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芳芳

作品数:44 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地下水
  • 8篇地下水埋深
  • 8篇农业
  • 8篇埋深
  • 8篇灌溉
  • 7篇土壤
  • 6篇水资源
  • 5篇氮量
  • 5篇施氮
  • 4篇冬小麦
  • 4篇小麦
  • 3篇底面
  • 3篇渗透仪
  • 3篇施氮量
  • 3篇水箱
  • 3篇农田
  • 3篇农业水资源
  • 3篇瓶体
  • 3篇区域农业
  • 3篇自动控制

机构

  • 4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林职业...
  • 2篇江西省水利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青岛工学院
  • 1篇桐柏县水利局
  • 1篇水发机电集团...

作者

  • 44篇白芳芳
  • 31篇乔冬梅
  • 28篇赵宇龙
  • 26篇齐学斌
  • 18篇陆红飞
  • 17篇李平
  • 16篇庞颖
  • 9篇杜臻杰
  • 8篇郭魏
  • 7篇刘春成
  • 5篇梁志杰
  • 4篇王和洲
  • 4篇黄仲冬
  • 2篇杨慎骄
  • 2篇赵志娟
  • 2篇高峰
  • 2篇胡超
  • 2篇曾智
  • 1篇樊向阳
  • 1篇张笑培

