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盐酸沙拉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了盐酸沙拉沙星(Sarafloxacin hydrochloride)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和雌蟹体内药动学,检测了盐酸沙拉沙星对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建立了药动/药效(PK/PD)关系。盐酸沙拉沙星以30 mg.kg-1单剂量口灌给药中华绒螯蟹,雌蟹和雄蟹血浆沙拉沙星浓度-时间关系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雌蟹和雄蟹血药达峰时间(Tmax)为4 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5.619±1.192 mg.L-1和7.775±1.426 mg.L-1。沙拉沙星在雌蟹和雄蟹体内分布广泛,其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3.801 L.kg-1和2.871 L.kg-1;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51.982 h和55.956 h,总体清除率(CLs)为0.138 L.(kg.h)-1和0.087 L.(kg.h)-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09.1 mg.(L.h)-1和325.5 mg.(L.h)-1。中华绒螯蟹扣蟹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HX1b1、维氏气单胞菌CMX313和CMX4对盐酸沙拉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μg.mL-1、0.25μg.mL-1和0.25μg.mL-1。以30 mg.kg-1单剂量给药,嗜水气单胞菌HX1B1的Cmax/MIC值分别为15.55(雄蟹)和11.24(雌蟹)、AUC0-24/MIC值分别为197(雄蟹)和145.4(雌蟹),维氏气单胞菌CMX313和CMX4的Cmax/MIC值分别为31.1(雄蟹)和22.48(雌蟹)、AUC0-24/MIC值分别为394(雄蟹)和290.8(雌蟹)。由此可见,盐酸沙拉沙星在雌雄蟹体内的药动学数据有一定差异,但不是很大。以30 mg.kg-1剂量拌料给药,即可以有效防治上述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 彭家红王元房文红姚小娟符贵红
-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盐酸沙拉沙星药动学气单胞菌药效学
- 海水养殖源弧菌耐药性检测与整合子分析
- 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弧菌科弧菌属,弯曲成弧形,菌体短小,单端鞭毛无芽孢的短杆状细菌,分布广泛,常见于海洋环境。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水质状况和宿主体质状况发生改变时,易引起大范围弧菌病的爆发。此外,副溶血弧菌、创伤弧...
- 姚小娟
- 关键词:海水养殖弧菌耐药性MIC整合子基因盒
- 文献传递
- 对虾源副溶血弧菌强毒株HNBX-1的分离鉴定与毒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海水养殖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发生率高和流行面广等特点。本文从患红体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分离得到一株细菌HNBX-1,经生化实验结合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基因鉴定为副溶血弧菌。毒性实验表明,弧菌HNBX-1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极强,感染24 h时的LD50为3.5×104cfu·mL-1;对其重要毒力基因———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耐热溶血毒素相关基因(TRH)和Ⅲ型分泌系统(T3SS1和T3SS2)的分析结果显示,HNBX-1中的TDH、TRH以及T3SS2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T3SS1的4个毒力基因中的VP1689(vscK)和VP1694(vscF)基因扩增为阳性,表明该副溶血弧菌菌株的强毒特性与其携带的T3SS1密切相关。
- 李林桂周俊芳李新苍李丽房文红姚小娟李国烈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毒性
- 三氯异氰脲酸和苯扎溴铵对海水养殖源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进行三氯异氰脲酸和苯扎溴铵对198株海水养殖源弧菌的体外抑菌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法观察2种消毒剂对2株对虾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三氯异氰脲酸对198株弧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31.13~498.00 mg·L-1,苯扎溴铵对198株弧菌的MIC为20.00~160.00 mg·L-1。在菌悬液杀菌试验中,随着三氯异氰脲酸和苯扎溴铵质量浓度降低,100%杀灭弧菌的作用时间延长。当三氯异氰脲酸质量浓度分别为7.78 mg·L-1和15.56 mg·L-1时,100%杀灭FJ244和FJ246菌株的作用时间均为4 min;当苯扎溴铵质量浓度分别为20.00 mg·L-1和10.00 mg·L-1时,100%杀灭FJ244和FJ246菌株的作用时间分别为3 min和40 min。当消毒剂质量浓度分别递减为上述质量浓度一半时,即使延长消毒剂作用时间也未能完全杀灭弧菌。
- 姚小娟王元赵姝胡梦华房文红
- 关键词:三氯异氰脲酸苯扎溴铵弧菌最小抑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