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辉

作品数:71 被引量:382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骨折
  • 21篇手术
  • 19篇腰椎
  • 16篇脊柱
  • 13篇内固定
  • 11篇后路
  • 10篇融合术
  • 10篇手术治疗
  • 9篇转子间
  • 9篇滑脱
  • 8篇转子间骨折
  • 8篇脊柱融合
  • 8篇脊柱融合术
  • 7篇腰椎滑脱
  • 7篇髓内
  • 7篇髓内钉
  • 7篇疗效
  • 7篇颈椎
  • 7篇股骨
  • 6篇关节

机构

  • 67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21...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上海市第一康...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昆山市中医医...

作者

  • 71篇马辉
  • 18篇李忠海
  • 17篇唐昊
  • 17篇赵杰
  • 16篇陈志明
  • 15篇禹宝庆
  • 12篇张春才
  • 12篇侯铁胜
  • 11篇张秋林
  • 11篇白玉树
  • 10篇李明
  • 10篇连小峰
  • 10篇苏佳灿
  • 9篇栗景峰
  • 8篇王聪
  • 8篇袁建东
  • 6篇纪方
  • 6篇康一凡
  • 6篇许硕贵
  • 5篇金根洋

传媒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脊柱外科杂志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6篇第十一届全军...
  • 5篇第八届全国创...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第八届全国脊...
  • 2篇2007SI...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2
  • 14篇2011
  • 13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与关节损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10年
我国创伤骨科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力学、现代计算技术、新材料以及各项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创伤骨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努力加强创伤骨科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迫在眉睫。
李明马辉苏佳灿
关键词:骨与关节损伤创伤骨科
腰椎滑脱后路不同融合术式的有限元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 建立L4.5,滑脱节段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双枚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枚融合器植入等3种融合术式的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方法 选择一名56岁退变性腰椎滑脱女性患者,以k节段为研究对象,采用螺旋CT对其进行层厚1.0mm的连续水平扫描,将所得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和阈值分割后,借助Ansys9.0软件,建立L4.5滑脱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同时根据椎弓根螺钉、融合器的几何尺寸,分别建立其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术式将上述模型进行不同组合,分别建立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双枚融合器植入及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单枚融合器植入等3种腰椎滑脱后路融合术式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分别施加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各种生理载荷,观察各模型不同载荷下螺钉、融合器的应力分布及融合节段的角位移变化,由此比较各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式的螺钉应力和角位移明显高于椎体间融合术(P〈0.0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枚融合器植入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双枚融合器植入两组之间螺钉应力、融合器应力及固定椎体的角位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固定节段螺钉及融合器的最大有效应力均出现于前屈时。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枚或双枚融合器植入的稳定性优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对于椎体间融合,植入单枚融合器和双枚融合器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别。
马辉赵杰连小峰陈志明袁健东金根洋李忠海
关键词:脊椎滑脱脊柱融合术生物力学
老年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18例,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加后路固定18例。结果:随访1.5~5年。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优良率83.3%,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加后路固定优良率94.4%。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有手术条件者尽早手术,有关节突增生应进行固定手术,手术前后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叶斌陈友燕李双马辉许硕贵
关键词: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固定手术
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 Asazuma 分型在手术入路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2 月~2007年3月收治的13例颈椎管哑铃形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
李忠海赵杰陈志明连小峰袁健东马辉金根洋
关键词:神经鞘瘤颈椎哑铃形手术切除
文献传递
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选择3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L4/L5)患者,按配对设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6例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单枚融合器置入;治疗组16例患者行常规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和Isobar动态固定。比较观察2组病例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治疗效果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邻近节段(L3/L4和L5/S1)及腰椎(L2~S1)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采用过伸过屈动力侧位X线片检查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5.8个月。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ODI及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2组术后邻近节段(L3/L4和L5/S1)的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L2~S1)的ROM,融合组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态固定组较术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与Isobar动态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取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但理论上动态固定技术内固定失败的风险高于椎间融合术,故采用动态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应慎重。
