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琴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结合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绞痛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运动平板
  • 1篇运动平板试验
  • 1篇造影
  • 1篇支架术
  • 1篇直接支架术
  • 1篇治疗房颤
  • 1篇平板试验

机构

  • 4篇湖北省丹江口...

作者

  • 4篇李琴
  • 1篇童延华
  • 1篇徐桂冬
  • 1篇双露
  • 1篇代燕
  • 1篇黄富强
  • 1篇张明玺
  • 1篇李娟
  • 1篇陈莹
  • 1篇凌波
  • 1篇石英
  • 1篇谭俊峰
  • 1篇王真

传媒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针结合西药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郄门穴结合口服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用电针内关、郄门穴结合口服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呈下降趋势,红细胞变形指数呈上升趋势,对照组仅全血黏度低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显著(P<0.01)。结论电针内关、郄门穴结合口服西药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液循环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
黄富强代燕双露石英李琴徐桂冬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电针西药血液流变学
直接支架术与预扩张支架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7年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直接支架术(DS)和球囊预扩张后支架术(CS)2种介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的数据库,选取有中英文关于冠脉内直接支架术和预扩张支架术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6年4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治疗方法直接PCI术与预扩张PCI术为标准分组。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文献13篇,其中,4项为随机对照试验,8项研究进行了临床随访,包括9 090例患者,其中,DS组2 765例(30.4%),CS组6 325例(69.6%)。Meta分析结果显示:DS组患者介入术后院内和术后30 d主要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S组(P<0.05);CS组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较DS组更高(P<0.05);CS组患者PCI术后1年病死率明显高于DS组(5.86%vs 2.51%,OR=2.47,95%CI:1.76~3.48,P<0.00001)。结论:在ACS患者行PCI术中,DS较CS治疗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低,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李琴谭俊峰凌波王真曹公兴张明玺
关键词:直接支架术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ETA分析
运动平板中ST段改变出现时间的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TET)中ST段改变出现时间对检出冠心病诊断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有临床症状并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的患者100例。结果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比,分析TET检测中ST段压低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对诊断冠心病的判定价值。并分析TET检测中ST段压低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价值,结论 TET具有安全、无创、价廉、操作简单等优点,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TET检测中ST段压低出现的时间越早、持续的时间越长,哈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就越严重。
李琴李娟陈莹童延华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试验ST段改变
稳心颗粒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的不良反应及疗效,并与胺碘酮作比较。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9例,随机分为A组(稳心颗粒组)71例,服用稳心颗粒5g/次,3次/d。B组(胺碘酮组)68例,服用胺碘酮600mg/d,连服2周后,减量为400mg/d,再服两周后减量为200mg/d,8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转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心室控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症状改善明显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则少于B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转律率小于胺碘酮,心室率的控制基本等同于胺碘酮,且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治疗房颤的一线用药。
李琴
关键词:稳心颗粒房颤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