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成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肿碎吸加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出血及血肿破入侧脑室疗效观察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单纯内科治疗 (A组 )、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术 (B组 )和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及侧脑室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 (C组 )三种方法治疗 5 6例患者。结果 治疗 15天后CT复查 ,C组和B组比较 ,血肿及脑室内血液清除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临床总有效率C组 >B组 >A组 ,病死率A组 >B组 >C组。结论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血肿碎吸侧脑室引流能迅速清除血肿及脑室系统积血 ,有效缓解颅内压。反复应用尿激酶能加快脑室内积血的清除。
- 张超成沈德威谭湘明
- 关键词:疗效脑出血血肿碎吸侧脑室引流
- 尿激酶与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2002年
- 沈德威张超成
- 关键词:脑梗死尿激酶灯盏花素疗效
- 全文增补中
-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预后,防止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①10例均为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其中6例为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症,4例为酮症高血糖症。②临床表现;7例为突发起病并以一侧肢体为主的持续性舞蹈样运动,3例为发作性口角抽动伴单肢不自主舞动起病。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肌力均为5级,肌张力均正常。③影像学表现:早期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丘脑的高密度影像,内囊未受累,并在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MRI) T_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在持续数月后信号减低,T_2则表现为稍低信号或病灶部位区域中心混杂信号而周边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明显水肿征象。④本组患者均给予氟哌啶醇及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并控制血糖,症状均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结合特定部位的变化性磁共振成像及肢体舞蹈样动作可以做出诊断。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治疗效果较好。
- 张超成何劲松谭湘明华力明何正初
- 关键词:糖尿病偏侧舞蹈症高血糖症MRICT
- 尿激酶与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脑梗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入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5 8例采用尿激酶加灯盏花素治疗 ;Ⅱ组 6 0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等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基本治愈 2 9例 ,显著进步 2 5例 ,总有效率 93.1% ;对照组基本治愈 2 0例 ,显著进步 13例 ,总有效率 5 5 %。结论 尿激酶和灯盏花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 张超成沈德威谭湘明
- 关键词:尿激酶灯盏花素脑梗死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
- 血肿碎吸加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出血及血肿破入侧脑室疗效观察
- 2001年
- 张超成沈德威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碎吸侧脑室引流
- 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56例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在予以营养神经及激素治疗3个月后分为预后好和预后差组。记录患者的7个参数:性别、年龄、前期感染、临床分型、肌电图表现、急性期是否使用甲强龙冲击治疗、早期是否辅以康复治疗。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显著相关的变量,后用多变量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的最佳回归方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显著相关的独立变量包括前期感染、临床分型、肌电图表现、急性期是否使用甲强龙冲击治疗。结论本研究显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预后与前期感染、临床分型、肌电图表现。
- 张超成谭湘明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预后因素
- 血肿碎吸加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出血及血肿破入侧脑室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单纯内科治疗(A组)、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术(B组)和内科治疗加血肿碎吸及侧脑室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C组)三种方法治疗56例患者。结果 治疗15天后CT复查,C组和B组比较,血肿及脑室内血液清除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临床总有效率C组>B>组>A组,病死率A组>组B>C组。结论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血肿碎吸侧脑室引流能迅速清除血肿及脑室系统积血,有效缓解颅内压。反复利用尿激酶能加快脑室内积血的清除。
- 张超成谭湘明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碎吸侧脑室引流
- 多发性硬化症临床表现与MRI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症(MS)的MRI表现及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临床确诊为MS患者的MRI资料,总结了该病的临床和MRI特点。结果MS病灶颅内好发部位依次为侧脑室周围(49.0%),半卵圆中心(25.4%),胼胝体(11.2%).脑干(7.80%),小脑(6.20%);脊髓好发节段为颈胸段。90例MS,颅内病灶有381个/73例,其中有232个病灶无临床对应体征,占60.9%;脊髓病灶有51个/47例,其中只有10个无临床对应体征,占19.6%;病灶多呈斑片状,在T1加权像上可为低、稍低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多为高信号;病灶多为斑片状或斑点状强化MRI特点。结论MS病灶以两侧脑室旁最多见,且病灶数目与临床表现之间无明确关系,而病灶部位与临床关系更密切。
- 张超成左勤学何劲松谭湘明华力明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症MRI分析
- 微创手术联合中西医治疗颅内血肿115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15例颅内血肿患者,应用“三维立体微创法”行电动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注入尿激酶液化再引流,CT复查决定拔管时间(最长不超过1周),并结合中医药治疗。结果除死亡14例(3例死于术后再出血、7例放弃治疗而死亡、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均康复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1~15d,平均12d出院。日常能力(ADL)评分:Ⅰ级19例,Ⅱ级40例,Ⅲ级22例,Ⅳ级11例,Ⅴ级7例,恢复良好率70.43%。结论合适的条件下,微创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颅内血肿不适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 张超成谭湘明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清开灵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