马辉李忠海朱晓东白玉树王传峰吴大江陈誉李明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椎管狭窄脊柱滑脱
胫骨下段骨折采用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与MIPPO技术的比较
目的:探讨阻挡钉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作用。&lt;br&gt;  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胫骨下段骨折,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应用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组23例,应用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组28例。阻挡钉置入方法:在...
张秋林唐昊汤旭日胡万坤马辉纪方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
选择性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利用急性脊髓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探讨E-64-d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单纯损伤组;E-64-d治疗组;MP治疗组;MP与E-64-d联合治疗组。给与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和/或甲基强的松龙(MP)腹腔注射。分别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免疫组化测定各时间点Calpain1与GFAP的表达变化;每天同一时间对大鼠进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及感觉功能评分。[结果]TUNEL检测显示,治疗组神经元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的活性均减弱。损伤后脊髓组织中Calpain 1活性增加,应用E-64-d治疗后得到抑制。损伤后3 d Calpain 1和GFAP的表达增强,但治疗组显著低于损伤组。BBB运动功能评分显示,治疗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得到增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联合使用E-64-d和甲基强的松龙(MP)的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E-64-d或MP。[结论]E-64-d具有减轻急性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其与MP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明显,Calpain抑制剂具有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
张子峰黄正王凌椿李凤宁马辉康一凡
关键词:脊髓损伤钙蛋白酶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远端节段楔形变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长期随访时融合区下方邻近节段楔形变相关的术后即刻影像学参数,指导手术治疗。方法 2003年3月~2006年1月连续收治的64名诊断为LenkeⅠ型或Ⅱ型的AIS患者纳入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手术治疗。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末次随访(≥术后2年)时记录各项影像学数据,主要包括冠状面指标、矢状面指标、肩平衡指标及融合区平衡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术后末次随访时融合区下方邻近节段成角及楔形变的相关性。结果融合区下方椎间隙成角术前为4.59°±4.75°,术后2周为1.46°±2.82°,末次随访时为2.81°±6.43°。末次随访时的融合区下方椎间隙成角与术后即刻椎间隙成角、矢状面平衡以及融合下终椎偏移相关(r2=0.743 3,P<0.01)。末次随访时的融合下终椎倾斜与术后即刻的下终椎成角、远端末融合节段前凸、下终椎偏移以及冠状面平衡相关(r2=0.887 9,P<0.01)。结论应用全椎弓螺钉系统矫形时,当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融合区下方邻近的椎间隙成角、下终椎倾斜或偏移时,极易发生术后远期的邻近节段倾斜或椎间隙楔形变。术前完善的手术策略制定、术中保持融合下终椎水平对于防止术后下方邻近节段退变相当重要。
赵颖川魏显招马辉李明
关键词:脊柱侧凸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脊柱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总结脊柱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手术治疗的11例脊柱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6~34岁,平均23.5岁.病变部位:C5 3例,C6 4例,C72例,C6~T11例,T111例,根据WBB脊柱原发肿瘤分期系统,累及1~3区或10~12区9例,同时累及1~3区和4~9区2例.9例采用单纯后路肿瘤切除术,2例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肿瘤切除术,8例辅以内固定加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改变,采用McCormick分级标准评价患者脊髓功能状态.影像学检查评估术后脊柱脊髓情况、有无复发、脊柱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随访12~64个月,平均28.4个月.手术时间90~210 min,平均130.5 min;术中出血300~1000 ml,平均560 ml.VAS评分从术前的6.3±1.1减少到术后3个月的2.5±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8,P<0.05).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状态按McCormick分级标准评价,好转8例,不变3例.未见肿瘤复发、植入物松动、退出及断裂.结论 脊柱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其特殊性,肿瘤彻底切除、植骨融合及坚强的内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李忠海马辉付强侯铁胜
关键词:脊柱肿瘤成骨细胞瘤磁共振成像脊柱融合术
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7年
冲击波是一种不连续峰在介质中的传播,而峰导致介质的压强、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跳跃式改变,其产生的机械效应引起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变化而达到治疗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最先被用于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成为了一种介于药物和手术之间的新型非侵入性治疗方法.
王天辰王一张志文马辉康一凡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输尿管结石物理性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