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杰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药渣
  • 2篇虎杖
  • 1篇杏鲍菇
  • 1篇要素禀赋
  • 1篇要素禀赋结构
  • 1篇栽培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利用
  • 1篇食用
  • 1篇食用菌
  • 1篇食用菌生产
  • 1篇土壤修复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培养基优化
  • 1篇齐墩果
  • 1篇齐墩果酸
  • 1篇中药
  • 1篇禀赋
  • 1篇藜芦

机构

  • 7篇吉首大学
  • 2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朱杰
  • 5篇田宏现
  • 3篇刘艺
  • 2篇苑平
  • 2篇黄苛
  • 2篇敖琼
  • 1篇黄冲
  • 1篇周罗琴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农杆菌介导的猕猴桃ACO反义基因遗传转化被引量:1
2013年
以猕猴桃米良1号的当年生嫩枝及叶片为外植体,构建了双右边界双元载体pCAMBIA1300-actin-term-2,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菌株介导,将ACO反义基因导入猕猴桃植株基因组。结果表明,愈伤组织预培养20 d,农杆菌侵染30 min,EHA105菌液浓度D=0.6,共培养5 d,经PCR法检测证明ACO反义基因已转入转化植株基因组中。
刘艺朱杰苑平田宏现
关键词:猕猴桃
张家界要素禀赋结构、技术创新投入对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研究
朱杰
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为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中药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水分检查、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检查。结果建议峨嵋双蝴蝶的质量标准为:总灰分不得超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0%,水分不得超过13.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4.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4.0%。结论该建议可以为峨嵋双蝴蝶质量标准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黄冲敖琼田宏现朱杰
关键词:中药
RP-HPLC法测定峨嵋双蝴蝶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峨嵋双蝴蝶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柱(250×4.6 mm),流动相为甲醇:1.0%冰醋酸水溶液(94:6),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0.5ml/min。结果:齐墩果酸分别在(0.40~4.00)μg (r=0.9992),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 99.90%(RSD=0.04%)。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适用于峨嵋双蝴蝶药材中齐墩果酸的质量控制。
敖琼田宏现杨宏健朱杰
关键词:齐墩果酸RP-HPLC法
利用双T-DNA载体获得无筛选标记的转基因猕猴桃
2013年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米良1号的当年生嫩枝及叶片为外植体,构建了1个双T-DNA载体pCAMBIA1300-actin-term-2,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菌株作为介导,将aco反义基因导入米良1号猕猴桃中。通过后代植株的遗传分离,以期获得无潮霉素筛选标记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愈伤组织预培养20 d,侵染30 min,EHA105菌液浓度Dnm=0.6,培养5 d,经PCR法检测证明aco反义基因已转入转化植株基因组中。
刘艺周罗琴黄苛苑平朱杰田宏现
虎杖药渣的生态化综合利用研究
本研究初步探索虎杖药渣的生态化综合利用,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围绕虎杖药渣的综合利用形成食用菌生产-尾矿土壤生态修复这一良性的生态产业链。本研究摸索了虎杖药渣的生态化多级利用模式:首先研究药渣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可行...
朱杰
关键词:生态利用食用菌生产白藜芦醇
文献传递
利用虎杖药渣栽培杏鲍菇的培养基优化及菌糠再利用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达到资源化的最大利用,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生态经济,以虎杖药渣作为常规培养基新的添加成分对杏鲍菇进行熟料法袋栽试验,采用正交设计9个不同组合配方对新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虎杖药渣的含量为55kg,棉籽壳含量为20kg,木屑的含量为20kg,麦麸的含量为15kg,白糖1%,石膏1%。对栽培杏鲍菇后最佳培养基的菌糠成分做了测定:菌糠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脂质,蛋白质,分别为6.20%和8.94%;另外其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有机肥标准中的规定,表明虎杖渣熟料法栽培杏鲍菇后的菌糠在有机饲料及生物有机复混肥的生产中还有再次利用的价值;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出杏鲍菇子实体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为4.91μg/g。
朱杰刘艺黄苛刘洪生田宏现
关键词:杏鲍菇培养基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