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鸣
- 作品数:50 被引量:31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利用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并回收铜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并回收铜的方法。本发明先调节含铜电镀废水pH值至1.5~3.0,然后加入硫化物溶液,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固液分离,得到预处理废水和硫化铜沉淀;在预处...
- 张瑞昌魏学锋王辉朱书法周鸣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重金属中毒的电极分离式透析装置
-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治疗重金属中毒的电极分离式透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动泵Ⅰ、电化学透析柱、超滤透析器、气泡阀和脉动泵Ⅱ,所述的电化学透析柱由阳离子透析膜和阴离子透析膜分隔成三个区室,分别为阳极室、阴极室和血液通...
- 董铁有汤红妍郭小熙周鸣白孝康
- 文献传递
- 固化菌藻系统处理养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采用海藻酸钠-氯化钙固定法固化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与小球藻的混合物,来处理养殖废水中的氨氮污染,考察了处理时间、温度、p H和氨氮/固化小球用量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固化硝化细菌小球和固化菌藻小球均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但固化菌藻小球的去除效果更佳。在28℃、p H=8、氨氮起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氨氮/固化菌藻小球用量比为1∶40的实验条件下,24 h内能去除废水中96.51%的氨氮。实验结果证实,硝化细菌和小球藻具有一定的共生关系,在去除氨氮时有协同效应,固化菌藻小球在养殖废水脱氮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周鸣汤红妍贾晓平苗娟朱书法
- 关键词:氨氮养殖废水硝化细菌小球藻海藻酸钠
- 氨水循环增强电动力学技术去除土壤中的氟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探讨氨水增强电动力学技术修复氟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对土壤p H值的影响,在自制的电动力学装置中,1V/cm电解电压下,以氨水作电解液,采用连续循环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氨水连续循环不仅增大了修复过程中的电流值,且使通过土壤的电流更加稳定,在提高土壤氟迁移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在设定的浓度中(0、0.01、0.1和0.2mol/L),土壤氟的去除率随着氨水浓度的升高而增加,0.2 mol/L氨水具有最大电流值26.8 m A,土壤氟的去除率也达到57.9%,氨水循环增强时两极土壤p H值差异减小。采用氨水循环增强电动力学技术,可有效修复氟污染土壤,土壤中剩余氨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 朱书法周鸣刘亚纳张双燕
- 关键词:氨水电动力学修复氟电迁移电渗析
- 基于电化学的血清蛋白-铅络合物的络合及其解离被引量:3
- 2011年
- 为解决现有重金属中毒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用铅与牛血清蛋白生成的络合物作为中毒模拟血液,对其进行透析,判断铅与牛血清蛋白的络合性能。根据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拥有游离氨基和游离羧基以及氨基酸的两性电解质特性,提出采用基于电化学原理的血清蛋白-铅络合物的解离问题,并就解离能的提供方式及其机理进行研究。建立了"外加直流电场-铅络合物解离-铅离子还原析出"三位一体的工艺技术依据和基础参数。
- 梁莹潘锐魏学锋周鸣董铁有
- 关键词:铅污染络合物电解
- 海藻酸钠固化香蕉皮粉吸附染料废水被引量:12
- 2013年
- 利用海藻酸钠固化农业废弃物-香蕉皮粉制备成吸附剂,以甲基紫为例,对有机染料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吸附时间,温度和甲基紫/吸附剂用量比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能有效地吸附掉溶液中的甲基紫,其吸附率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最佳吸附时间为2 h,甲基紫/吸附剂的最佳用量比为1∶5。在25℃、pH 7、甲基紫起始浓度10 mg/L,吸附剂浓度50 mg/L的条件下,吸附2 h,吸附率为92.64%,吸附量为185.3 mg/g。研究了相应的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甲基紫的吸附动力学数据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有更好的相关性,同时该吸附剂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率。
- 周鸣朱书法刘帅兵张企华
- 关键词:染料废水香蕉皮海藻酸钠
- 一种甲醇制二甲醚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制二甲醚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模板剂溶解于强碱性溶液中,加入微孔分子筛浸泡,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一次晶化冷却,调节混合液的pH为6~11,再二次晶化,将混合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粉末;3)...
- 徐航李梅周鸣赵涛涛刘轶
- 文献传递
- 分离式电解槽系统电动力学修复氟污染黏土被引量:3
- 2018年
- 为解决氟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不同形态的氟在电动力学作用下向土体中间迁移,导致修复后氟在电解槽中部累积所带来的去除率降低问题,采用自制的分离式电解槽系统,以去离子水作电解液,通过单因素实验,在0.5、1.0、1.5 V·cm^(-1)修复电压下,对电动力学修复氟污染黏土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式电解槽系统可有效修复氟污染黏土,土壤氟的去除率随着修复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最高可达61.86%;修复后各部分土壤氟含量差异较小,土壤中剩余氟没有出现累积现象;能量消耗随着修复电压的升高快速增加,而能量效率不断减小。实际应用电动力学技术修复氟污染土壤时,在考虑土壤氟去除率的同时要兼顾能量效率,以保证修复方案在经济上可行。
- 王小菡朱书法周鸣刘亚纳
- 关键词:氟污染电迁移电渗析
- 污水厂污泥在亚/超临界丙酮中的液化行为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直接热化学液化技术,在1000mL的反应釜中,考察了液化温度、污泥/溶剂配比(R1)、催化剂以及溶剂填充率(R2)对污水厂污泥在亚/超临界丙酮中的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约300℃条件下,污泥液化较为彻底,过低或过高的温度液化效果反而较差.当温度超过340℃时,丙酮溶剂参与反应能力增强,促进油产率的增加,至380℃时油产率保持稳定.在其他液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现污泥在R1为10/200、R2为20%、添加5%剂量的NaOH作为催化剂,获得较好的液化效果.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分析表明,生物油的主要成分是含氮杂环、羧酸、酯、酮等化合物,主要的官能团包括胺基、羟基、烷基和羰基等.
- 黄华军袁兴中曾光明李辉游俏周鸣
- 关键词:污水厂污泥生物油
- 亚甲基蓝在污泥活性炭上的吸附被引量:50
- 2012年
- 以剩余污泥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研究了初始pH值、吸附温度及离子强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采用高分辨电子扫描电镜(SEM)和氮吸脱附曲线对污泥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吸附量增大,碱性条件下最好。在15~55℃的范围内,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先增加后降低,温度为35℃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加入氯化钠后的污泥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变弱,但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变弱的强度减少。污泥活性炭以中孔为主和污泥活性炭具有不规则结构,预示着污泥活性炭较高的吸附能力。污泥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污泥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特征。
- 刘亚纳周鸣汤红妍苗娟朱书法
- 关键词:污泥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