传媒

  • 8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排灌机械工程...
  • 1篇农业工程技术

年份

  • 7篇2024
  • 3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播期冬小麦株型构建及其生育特征被引量:14
2013年
针对黄淮平原中部冬小麦区秋季旱涝频发导致小麦播种推迟的现状,设计冬小麦10月15日(适期播种)、10月30日(中晚期播种)、11月15日(晚期播种)、11月30日(超晚期播种)、2月15日(早春播种)和3月1日(春播)6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冬小麦株型构建及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冬小麦播期的推迟,其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早春播种和春播与适期播种相比生育期缩短115~130d;10月30日(中晚期播种)之后的5个播期与适期播种相比株高降低,成穗数和有效小穗数减少;迟播小麦的叶位下移,冠层空间降低,叶面积减少;收获指数随播种期推迟由0.46(适期播种)提高到0.53(春播);冬小麦产量随播种期推迟显著下降,减产幅度最高达43.6%;冬小麦春季播种未经过冬季和早春阶段的自然低温处理,无春化过程依然可形成产量.
张晓萍杨慎骄张笑培白芳芳王和洲
关键词:冬小麦生育特征
黄河流域九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被引量:27
2022年
为了解黄河流域九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明晰提高九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障碍因子。基于熵权Topsis模型,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评价单元,从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准则层中选取14个评价指标,构建九省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年、2009年、2014年、2019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对九省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1)2004—2019年,青海、内蒙古、河南、山东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陕西、甘肃、山西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2)2004—2019年,各省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提高,且九省区之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逐渐减小。(3)地均水资源占有量(A 6)、人均生态环境用水量(A 13)是山西、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的主要障碍因子,人均生态环境用水量(A 13)、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系数(A 4)是青海的主要障碍因子,地均水资源占有量(A 6)、用水的农业生产总值(A 9)是内蒙古主要障碍因子。因此,九省区水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用水量是影响其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白芳芳齐学斌乔冬梅韩洋赵宇龙陆红飞
关键词:黄河流域
一种期刊阅览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阅览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期刊阅览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阅览架,所述阅览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隔板的两侧靠近底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阅览架的...
赵宇龙庞颖乔冬梅陆红飞白芳芳韩洋
文献传递
再生水-清水灌溉下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2023年
为了节约淡水、减少土壤盐分积累,在水稻种植中采用再生水-淡水联合灌溉(从分蘖期开始采用再生水灌溉50 d,然后用淡水灌溉至收获)。再生水灌溉结束后,将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接种到土壤中,二者的用量分别为0 g和0 g(J0)、5 g和0 g(J1)、3.75 g和1.25 g(J2)、2.5 g和2.5 g(J3)、1.25 g和3.75 g(J4)以及0 g和5 g(J5),以全生育期再生水灌溉作为对照(CK),测定了植株高度、分蘖、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J1~J5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株高,并且水稻根、茎、穗干质量和千粒质量显著增加,而叶干质量下降。接种微生物显著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如J1、J2和J4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而J3、J4和J5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接种微生物显著降低了土壤EC,J4处理降幅最大,同时微生物处理提高了土壤pH值。基于KEGG的细菌功能预测表明,接种微生物对土壤代谢功能没有显著干扰,有机质和pH值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2个主要因素。在该研究条件下的最佳接种比例为每盆3.75 g枯草芽孢杆菌和1.25 g酿酒酵母。
陆红飞齐学斌齐学斌乔冬梅李平乔冬梅崔佳欣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水稻再生水土壤
一种农田节水灌溉施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包括杆体、壳体和手握架,所述杆体的顶部焊接有手握架,且手握架上套设有弹性保护套,所述手握架的一侧焊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拨片,所述拨片的顶部焊接有一号弹簧体,且一号...
陆红飞齐学斌李平乔冬梅韩洋赵宇龙白芳芳
文献传递
一种在田间原位状态下监测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田间原位状态下监测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地中渗透仪的田间测坑为试验平台,试验前,在每个测坑中布设用于监测氨挥发及氧化亚氮排放的气态氮监测装置;五点混合法分别采集测坑中;同时根据测坑不同埋...
杜臻杰齐学斌张广雷李平白芳芳梁志杰赵志娟
文献传递
商丘引黄灌区水盐动态与地下水观测网络优化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呈刚性增加,有限的水资源已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地下水超采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河南省位于黄河下游,引黄灌溉面积达到247.51km2,...
白芳芳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土壤盐渍化地统计学
变化环境对农业水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变化环境下农业水资源系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降水、蒸散、径流、渗漏、耗水等农田水文要素的演变过程,进而影响农业水资源供、用、耗、排、回的全过程。在对我国农业用水过程与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变化环境对灌区农业供水量、需水量、供需水平衡、水循环及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我国农业水资源配置及水安全保障应对环境变化影响的研究重点:重视变化环境下灌区供水系统及运行模式研究,加强变化环境下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强化变化环境下灌区供需水平衡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深化变化环境下灌区水循环与转化机理研究,拓展变化环境下节水灌溉对环境影响的机理研究。
齐学斌李平李平白芳芳张彦张彦
关键词:变化环境水资源配置农业供水农业用水水循环
地下水埋深与控肥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明地下水埋深与减施氮肥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基于大型地中渗透仪,研究了地下水埋深和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植株氮素积累量、产量及其形成要素的影响,其中地下水埋深设2 m(G1),3 m(G2)和4 m(G3)3个水平,施氮量设减氮20%处理(240 kg/hm^(2),N1)、常规施氮处理(300 kg/hm^(2),N2)2个水平,不控水不施氮处理(G0N0)作为对照,共计7个处理。结果表明:(1)减氮20%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呈减小趋势,氮素收获指数在埋深2 m下显著高于埋深3,4 m,分别增加5.71%,7.22%;(2)常规施氮条件下,埋深2 m处理茎、叶吸氮量显著高于埋深3~4 m处理,增幅为19.52%~50.31%,但产量、籽粒吸氮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埋深2 m处理显著低于埋深3~4 m处理,降幅为17.28%~29.28%;(3)地下水埋深2 m下,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籽粒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减氮20%处理均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增幅为22.18%~115.35%。地下水埋深2 m条件下,施氮240 kg/hm^(2)显著提升氮肥的增产效果,以及施氮后氮素转化为产量和干物质的效率,同时还增强氮素向籽粒的转移率,从而保持产量不致降低,因此埋深2 m条件下减氮20%有一定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浅埋地区控施氮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佘映军李平杜臻杰白芳芳郭魏梁志杰崔嘉欣马灿灿齐学斌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施氮吸氮量氮肥利用
地下水埋深和施氮量对麦玉轮作农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阻控机理研究
华北地区农田中氮素的淋失普遍存在,地下水硝酸盐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区域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不一,已严重威胁地下饮用水安全。包气带是防护地下水氮污染的重要屏障,包气带反硝化作用可有效阻控和降低硝酸盐量;过量施肥通常会导致...
白芳芳
关键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地下水埋深施氮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