锡掺杂层状多孔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种锡掺杂层状多孔纳米氧化锌,整体由晶粒和纳米孔组成三维多孔层状结构,每层厚约10-20nm,每层长约0.8-1.2μm,每层宽约300-700nm,锡掺杂量为0.1-22.0at.%。典型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锌盐加水溶解...
袁方利姚明水丁飞陈运法
文献传递
一种实时直接气相检测微生物的传感器、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直接气相检测微生物的传感器、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气体介质中微生物的检测技术领域。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芯片及及位于芯片两端用于电学信号输出的双金属电极所构成的传感元件,所述传感器芯片包括传感材料和位于传感材...
姚明水张沫袁方利陈运法张仁俊王盟
锡掺杂层状多孔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种锡掺杂层状多孔纳米氧化锌,整体由晶粒和纳米孔组成三维多孔层状结构,每层厚约10-20nm,每层长约0.8-1.2μm,每层宽约300-700nm,锡掺杂量为0.1-22.0at.%。典型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锌盐加水溶解...
袁方利姚明水丁飞陈运法
文献传递
纳米多孔二氧化钛空心球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特性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TiO2.结构、形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产物为纯相锐钛矿型多孔空心结构,平均粒径为172nm.以此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对TiO2吸附性能影响显著,在pH为2.7时,产物最大吸附率为86%,随pH值升高,吸附率逐渐降低.其等温吸附行为很好地符合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产物对Cr(Ⅵ)的理论最大单位吸附量为23mg/g.产物吸附Cr(Ⅵ)后,使用碱液可将吸附的Cr(Ⅵ)离子脱附,表现出了极好的重复使用性能.Cr(Ⅲ)共存对TiO2的Cr(Ⅵ)离子吸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向炜成胡鹏张星姚明水徐瑞芬袁方利
关键词:CR(VI)二氧化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