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传代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女贞
  • 2篇ISSR
  • 1篇引物
  • 1篇引物筛选
  • 1篇有害生物
  • 1篇栽培
  • 1篇设施栽培
  • 1篇热带兰
  • 1篇热带兰花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种质资源遗传
  • 1篇种质资源遗传...
  • 1篇组培
  • 1篇组培快繁
  • 1篇蛞蝓
  • 1篇蜗牛
  • 1篇快繁
  • 1篇兰花
  • 1篇观赏

机构

  • 5篇海南大学

作者

  • 5篇李传代
  • 3篇刘国民
  • 1篇宫庆龙
  • 1篇潘学峰
  • 1篇王天地
  • 1篇李娟玲
  • 1篇邱榆
  • 1篇陈飞
  • 1篇陈永权

传媒

  • 3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粉菠萝组培快繁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报道了观赏凤梨的主要种类之一———粉菠萝[Aechmea fasciata(Lindl.)Baker]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用茎段作为外植体,以MS+100 mg.L-1肌醇+0.5 mg.L-1烟酸+1.0 mg.L-1盐酸硫胺素+0.5 mg.L-1盐酸吡哆素+2.0 mg.L-1甘氨酸+2.5 mg.L-1BA+0.25mg.L-1NAA+7 g.L-1的琼脂+25 g.L-1的蔗糖作为初代培养基(pH=5.8),成功地建立了无菌材料;增殖培养基的成份与初代培养基完全相同时,经连续6个月的培养(此期间不更换新鲜培养基),繁殖系数可达8.9倍;试验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配比的生长调节剂对粉菠萝增殖培养效果的影响,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以NAA=0.5 mg.L-1的处理(不附加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能取得最理想的增殖效果,繁殖系数为9.51,而且植株嫩绿、粗壮、长势最好;生根壮苗培养基中的生长调节剂(IBA)浓度为1.0 mg.L-1,其余成分与初代培养基完全相同,在该培养基上培养180 d的粉菠萝组培苗,平均株高可达10.74 cm,单株平均根数可达10.32条,单株平均根长为2.51 cm;粉菠萝组培苗容易移栽成活,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刘国民李传代邱榆
关键词:观赏凤梨组培快繁
女贞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单因子试验,测试了女贞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经过优化实验,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女贞的稳定的ISSR-PCR反应体系:10×buffer2.5μL,2.0mmol·L-1的MgCl2,200μmol·L-1的dNTPs,1.5U的Taq酶,0.4的μmol·L-1的引物,10ng的DNA模板。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40s,52~62℃退火45s,72℃延伸12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8min,4℃保存。应用该优化的ISSR-PCR实验体系对12份女贞种质材料进行了扩增,均能扩增出丰富稳定的条带。
李传代陈飞王天地刘国民
关键词:女贞ISSR
女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系木犀科/(Oleaceae/)女贞属/(Ligustrum Linn./)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是一种珍贵的苦丁茶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保健功...
李传代
关键词:女贞ISSR
女贞ISSR分子标记的引物筛选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60个ISSR引物,对来自不同地域的12份女贞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筛选出12个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重复性良好的、适合于所有女贞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的有效引物。筛选出的12个有效引物对12份女贞种质材料进行ISSR-PCR扩增,均可获得带型丰富和清晰可辨的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228条DNA谱带,其中210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带数的92.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条谱带。本试验筛选的12条引物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女贞种质资源材料的ISSR分析。
李传代
关键词:女贞ISSR标记引物筛选
海南热带兰花设施栽培中有害软体动物种类的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软体动物的危害已成为制约热带兰花设施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海南的海口市、琼中县、三亚市各选若干兰园,对设施兰园内和兰园周边地带中存在的有害软体动物进行了调查,现已发现5种蜗牛,分别是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Bowdich,1822)],东方琥珀螺[Succinea orientalis(Benson,1851)],中华小囊螺[Microcystina sinica(Moellendorff,1885)],红粉缘尖巴蜗牛[Acusta tourannensis rhodostoma(Moellen-dorff,1884)]以及平齿坚螺[Camena platydon(Pfeiffer,1845))。另外发现2种蛞蝓,其中一种为双线嗜粘液蛞蝓[Meghimatium bilineatum(Benson,1842)];另一种在海南极为罕见,仅收到唯一一份活体标本,已死亡而尚未作物种鉴定。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各种有害软体动物对热带兰花设施生产的危害的轻重程度,并提出了相关的防除建议。
宫庆龙李娟玲潘学峰陈永权李传代刘国民
关键词:兰花有害生物蜗牛蛞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