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2篇星形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裂伤
  • 2篇颅脑
  • 2篇脑挫裂
  • 2篇脑挫裂伤
  • 2篇内镜
  • 2篇胶质
  • 2篇挫裂伤
  • 1篇单侧
  • 1篇蛋白
  • 1篇导航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星形细胞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春涛
  • 7篇刘志雄
  • 4篇李臻琰
  • 3篇刘运生
  • 3篇陈鑫
  • 3篇杨魁
  • 3篇龚旋
  • 3篇曾瑜
  • 2篇李炜
  • 2篇邓征浩
  • 2篇杨魁
  • 2篇刘劲芳
  • 1篇刘景平
  • 1篇徐立新
  • 1篇钟广伟
  • 1篇迁荣军
  • 1篇唐勇军
  • 1篇张其健
  • 1篇杨小锋
  • 1篇江基尧

传媒

  • 3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形胶质细胞瘤分泌一氧化氮促进炎性水肿带相关肿瘤微环境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检测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表达及促进炎性水肿带相关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方法收集27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肿瘤标本(WHO Ⅱ级10例、Ⅱ-Ⅲ级7例、Ⅳ级10例),磁共振成像确认水肿带及手术取材部位;格里斯试剂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质谱分析不同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不同级别各5例)水肿带炎性分子含量;通过ClusterProfiler包以及Proteomaps和Metascape网页工具进行富集分析预测肿瘤分泌的NO与微环境中互作的蛋白质。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及水肿带中存在NO,胶质瘤组织中的NO高于水肿带中的NO。在WHO Ⅱ-Ⅲ级和WHO Ⅳ级胶质瘤的水肿带中,有大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热休克蛋白、CD44抗原,白介素-8、白介素-24、凝溶胶蛋白、应激诱导磷酸蛋白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S100蛋白等炎症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信号通路分析提示,与Ⅱ-Ⅲ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相比,Ⅳ级胶质母细胞瘤水肿带中的基因更多地参与无氧代谢,如糖酵解。更重要的是,这些目标基因显著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S,iNOS)、NO、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SOD-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瘤周围水肿带的形成是炎症反应的结果,胶质瘤细胞通过分泌NO调控SOD-1等炎性分子促进侵袭性炎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
李春涛张其健张其健付思祺张李洋
关键词:一氧化氮水肿带
成人创伤性脑脊液漏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1
2023年
创伤性脑脊液漏常见于颅脑创伤患者,可引起脑膜炎、脑室炎、脑脓肿、硬膜下血肿、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如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或治疗方式、时机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并危及患者生命。部分创伤性脑脊液漏临床表现隐蔽、易漏诊。因损伤部位、机制及脑脊液漏程度不同,创伤性脑脊液漏确诊后的治疗方案个体差异大。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颅脑创伤专业组和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循证证据和临床经验,制订《成人创伤性脑脊液漏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主要从创伤性脑脊液漏的诊断和定位、治疗及颅内感染防治方面提出16条推荐意见,以规范创伤性脑脊液漏的临床诊疗,改善患者预后。
范凡冯军峰陈鑫韩凯伟黄贤键李春涛刘子源钟春龙陈礼刚陈文劲董斌段继新方文华冯光高国一高亮杭春华贺礼进侯立军黄齐兵江基尧江荣才蓝胜勇李立宏刘劲芳刘志雄罗正祥迁荣军邱炳辉屈洪涛石广志舒凯孙海鹰孙晓欧王宁王清华王玉海魏俊吉魏祥品徐立新杨朝华杨华杨理坤杨小锋虞仁和张永明赵卫平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颅脑创伤专业组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
关键词:脑脊液漏颅脑损伤
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病灶体积变化对手术治疗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患者病灶体积变化对于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 PHI患者共4 8例,分为手术组(n=3 2)与非手术组(n=1 6)例,比较两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年龄,六个月GOS,首次CT损伤灶体积以及伤后2 4小时内损伤灶体积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CT损伤灶体积与伤后2 4小时内损伤灶体积变化,六个月GO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年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 5),伤后2 4小时内损伤灶体积变化(增大)是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OR 5.9 6 0,P<0.0 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后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PHI)患者,伤后2 4小时内损伤灶体积增长速度越快,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就越大,手术治疗患者六个月GOS较非手术患者差。
陈鑫刘运生刘志雄刘劲芳杨魁李春涛刘忠富
关键词:脑外伤手术治疗
狭路相逢“巧”者胜——单侧鼻腔通道内镜经蝶颅咽管瘤全切术
目的评估在颅咽管瘤经蝶手术患者中,行单侧鼻腔通道双人三手入路的可行性、对鼻腔结构及下丘脑保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自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20例颅咽管瘤经蝶手术患者,通过影像学分析...
