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冬冬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黄酮
  • 2篇异黄酮苷元
  • 2篇神经保护
  • 2篇染料木素
  • 2篇苷元
  • 2篇黄酮
  • 1篇胆碱
  • 1篇滴丸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经皮吸收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抑菌
  • 1篇抑菌作用
  • 1篇英文

机构

  • 6篇广东药学院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红
  • 6篇任冬冬
  • 3篇周天鸿
  • 3篇罗思婧
  • 2篇董海松
  • 1篇罗思靖
  • 1篇金桂芳
  • 1篇习志刚
  • 1篇廖维良

传媒

  • 3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Chines...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染料木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染料木素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其作为植物雌激素应用于制药、营养保健品等领域。研究表明,染料木素可以通过抗氧化、抗Aβ毒性、调节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调节细胞内Ca2+浓度、减轻谷氨酸的神经毒性、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调节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增加海马神经肽Y的表达等作用机制,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文综述染料木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罗思婧黄庆任冬冬廖维良杨红
关键词:染料木素神经保护阿尔茨海默病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介绍经皮给药系统中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一些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经皮给药制剂的透皮促进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透皮促进方法是经皮给药制剂研制的关键。结论随着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经皮给药制剂这一具有多种优点的给药形式可望在治疗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杨红任冬冬周天鸿
关键词:经皮给药系统
异黄酮苷元对快速老化小鼠神经保护的机制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异黄酮苷元对快速老化小鼠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异黄酮苷元灌胃治疗SAM-P/8快速老化小鼠;检测小鼠皮层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检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荧光法测定海马组织β-分泌酶活力;显微镜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小鼠皮层AchE活性、血清SOD和GSH-Px的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MDA水平、海马组织β-分泌酶活力均低于模型组(P<0.05),海马神经元数量和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结论:异黄酮苷元通过调节AchE活性,间接提高胆碱能神经递质ACh含量,改善中枢胆碱能功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且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并通过降低海马β-分泌酶活性,减少不溶性Aβ碎片的产生和沉积,减轻其导致的神经毒性和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有效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杨红金桂芳任冬冬罗思靖周天鸿
关键词:异黄酮苷元快速老化小鼠乙酰胆碱酯酶Β-分泌酶
大豆异黄酮苷元滴丸的制备和含量测定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苷元滴丸的处方、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制备工艺中的各种条件;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处方组成;用HPLC法测定异黄酮苷元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冷凝剂二甲基硅油温度10℃,药液温度80℃,滴距6cm,滴速15滴/min。染料木素在3.6~36μg·mL^-1(r=0.9992)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染料木素、黄豆苷元和黄豆黄素的含量分别为13.32%、6.00%和0.89%。结论:本制备工艺稳定性好、成型率高,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控性强、专属性高。
习志刚董海松任冬冬杨红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苷元染料木素滴丸
皂角刺气化爆鸣液体外抑菌作用及成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皂角刺药材气化爆鸣液的抑菌作用及成分。方法采用体外抑菌实验对皂角刺气化爆鸣提取液抑菌效果进行测定,并与其水煎液和醇提液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HPLC法对3种提取液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皂角刺气化爆鸣液成分进行了质谱扫描。结果气化爆鸣法提取的皂角刺药材的有效成分抑菌效果较好,且其成分与另2种提取液的成分不同。结论采用专利技术"气化爆鸣法"所提取的药材有效成分质量浓度较高,且提取液颗粒直径为50~100 nm,这对于纳米中药的发展是个很好的尝试。
任冬冬罗思婧杨红
关键词:皂角刺体外抑菌作用
异黄酮苷元滴丸和片剂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异黄酮苷元滴丸和片剂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黄酮苷元滴丸和片剂单剂量灌胃给药后大鼠的血药浓度变化。用3P97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数据处理,计算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异黄酮苷元滴丸:AUC为46.30μg.min.mL-1,cmax为0.89μg.mL-1,tmax为18.03 min;片剂:AUC为36.01μg.min.mL-1,cmax为0.41μg.mL-1,tmax为31.43 min,滴丸相对于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结论异黄酮苷元滴丸、片剂均符合一室模型,滴丸较片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为异黄酮苷元滴丸研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杨红董海松罗思婧任冬冬周天鸿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