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全富 作品数:30 被引量:94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武汉市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武汉市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武汉市接受宫腔镜+诊刮术+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女性6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的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细胞学诊断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56例(8.5%)、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82例(12.4%);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52例(8.2%)、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79例(12.4%);诊断结果基本相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子宫内膜细胞学诊断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绝经、糖尿病、家族恶性肿瘤史、高血压、年龄≥40岁和体重指数≥23 kg/m^2,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40岁、体重指数≥23 kg/m^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组织病理学诊断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绝经、糖尿病、家族恶性肿瘤史、高血压、年龄≥40岁、体重指数≥25 kg/m^2及接触过毒性放射线,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家族恶性肿瘤史、年龄≥40岁及体重指数≥25 kg/m^2。结论与组织病理学检测方法相比,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均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有家族恶性肿瘤史、体重指数偏高、患有糖尿病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年龄≥40岁的女性需要定时进行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工作,子宫内膜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相关危险因素相差不大。 李莉 马全富 严玲玲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癌前病变 斑马鱼基因sema4c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 Sema4C是一种信号素家族跨膜型蛋白,已证实跟神经轴突导向,肌管形成有关。在前期的研究中,体外证实Sema4C促进内皮细胞运动和成管,但它在体内的功能还不清楚。
为探讨Sema4C在体内的功能,我们利用斑马鱼这一... 马全富关键词:斑马鱼 血管生成 淋巴管生成 MORPHOLINO 文献传递 Chk1/2和Plk1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2007年 背景与目的:Chk1/2(checkpoint kinase 1/2)和Plk1(polo-like kinase 1)是各细胞周期检测点启动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激酶。本研究主要探讨3种激酶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激酶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宫颈癌组织和20例慢性宫颈炎性组织中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hk1、Chk2和Plk1蛋白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7%、60.5%和32.6%,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0%、35.0%和0;Chk1和Plk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而Chk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hk1和Plk1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在43例宫颈癌患者中,Chk1与Chk2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01)。结论:Chk1和Plk1可能成为比较理想的宫颈癌治疗靶点。 黄晓园 高庆蕾 庄亮 曹阳 马全富 周剑峰 马丁关键词:CHK1 CHK2 PLK1 Sema4d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2013年 目的:研究sema(semaphorin)4d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法:提取斑马鱼胚胎的总RNA,制备地高辛标记的sema4d RNA反义探针,WISH(整胚胎原位杂交)研究sema4d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合成sema4d基因探针,获得sema4d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sema4d在0.75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1.0 hpf、1.5 hpf、12 hpf前普遍性表达;17 hpf开始至24 hpf在头部表达较多,在脊髓、肌肉、中间细胞群ICM(intermediate cell mass)区处有特异性表达区处有特异性表达;48 hpf在头部和躯干肌肉持续表达。结论:Sema4d在早期参与了造血的发生,在脑部,脊髓,肌肉的发育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杨洁 曾祯 姜利军 马全富 李夜 马丁 黄晓圆关键词:斑马鱼 原位杂交 一种阴道艾灸装置 一种阴道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筒,在艾灸筒的下端连接有底盖,在艾灸筒上部的一侧连接有出气管,在出气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艾灸筒内的上部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将艾灸筒的内部分隔为燃烧腔及排气腔,出气管与排气腔连通。本实... 周志刚 高晗 马全富文献传递 Plexin-B2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中Plexin-B2的表达,以及其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共表达与乳腺癌恶性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lexin-B2蛋白的表达,及112例乳腺癌组织中Plexin-B2和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Plexin-B2在癌细胞和正常乳腺组织小叶及导管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4%和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exin-B2在乳腺癌组织癌周微脉管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64%,而正常乳腺微脉管均为阴性。癌细胞和癌周微咏管中Plexin-B2的表达正相关(r=0.593,P=0.000),并且都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lexin-B2、Her-2共表达比Plexin-B2单阳性的肿瘤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exin-B2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进展有关,Plexin-B2-Her-2共表达可能促使乳腺癌的侵袭转移。 杨丽兰 叶双梅 阚淳一 杨洁 蒋学锋 马全富 吴明富 王世宣FLT4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FLT4(VEGFR3)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法:提取斑马鱼胚胎的总RNA,制备地高辛标记的FLT4RNA反义探针,WISH(整胚胎原位杂交)研究FLT4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合成FLT4基因探针,获得FLT4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FlT4在2-cell、32-cell、oblong、shield期前普遍性表达(0.75h、1.7h、3.7h、6h);24h在头部表达较多,特别是在ICM(intermediate cell mass,中间细胞群)区处有特异性表达;48h、72h在头部表达均较高表达。结论:FLT4在早期参与了血管的形成和造血的发生,在脑部和肾小管的发育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姜利军 周晓曦 于飞 黄亮 马全富 周剑锋 曹阳关键词:斑马鱼 FLT4 原位杂交 有监督的Kohonen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提高癌症诊断识别的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监督的Kohonen神经网络的癌症诊断模型.在原有Kohonen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输出层,使原本无监督的神经网络变成有监督的神经网络S_Kohonen,并且网络输出个数与分类个数相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有监督的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能对基因表达水平样本进行有效聚类,从而提高癌症诊断识别的正确率和科学性,为癌症的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卫 马全富关键词:神经网络 癌症 G-CSF刺激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U14小鼠宫颈癌细胞成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下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TBM-PMN)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对U14宫颈癌细胞成瘤、血管生成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TBM-PMN,在体外实验中用G-CSF刺激TBM-PMN产生NET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ETs的生成。体内实验研究U14肿瘤细胞与TBM-PMN混合成瘤后,用G-CSFR干扰G-CSF作用或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研究其对U14肿瘤细胞成瘤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对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在体外实验中将U14肿瘤细胞与TBM-PMN共培养,用anti-G-CSF阻断G-CSF作用或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U14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G-CSF刺激TBM-PMN产生NETs。在体内实验中TBM-PMN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加入G-CSFR或DNA酶Ⅰ后其促肿瘤生长作用及促血管生成作用减弱。在体外TBM-PMN与U14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用anti-G-CSF阻断G-CSF作用或者用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后其抑制凋亡的能力可部分恢复。结论 G-CSF作用下小鼠TBM-PMN能够产生NETs,其对U14小鼠宫颈癌细胞株具有促瘤作用。 颜彬 李艳丽 马全富 周志刚 郭玉琳 戴璇 高晗 吴绪峰关键词:宫颈癌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号染色体的基因表达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1号染色体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分离临床DLBCL病人淋巴结标本中的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的mRNA并与表达谱芯片杂交,通过信号扫描、处理后获得表达基因杂交信号强度。每基因设11-20对探针。杂交信号与错配探针对比,扣除背景值后,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选取与错配杂交信号有显著差异的基因作为分析结果(P=0.05)。然后随机选取四个检测到的基因,使用PCR方法检验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成功地从快速冷冻保存的DLBCL标本中提取RNA。使用表达谱芯片进行研究,发现了共316条1号染色体编码的基因在DLBCL细胞中表达。根据胞内定位,基因功能和基因所属的代谢通路三种分类方法对所得基因进行分类分析。基因表达密度分析显示DLBCL中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情况与编码基因分布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表达谱芯片研究了DLBCL中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情况。 袁丁 白向阳 严玲玲 马全富 卢运萍 马丁关键词:表达谱芯片 1号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