杨魁李春涛罗承科刘志雄
关键词:颅咽管瘤下丘脑
90K/Mac-2 BP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90K/Mac-2 BP(Mac-2 binding protei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方法 RT-PCR和WB(Western blot)检测90 K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以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RT-PCR发现90 K mRNA在正常脑组织中微量表达,相对表达量为0.116±0.017;而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相对表达量为0.407±0.15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t=6.065,P<0.05)。低级别组(WHO Ⅰ-Ⅱ级)与高级别组(WHO Ⅲ-Ⅳ级)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95±0.067和0.516±0.12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t=8.138,P<0.05)。WB发现90 K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微量表达,相对表达量为0.291±0.064,星形细胞瘤中90 K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163±0.39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t=15.68,P<0.05)。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90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02±0.272和1.415±0.31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t=6.539,P<0.05)。WB结果表明90 K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与RT-PCR结果表明90 K mR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一致。结论 90K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显著升高,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较低级别更高,提示90K可能在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0K蛋白可能是星形细胞瘤相关抗原,在今后的免疫治疗中可能作为一种目标抗原。
陈鑫刘运生刘志雄杨魁李春涛曾瑜龚璇陈敏
关键词:BP星形细胞瘤WESTERNBLOT
HIF-1及NGB,VEGF在脑挫裂伤后促脑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HIF-1调控Ngb、VEGF在脑挫裂伤后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脑挫裂伤患者和非颅脑创伤患者额叶组织的差异蛋白质,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然后运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检测差异蛋白HIF-1、Ngb及VEGF在脑组织以及血清中的表达。结果建立了脑挫裂伤患者和非颅脑创伤患者组脑组织的2-DE图谱,鉴定了7种差异蛋白,其中有HIF-1、Ngb及VEGF。HIF-1、Ngb及VEGF在脑挫裂伤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非颅脑创伤患者。HIF-1、Ngb及VEGF在脑挫裂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颅脑创伤患者。结论脑挫裂伤后,HIF-1通过调控Ngb和VEGF两个靶基因的释放,在新的脑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IF-1,Ngb和VEGF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可为临床评估和监测缺氧缺血脑病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对脑挫裂伤的诊断、治疗以及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龚旋邓征浩李春涛周鸿书杨增李杰李炜李臻琰
关键词:脑挫裂伤HIF-1NGBVEGF
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手术要点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要点。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8例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均行内镜下经颅入路手术切除脑桥小脑角区肿瘤。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并全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证实听神经瘤9例,脑膜瘤8例,胆脂瘤9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术后面神经功能Ⅲ级3例,Ⅱ级6例,Ⅰ级19例。术后1例听力障碍缓解不明显;2例出现头晕、眩晕、恶心症状;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脑膜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时复查MRI均未见肿瘤复发,亦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具有诸多优点,亦存在一定不足,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丁威龚旋杨魁李春涛冯松山黄正周鸿书刘志雄李臻琰
关键词:脑肿瘤小脑脑桥角神经内窥镜
脑红蛋白在小儿脑挫裂伤病理过程中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在小儿脑挫裂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3例行脑室肿瘤切除患儿的正常额叶皮层组织和8例脑挫裂伤患儿额叶皮层组织总蛋白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蛋白质点,电喷雾串联质谱鉴定差异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差异蛋白Ngb在正常脑组织和脑挫裂伤患儿的脑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例正常儿童和15例脑挫裂伤患儿血清中Ngb的表达变化。结果建立了正常儿童和脑挫裂伤患儿脑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识别了6个差异蛋白质点,并鉴定了5种差异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gb在脑挫裂伤患儿额叶皮层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额叶皮层组织(P<0.05)。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表明,脑挫裂伤后6 h、12 h、18 h、24 h及48 h血清Ngb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b可能在小儿脑挫裂伤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臻琰邓征浩李春涛唐勇军钟广伟李炜刘运生刘景平
关键词:脑挫裂伤脑红蛋白儿童
术前影像定位分析提高无术中导航辅助下垂体腺瘤内镜经蝶手术的安全性
杨魁李春涛曾瑜龚旋李臻琰刘志雄
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脑功能区胶质瘤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辅助在显微手术治疗功能区胶质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4例大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例资料,34例在术中采用神经导航辅助定位肿瘤边界,30例在常规条件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神经导航组在肿瘤全切率、水肿带改善、减少新增功能缺失方面优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功能区胶质瘤具有定位准确、可个体化选择切口和手术入路、全切率高等优点。
苏国辉刘志雄霍雷李春涛张明宇
关键词:神经导航功能区胶质瘤显微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