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均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菌群
  • 3篇肠道
  • 3篇肠道菌
  • 3篇肠道菌群
  • 2篇小鼠
  • 2篇肝素
  • 2篇BALB/C
  • 2篇BALB/C...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电泳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源
  • 1篇血小板源生长...
  • 1篇质谱
  • 1篇质谱分析
  • 1篇治疗烧伤

机构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刘建均
  • 4篇辛毅
  • 3篇张翠丽
  • 3篇李新莉
  • 2篇姜涛
  • 2篇张蕾
  • 2篇王亮
  • 1篇殷玉玲
  • 1篇曹雪姣
  • 1篇王文君
  • 1篇吴大畅
  • 1篇王辉
  • 1篇臧师竹
  • 1篇刘月琴
  • 1篇卢新

传媒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素促进深Ⅱ度烧伤小鼠bFGF及PDGF表达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素对深Ⅱ度烧伤小鼠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肝素组用3000U/mL肝素外敷伤口2min,每日2次,观察创面愈合状况,并在给药后第3天分别从肝素组(烫伤后用肝素处理)、烫伤组(烫伤后自然愈合)及对照组(未进行烫伤处理)取5只小鼠处死,提取烫伤及其周围皮肤组织的蛋白质,用Western-blotting检测bFGF和PDGF的表达状况。结果:肝素组bFGF和PDGF表达均高于烫伤组;而烫伤组的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烫伤后bFGF和PDGF的表达量增高,且肝素能促进深Ⅱ度烧伤内源性生长因子bFGF、PDGF的表达。
刘建均张蕾姜涛王亮辛毅张翠丽
关键词:肝素烫伤
肝素治疗烧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寻找肝素处理烧伤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一步探索肝素治疗烫伤过程的相关蛋白质,以期阐明肝素治疗烫伤的机制。[方法]制作小鼠Ⅱ度烫伤模型,使用肝素外敷治疗,并在第3天从肝素组(烫伤后用肝素治疗)、烫伤组(烫伤后自然愈合)和对照组(未进行烫伤处理)中各取5只小鼠处死,提取烫伤及其周围皮肤组织的蛋白质,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各组的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方法染色。通过凝胶成像系统获得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后,用PD Quest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从而确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选取差异最明显的蛋白质点,经胰蛋白酶水解后,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 I-TOF-MS/MS)对其进行肽质谱分析并与数据库比对,鉴定待测蛋白质。[结果]烫伤组共检测出75个蛋白质点,肝素组共检测出95个蛋白质点,其中肝素处理后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有10个,下调2倍以上的点有4个。质谱分析初步鉴定表达差异最大的蛋白质点为载脂蛋白A-I前体。[结论]烫伤创面经肝素处理后表现出不同的蛋白质表达谱。
刘建均张蕾王亮辛毅张翠丽
关键词:肝素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
罗红霉素对BALB/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PCR-DGGE技术评价罗红霉素对BALB/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BALB/c小鼠,按5mg/0.1kg每天灌服水溶性罗红霉素10d,停药7d。分别在实验的0d、3d、10d以及停药7d收取每只小鼠粪便,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DGGE(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性、多样性分析及优势条带的序列分析。结果 PCR-DGGE可明确将实验0d、3d、10d以及停药7d小鼠分为4个簇,且灌服罗红霉素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明显减少,序列分析表明灌药前后小鼠粪便标本中的拟杆菌和丁酸梭菌分别为优势菌型。结论罗红霉素对BALB/c小鼠肠道菌群有显著影响。
李新莉吴大畅张翠丽刘建均辛毅
关键词:罗红霉素肠道菌群
替吉奥对BALB/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应用PCR-DGGE方法研究抗癌剂替吉奥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10只,灌服替吉奥(441 mg/kg)7 d。应用PCR-DGGE方法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性、多样性分析及优势条带的序列分析。结果实验0 d与实验7 d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吉奥能够杀灭肠道中的有益菌,促使致病菌过度生长,导致肠道菌群严重失调。
王文君李新莉刘建均商雪琪卢新王辉曹雪姣辛毅
关键词:肠道菌群
固定矫治器对口腔菌群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利用PCR-DGGE方法探讨戴用牙齿固定矫治器对口腔菌群的影响。方法从20例健康的牙齿正常个体和30例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的唾液中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形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获取口腔菌群的分子指纹图谱,对其进行相似性和多样性的分析以及优势条带的序列分析。结果 PCR-DGGE可明确将正常个体和正畸患者分成2个簇,且正畸患者口腔菌群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优势菌群发生转变,序列分析表明口腔链球菌数量明显减少,假单胞菌成为优势菌型。结论戴用固定矫治器能改变口腔菌群分布,引起口腔中有益菌的减少,促使致病菌增长,导致口腔菌群失调。
刘月琴刘建均李新莉臧师竹姜涛殷玉玲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PCR-DGGE口腔菌群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分析
目的:人类肝脏通过多种生理机制与肠道形成密切联系,如通过细菌与肠道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对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细菌结构,观察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结...
刘建均
关键词:肝硬化肠道菌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