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一凡

作品数:121 被引量:75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专利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矿业工程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0篇煤层
  • 27篇突水
  • 25篇煤矿
  • 21篇底板
  • 20篇矿井
  • 19篇涌水
  • 15篇底板突水
  • 15篇煤层底板
  • 11篇导水
  • 11篇注浆
  • 11篇煤层底板突水
  • 10篇水害
  • 10篇煤层开采
  • 9篇地质
  • 9篇涌水量
  • 9篇水层
  • 9篇含水
  • 9篇含水层
  • 7篇地下水
  • 7篇裂隙带

机构

  • 119篇中国矿业大学...
  • 22篇陕西陕煤曹家...
  • 7篇武汉长盛煤安...
  • 5篇北矿大(南京...
  • 5篇陕西华电榆横...
  • 3篇北京城建勘测...
  • 3篇陕煤集团神木...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赟国际工程...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大同煤矿集团...
  • 1篇国家煤矿安全...
  • 1篇河北省地质矿...
  • 1篇神华神东电力...
  • 1篇冀中能源集团...

作者

  • 121篇曾一凡
  • 74篇武强
  • 45篇刘守强
  • 11篇孙文洁
  • 10篇刘宏磊
  • 8篇赵佳
  • 7篇陈奇
  • 6篇牛磊
  • 6篇包函
  • 6篇李术才
  • 5篇董东林
  • 5篇徐生恒
  • 5篇李昊
  • 4篇李博
  • 4篇孙海洲
  • 3篇范书凯
  • 3篇崔芳鹏
  • 2篇林刚
  • 2篇李坤
  • 2篇李芳

传媒

  • 6篇煤炭学报
  • 3篇煤炭技术
  • 3篇矿业安全与环...
  • 3篇煤炭工程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工程勘察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中州煤炭
  • 2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中国能源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煤炭与化工
  • 1篇绿色矿山

年份

  • 26篇2024
  • 23篇2023
  • 14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打造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被引量:166
2019年
我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缺铀”的能源禀赋特征决定了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目前稳定供应最有保障、成本可接受的优势能源矿产,抛弃以煤为主的现实能源选择去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是本末倒置,是不现实、不科学、不明智的,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可以说,煤炭产业虽然不是“朝阳产业”,但短期内也决不会变成“夕阳产业”。但是,应该看到煤炭资源在过去的地质勘查、开发和消费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资源浪费、超高排放等诸多问题。因而,在新时代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以科学化、安全化、生态化、高效化、标准化、数字化、和谐化和智能化等为特征的科学勘查和开发及清洁化、低碳化的消费利用方式,将是实现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了煤炭资源从地质勘查到开发和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了打造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的战略思路,提出了在实现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过程中面临的十一大关键科技难题,即:煤炭资源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的综合协调、绿色、深部、智慧难题和开发过程中的绿色化、安全、采出率、职业健康、高效益难题以及消费利用过程中的清洁化和低碳化难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措施,对推动我国从煤炭生产大国转变为煤炭工业强国的转型升级、破解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武强涂坤曾一凡曾一凡
关键词:煤炭资源
覆岩三带发育规律的确定及应用方法和相关装置
本公开提供一种覆岩三带发育规律的确定及应用方法和相关装置,沿目标区域的煤层的推采方向,对目标区域的地表进行监测,得到地表变形数据;沿推采方向的垂直方向,对目标区域的地下进行监测,得到地下变形数据;根据地表变形数据和地下变...
曾一凡于超孟世豪武强王路华照来吕杨杜鑫张晔杨国庆庞凯
基于多目标的矿井超前疏放水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目标的矿井超前疏放水方法及相关设备,基于矿井的富水性和地下水系统的特征参数来确定决策变量,并根据预设的疏放水目标构建多个目标函数,然后构建多约束条件下的分布参数地下水管理模型,并通过线性目标规划算法对...
曾一凡孟世豪华照来武强常静张晔杨帆王路张池吕杨杨鹏飞杜鑫庞凯梅傲霜杨维弘
基于GIS的“三图–双预测法”的应用被引量:22
2015年
针对铁法集团大强煤矿1号煤可能存在的顶板涌(突)水危害问题,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层次分析法(AHP)型"三图–双预测法",通过对含水层厚度、岩心采取率、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断层等5个主控因素的综合分析,在建立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的同时,对开采煤层的顶板安全性进行评价及分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GIS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加原理,提出了1号煤顶板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的划分方案。根据综合分区结果,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即将开采的2-202工作面和三采区进行了涌水量预测。
李坤曾一凡尚彦军武强何万通
关键词:富水性多源地学信息涌水量预测
一种土样制备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土样制备装置,包括:安装壳;夹紧结构,与所述安装壳外壁连接,被配置为从顶部夹紧待切割的土样;轮系结构,与所述安装壳连接,被配置为支撑并带动所述土样转动;切样结构,与所述轮系结构和所述夹紧结构均连接,被配置为...
曾一凡卜文扬武强宋晨哲孟世豪梅傲霜
一种煤-水-热协同共采与水害热害治理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煤‑水‑热协同共采与水害热害治理系统,包括矿井水回灌单元、顶板含水层疏水降压单元、换热单元和矿井热能利用单元,矿井水回灌单元用于将完成热量提取和水质净化后的矿井水回注至回灌目标层,顶板含水层疏水降压单元用...
曾一凡刘晓秀武强朱珂杜鑫庞凯杨东辉杨国庆
一种煤层底板灾害模拟装置及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层底板灾害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模拟箱及控制机构;所述模拟箱,用于承载试验主体,所述模拟箱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模拟箱上与所述观察窗相对一侧,用于控制所述试验主体。...
孙文洁武强董东林林刚曾一凡刘守强杨恒
文献传递
一种采动覆岩完全破断型的含水层动态注浆截流堵水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采动覆岩完全破断型的含水层动态注浆截流堵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采矿区域进行地层勘察;确定所述风化基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区域;在富水性区域内,从表土层向下依次施工垂直钻孔和曲线分支钻孔;以下行注浆的方式,向曲线...
曾一凡杨维弘武强华照来王路庞凯杨国庆包函张志豪
裂隙岩体模型、动水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裂隙岩体模型、动水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具体地,所述系统包括承载单元,承载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相邻的进水槽区域、裂隙岩体模型区域和出水槽区域;其中,所述裂隙岩体模型区域用于设置裂隙岩体模型,所述裂隙岩...
曾一凡杨东辉任君豪武强杨维弘袁子龙赵佳
煤矿突水模型试验用双向变截面水压承载循环试验系统
一种用于煤矿突水模型试验的双向变截面水压承载循环试验系统,包括水压加载部分和水压承载部分。水压加载部分由现有技术的供水箱、加载水泵、水压计、控水阀与进水、排水管等组成,控制加载水压的大小、实现水压循环加载;水压承载部分,...
武强牛磊李术才刘守强曾一凡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