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作品数:4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胆管结核致梗阻性黄疸1例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总结胆管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胆管结核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例胆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过程并复习文献。结果根据患者病程中有盗汗、胸片中有陈旧性结核、术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等信息,结合术中快速病理,明确诊断为胆管结核,行胆肠吻合术后,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患者痊愈。结论胆管结核是一种罕见疾病,对于年轻患者患有占位性病变导致梗阻性黄疸、影像学中肿瘤特征不典型、患者来自结核高发区、有陈旧性结核病史、病程中有低热盗汗等任一症状者,应该注意结核的鉴别诊断,首选T-SPOT.TB检测或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冰冻活检是避免胆管结核患者过度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 戴洪山 嵇武 李良 王新波关键词:梗阻性黄疸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胆囊穿孔致肠梗阻一例 2013年 患者,男,63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d急诊入院,查腹部平片(图1A)提示肠梗阻,腹部CT(图1B、C)提示肠梗阻,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肝囊肿? 马春联 李良 王新波关键词:肠梗阻 胆囊穿孔 胆总管扩张 停止排气 腹部平片 肝内胆管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切除及早期营养管理(附15例报道) 2012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早期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及肿瘤大小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及消化液回输,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个月内的返院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2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2.5 cm和2.0 cm,2例位于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直径2.3 cm和2.5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升部、直径3.5 cm,该5例患者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并空肠吻合术。4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直径1.0~2.0 cm,3例位于乳头上缘、直径1.5~1.8 cm,2例位于球部与降部交界处、直径2.0 cm和1.8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1.2 cm,该10例患者均行肿瘤局部切除术(位于乳头部的肿瘤同时行乳头成形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1/15)发生胃排空障碍,经禁食、减压及营养支持治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7~10 d,平均8 d。术后2个月患者均接受随访,恢复良好,无返院患者。结论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术后早期营养管理安全、有效。 李良 王新波 戴洪山 韩建明关键词: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局部切除 营养管理 改良的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三例 被引量:1 2012年 对于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uodenum—preserving panereatic head resection,DPPHR)在围手术期恢复和预防早期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科对从2011年7至11月的3例胰头部良性病变的患者施行了改良的DPPHR,在Beger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同时恰当时机给予肠内营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李良 王新波 戴洪山 韩建明关键词: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 早期肠内营养 术后 慢性胰腺炎 早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