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炎冰

作品数:2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纤维
  • 6篇电纺
  • 5篇形状记忆
  • 4篇电纺丝
  • 4篇体外
  • 4篇细纤维
  • 4篇骨组织
  • 4篇骨组织工程
  • 4篇仿生
  • 4篇纺丝
  • 4篇超细纤维
  • 3篇形状记忆聚合...
  • 3篇微球
  • 3篇微针
  • 3篇壳聚糖
  • 2篇形状记忆纤维
  • 2篇悬液
  • 2篇血管
  • 2篇炎症

机构

  • 17篇东华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25篇沈炎冰
  • 15篇张彦中
  • 6篇吴飞
  • 3篇袁伟恩
  • 3篇金拓
  • 3篇张蓉
  • 3篇尹芹
  • 2篇吴克
  • 2篇张敏
  • 2篇袁卉华
  • 2篇廖美玲
  • 1篇阎克路
  • 1篇娄向新
  • 1篇徐明新
  • 1篇朱青
  • 1篇陈怡秀
  • 1篇赵群
  • 1篇陈园园
  • 1篇白光
  • 1篇马超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功能高分子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柠檬酸交联的壳聚糖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目的:壳聚糖(CS)的湿态力学性能较差,往往无法满足大部分损伤组织修复的基本力学要求。因此,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式对CS结构中的活性基团(氨基或羟基)进行改性、增强其力学性能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探讨采用人体代谢循环中的产...
杨上莹袁卉华易兵成王先流周颖沈炎冰张彦中
关键词:壳聚糖柠檬酸水凝胶交联力学性质
PLCL/HAp/Col复合纳米纤维的成骨诱导性能评价
目的:骨组织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通过骨细胞进行生物矿化修补骨损伤,这要求支架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仿生天然骨组织的超微结构出发,基于我们的前期研究工作,评价一种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电纺复合纳米纤维PLC...
周颖王先流易兵成杨上莹沈炎冰张彦中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壳芯结构CTS/PLGA超细纤维的酸性缓解作用研究
脂肪族可降解聚酯材料如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以及它们的共聚物聚乳酸-乙醇酸(PLGA)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这些聚酯材料在植入生物体内后,往往由于其降解产物呈酸性并在大量累积后会引起严重...
沈炎冰涂田易兵成王先流唐寒刘伟张彦中
关键词:超细纤维
一种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制备微球的方法及缓释微球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球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制备微球的方法及缓释微球。本发明的纳米颗粒混悬液包油制备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被包埋的药物成分制备成药物油溶液;(2)将药物油溶液加入到聚合物的有机...
袁伟恩金拓吴飞廖美玲张敏吴克沈炎冰
文献传递
仿生取向超细纤维刚度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发展的影响
易兵成沈炎冰唐寒王先流张彦中
关键词:电纺丝刚度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表型
用于微针贴剂快速体外评价的电纺丝纤维真皮层模型被引量:1
2017年
微针透皮贴剂已成为最有可能实现生物药高效、精准的非注射给药的在研制剂。微针贴剂高效透皮给药的机制在于长度小于1 mm的微针点阵可穿透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表皮,将药物释放于真皮。这一机制下,表皮不再是药物透皮吸收的律速步骤,药物在真皮层的扩散成为影响系统给药的关键环节。目前所有透皮释药的体外评价模型均以透过表皮为动力学障碍,不适合用来评价微针透皮贴剂。本研究旨在开发能够反映微针贴剂透皮给药时,药物在真皮层中的扩散动力学特征的体外快速评价模型。根据真皮层体液的动态特点设计了聚乙烯醇电纺纤维膜的真皮层模型,并进一步优化膜的厚度及微晶交联度,在体外试验中模拟出了赖脯胰岛素相转化微针透皮贴剂在模型猪上的血药浓度曲线。结果显示:厚0.5 mm并经1次冷冻-解冻处理实现微晶交联的聚乙烯醇电纺纤维膜模拟效果最好,可用作快速评价微针贴剂的体外模型。
沈炎冰朱嗣文吴飞金拓
关键词:赖脯胰岛素透皮体外评价
调控基础血糖的胰岛素微针——人工皮肤模型与释放动力学模型
胰岛素是治疗全部I型糖尿病及一部分的II型糖尿病的必选药物,目前主要给药方式为控制饭后的血糖峰值和基础血糖的频繁注射。长期注射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不便与痛苦,胰岛素的非注射给药将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胰岛素的非注射给药...
沈炎冰
关键词:微针胰岛素体外评价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相转化水凝胶微针的制备和处方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考察分子量为4 k Da的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相转化水凝胶微针的影响以及对药物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制备含有不同浓度透明质酸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微针,利用显微镜观察微针的外观形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的体外释放,并用统计分析软件检测体外释放率的差异性。结果:含有透明质酸的微针出现相分离现象,体外释放24 h,释放率为55%左右;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微针未出现相分离现象,体外释放24 h,释放率能达到60%左右,两种微针在3 h和24 h时体外释放率无显著性差异,在12 h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透明质酸与聚乙烯醇混合易出现相分离现象,可应用于微针的浓度范围较窄,羧甲基纤维素钠微针不易出现相分离现象。在12 h体外释放方面,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微针处方优于含有透明质酸的微针处方,但是哪一种辅料更优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张蓉沈炎冰苗晴晴李程尹芹吴飞
关键词: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钠微针体外释放
抗坏血酸在高粘度聚乙烯醇胶体溶液中分散均一性考察
2016年
目的:考察了采用实验室常用的磁力搅拌法和改进的机械搅拌法后,聚乙烯醇胶体溶液中抗坏血酸的分布均一度。接着,在机械搅拌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抗坏血酸粉末与抗坏血酸溶液在胶中分散的均一性。方法:分散混合方法:机械搅拌法,磁力搅拌法;均一性检验方法:以单位质量胶载药量RSD值作为指标;统计学分析方法:t检验。结果:采用磁力搅拌法不能够较好地混合抗坏血酸与PVA胶体溶液;而机械搅拌法RSD值控制在10%以内,说明胶中抗坏血酸均一分布,符合生产要求。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具有显著性差异。药物溶于水后分散更为均一。结论:解决药物在高粘度溶液介质中均匀分散的问题。
陈丽竹张蓉苗晴晴沈炎冰尹芹吴飞
关键词:抗坏血酸聚乙烯醇T检验均一性
形状记忆取向超细纤维的形状回复力调控
霍影王先流易兵成沈炎冰张彦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