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极地微生物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活性物质研究
- 本研究以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尖刀镰抱菌(Fusarium oxysporum)为指示菌,采用平板扩散法对实验室保存的极地微生物进行了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通过抑菌活性追踪检测,采用乙酸乙酷萃取、硅胶柱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E...
- 王红梅方海霞何培青林学政
- 关键词:极地微生物菌株筛选活性物质
- 文献传递
- 南极适冷菌Pseudomonas sp.P4-11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被引量:2
- 2014年
- 以尖孢镰刀菌为指示菌,对南极适冷菌Pseudomonas sp.P4-11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0~60℃和pH值6~10的范围内发酵液上清的抑菌活性稳定.通过抑菌活性追踪检测,利用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及HPLC等方法对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了2个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化合物(T2-20-7-11-5,T2-20-7-11-7),结构鉴定表明,二者均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利用扫描电镜对化合物T2-20-7-11-5抑制尖孢镰刀菌孢子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可能主要作用于细胞壁或细胞膜,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泄,最终对孢子萌发以及菌丝体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 王红梅彭玉娇林学政
- 关键词:分离纯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 南极芽孢杆菌Bacillus sp.107生长特性及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从南极海泥中筛选获得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Bacillussp.107,以常见植物病原真菌为主要指示菌,测定菌株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谱;研究温度、NaCl质量分数和初始pH值对其生长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测定菌株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acillussp.107发酵上清液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交链孢菌(Alternaria solan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和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均有抑制作用。产抑菌物质的适宜培养条件:温度为15~30℃,NaCl质量分数为0%~4.5%和初始pH值为5.0~9.0;当NaCl质量分数为3.0%,温度为25℃,初始pH值为7.0时抑菌活性最高。芽孢杆菌Bacillussp.107发酵液的5倍稀释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达62.05%。该菌株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何培青王红梅沈继红林学政
- 关键词:芽孢杆菌抑菌活性植物病原真菌
- 南极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4—11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和毒理学试验
- 2011年
- 从南极海水中获得一株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菌株P4—11,利用16SrRNA技术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测定了菌株对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大鼠急性经皮、急性经口以及孔雀鱼的延长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活性菌株P4—11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生防试验表明,菌株P411发酵液的1:1稀释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68.26%,1:2稀释液的防治效果为66.57%,均高于1%武夷菌素水剂500倍稀释液63.71%的防效。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4—11发酵液的大鼠急性经皮、急性经口毒性等级为低毒,对孔雀鱼未见异常。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菌株P4-11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王红梅何培青林学政
- 关键词:毒理试验
- 极地微生物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代谢产物研究
- 极地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及环境特征,造就了极地微生物的新颖性和多样性,使其在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利用极地微生物筛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菌株和活性代谢物,可成为植物病害防治潜在的新途径。
本...
- 王红梅
- 关键词:极地微生物植物病原真菌发酵条件优化
- 文献传递
- 抑制尖刀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南极细菌的筛选及Psychrobacter sp.P4-11-07-1的生长特性被引量:3
- 2012年
- 以植物病原真菌尖刀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为指示菌,采用平板扩散法从实验室极地微生物资源库中筛选到12株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活性菌株。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7株活性菌株属于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3株属于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1株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1株属于伦黑墨氏菌(Rheinheimera)。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活性菌株的抑菌谱也有所不同,12株活性菌株对尖刀镰孢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opsici)、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葡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均没有抑制作用;除菌株1-Z11,1-Z18,4-Z11,4-Z18,IS-010-07-1,P3-11-10-1,Z18-3外,其余5株菌株均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抑制作用。对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Psychrobacter sp.P4-11-07-1生长条件的研究表明,当培养温度为5~30℃,培养基盐度为0~45,初始pH值为5.0~11.0时,菌株P4-11-07-1均可生长并产生抑菌活性物质,对应抑菌活性最高的培养条件分别是:培养温度为25℃,培养基盐度为0,初始pH为7.0。
- 王红梅何培青林学政董永胜
- 关键词:分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