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淼

作品数:2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10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基督
  • 7篇基督教
  • 6篇战争
  • 5篇教会
  • 4篇战时
  • 4篇沦陷
  • 4篇沦陷区
  • 4篇抗日
  • 4篇抗日战争
  • 4篇基督教会
  • 4篇教士
  • 4篇传教
  • 4篇传教士
  • 3篇事变
  • 3篇抗战
  • 3篇华北沦陷区
  • 3篇基督徒
  • 2篇舆论
  • 2篇侨民
  • 2篇重整道德运动

机构

  • 10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0篇王淼
  • 1篇刘家峰

传媒

  • 2篇历史教学问题
  • 2篇宗教学研究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历史档案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史林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日本侵华史研...
  • 1篇抗战史料研究
  • 1篇基督宗教研究
  • 1篇宗教与历史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战时新闻舆论与美日外交折冲:以1939年南昌美侨贺兰德事件为中心
2020年
抗战全面爆发后,各国新闻媒体也卷入战争之中,承担起政治动员和意识形态宣传的责任。1939年6月14日,日本媒体报道南昌美国侨民贺兰德涉嫌参加反日活动,并被日军逮捕。此后,围绕贺兰德的命运,中外报纸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舆论漩涡,促使美国对日本展开外交行动。在这一事件发展过程中,新闻舆论充当了重要的推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日交涉。战时新闻舆论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王淼
关键词:抗日战争新闻舆论
国内外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基督教研究概述被引量:5
2012年
抗战时期是中国基督教会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学术界已经开始对这一课题发生兴趣并逐渐有一些成果涌现。本文梳理了海内外现有关于抗战时期基督教研究的概况,分为宏观叙述与整体概况、抗战时期的传教士、抗战时期的中国基督徒、教会事业与区域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综述。虽然论著不少,但是抗战时期基督教研究仍然是一个亟待深入研讨的课题。
王淼
关键词:基督教抗日战争
《生命月刊》“创刊号”补正及北京证道团由来辨被引量:1
2012年
《生命月刊》是民国时期基督新教著名的教会期刊。通过新发现的《生命月刊》创刊号,考订了1920年6月出版的《生命月刊》为其第1卷第1期。并以此辨清了北京证道团的宣言问题和初始团员,厘清了北京证道团是通过北京基督教学校事业联合会发展而来,还原了《生命月刊》的早期发展过程。
王淼
华北沦陷区基督教会研究——以卫理公会为中心(1937-1945)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并扶植汉奸在各地建立伪政权。与抗战全面爆发前相比,沦陷区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秩序和民众生活也与战前截然不同。目前学术界关于抗战时期沦陷区史研究已经由传...
王淼
关键词:基督教
徐维廉与抗战时期伤兵之友运动初探
2016年
1938年12月,徐维廉在湖南衡阳发起伤兵之友运动,建立抗战时期第一个伤兵之友社,救助战时受伤的国民政府军队士兵。这一运动从湖南衡阳发起,很快受到国民政府的推动,在大后方地区广泛推行开来。伤兵之友运动,作为国民政府指导的群众性运动,救助了大量战时受伤士兵,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淼
关键词:抗日战争
从大烟鬼到传教人
近代中国饱受鸦片的祸害,虎门销烟引发中英战争,最终打开了中国长期关闭的大门。1858年后,鸦片以“洋药”的名义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公开在中国市场上出售。鸦片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习俗,吸鸦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无数的...
王淼
关键词:基督徒传教士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王完白与孤岛时期上海重整道德运动被引量:1
2013年
抗战爆发后,沦陷区各种政治势力和社会群体对日伪殖民统治有着不同的态度,中国基督徒也面临同样问题。与积极抵抗的爱国者或是卖国投敌的汉奸不同,上海一些中国基督徒发起重整道德运动,力图依靠基督教信仰来提高个人和社会道德水准,借此恢复和重建社会秩序。王完白和其同道在上海利用租界内的有利形势,积极推动和宣传重整道德运动。他们借助英美力量,使得重整道德运动在租界内盛行一时。但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租界特殊的政治地位消失,这一运动也由公开的大规模对外宣传转向小团体活动,并逐渐趋于沉寂。上海重整道德运动反映了宗教团体和宗教信仰对战时宗教徒社会活动和心态的影响,战时中国基督徒活动和心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淼
关键词:孤岛重整道德运动基督徒
在宗教与政治之间:华北中华基督教团再研究
2019年
根据新发现的一些史料,华北中华基督教团成立后被迫屈从于日伪统治,同时教团内部分中国基督徒领袖也公开反对日伪控制,并在组织上坚持一定的独立性。日伪当局对拒不加入教团的英美教会和中国本土教会进行严厉打击,试图将华北教会均纳入教团的统一管理,然而也有极少数中国本土教会在日伪的许可下保持了独立。原有的英美教会组织架构在教团成立后仍然得以保存,并在教团"中央—地方"统一的垂直管理体制下发挥其作用。随着日伪统治和教团发展的需要,教团逐渐向日本教团统合的模式发展,日伪对教团的控制日益加强。
王淼
关键词:沦陷区政教关系
以日为仇敌: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地区美国传教士的境遇及其对战争的观察
2019年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地区美国传教士亲历了战争的爆发,最终和中国民众同样沦为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一员。美国传教士在战争开始后并未撤离中国,而是留在了战区,并积极从事救助中国难民的工作。他们对于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予以严厉谴责,部分传教士甚至主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应该出兵援助中国。日军在战争中犯下的暴行让传教士震惊,他们从基督教信仰和绝对和平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此大加抨击。然而,对于中国民众和传教士所遭遇的暴行,教会却反对以暴易暴。沦陷区美国传教士的战争经历和言论显示了宗教信仰的独特作用,沦陷区的历史研究可以从基督教视角进行观察。
王淼
关键词:美国传教士华北沦陷区
论抗战初期中国基督教会的爱国救亡活动被引量:1
2015年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基督教会积极投身于抗日爱国救亡运动。教会展开人道主义活动,救济和帮助难民。中国基督徒通过多种形式支援政府抗战,还利用与国外宗教和政治团体的联系,广泛宣传中国抗战的正义性,争取国际援助。中国基督教会在抗战初期的爱国救亡活动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王淼
关键词:抗日战争基督教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