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田

作品数:98 被引量:1,067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农业科学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气候
  • 15篇干旱
  • 11篇水稻
  • 10篇气候变化
  • 10篇猕猴桃
  • 9篇四川盆地
  • 9篇盆地
  • 9篇气象
  • 8篇生育
  • 8篇生育期
  • 8篇适宜性
  • 6篇猕猴桃溃疡病
  • 6篇小麦
  • 6篇溃疡病
  • 6篇季节性干旱
  • 6篇GIS
  • 5篇时空变化特征
  • 5篇农业
  • 5篇气候生态
  • 5篇青藏

机构

  • 66篇四川省气象局
  • 47篇四川省农业气...
  • 37篇中国气象局成...
  • 28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成都信息工程...
  • 8篇达州市气象局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绵阳市气象局
  • 6篇宜宾市农业局
  • 5篇四川省农业科...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甘孜州气象局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四川省气候中...
  • 3篇四川大学
  • 3篇湖南省气象科...
  • 3篇自贡市气象局
  • 3篇四川省水利科...
  • 3篇遂宁市气象局

作者

  • 98篇王明田
  • 18篇郭翔
  • 17篇张玉芳
  • 13篇李庆
  • 8篇马均
  • 8篇张利平
  • 7篇游超
  • 7篇陈东东
  • 6篇刘琰琰
  • 6篇蔡元刚
  • 6篇文刚
  • 5篇张菡
  • 5篇杨再强
  • 5篇李金建
  • 4篇李茂松
  • 4篇孙永健
  • 4篇孙园园
  • 3篇董孝斌
  • 3篇杨晓光
  • 3篇龚道枝

传媒

  • 16篇中国农业气象
  • 15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高原山地气象...
  • 5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气象科技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19篇2019
  • 1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渠江中上游羊肚菌低温冷害风险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达州、巴中及周边21个站点1991-2020年气象资料,选取最低气温和积寒作为区划指标,分析渠江中上游海拔600m以下地区2-3月羊肚菌子实体期间冷害指标的时空分布,建立冷害指标的地理空间分布模型,基于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原理,运用ArcGIS10.1进行冷害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1)羊肚菌冷害风险指标为日最低气温≤2℃,冷害风险预警基础指标为日平均气温<6.0℃。(2)羊肚菌冷害频率为10年7遇以上,主要发生在2月上旬-3月上旬,发生频次和强度逐旬减小,其中2月上中旬约占70%;冷害过程持续日数以1~3d为主,占总过程数的82%~89%,最长过程日数6~8d,最大积寒3.64℃·d。(3)羊肚菌冷害风险等级自南向北、自低海拔向高海拔增大,以中低风险区为主。中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渠江中上游中南部海拔520m以下的浅丘河谷平坝区,面积约占2/3;次高和高风险区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中北部海拔520-600m的低山河谷区,面积约占1/3。(4)将羊肚菌原基分化期调控至2月下旬以后,冷害频次降至约3年2遇,冷害强度明显降低,其危害明显减小。(5)利用黑色遮阳网搭建的栽培设施会降低环境最低温度约0.3℃,加重冷害过程对羊肚菌的损害。渠江中上游低海拔地区羊肚菌顺季栽培时应控制在海拔520m以下地区,并根据天气状况,将原基分化期调控至2月下旬以后,注意防范冷害过程中局地小气候和黑色镂空大棚的不利影响,以避免或减轻冷害风险及危害。
张利平张利平彭雲王庆莉赖自力王明田
关键词:羊肚菌低温冷害气候风险
高温高湿胁迫及恢复对番茄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5
2019年
为了研究高温高湿复合胁迫对番茄的影响,以番茄品种“金冠五号”(Jinguan 5)为试材,于2018年6-9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室进行温度、相对湿度与处理天数三因素正交试验,温度设置4个水平(昼温/夜温),即32℃/22 ℃、35℃/25℃、38℃/28 ℃、41℃/31℃,空气相对湿度设置3个水平为50%±5%、70%±5%、90%±5%,4个持续时间(3、6、9、12 d),以28℃/18℃、50%~55%环境下处理的番茄幼苗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下番茄叶片光合参数和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日最高32~41℃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番茄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abs)、综合性能指数(PItotal)、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用于还原PSI受体侧末端电子受体的量子产额(φRo)、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ET0/CSm)和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RC/CSm)均有所降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发生变化,J、I、P相降低,且AK小于0.在高温环境下,70%湿度处理的LSP、AQE、Pmax、Fv/Fm、PIabs PItotal、φEo、φRo、ETo/CSm、RC/CSm等指标显著高于50%和90%湿度处理.不同天数处理和恢复期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高温胁迫破坏了番茄幼苗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超过日最高35℃的环境中,适当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70%,可稳定光合反应中心,缓解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系统的伤害.
赵和丽杨再强王明田韦婷婷王琳孙擎张旭然
关键词:高温高湿番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基于极限学习机模型的中国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报被引量:7
2018年
为有效提高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预报精度,在西北地区选择6个代表性气象站点,以P-M模型计算的ET_0作为标准值,利用1993-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构建10种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ET_0预报模型,用k-折交叉验证估计模型泛化误差,并将其与Hargreaves-Samani、Chen、EI-Sebail和Bristow等4种在西北地区计算精度较高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LM_1(输入T_(max)、T_(min)、RH、n和u_2)、ELM_2(输入T_(max)、T_(min)、n和u_2)、ELM_4(输入T_(max)、T_(min)、RH和u_2)及ELM_7(输入T_(max)、T_(min)和u^2)模型均具有较高模拟精度,其MAE分别为0.199、0.209、0.250、0.273 mm/d,RMSE分别为0.270、0.285、0.341、0.422 mm/d,NSE分别为0.983、0.981、0.973、0.987,R^2分别为0.984、0.982、0.975、0.960,整体评价指标(global performance indicator,GPI)排名分别为1、2、3、4;模型可移植性分析表明,ELM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除了ELM_7在喀什站、敦煌站的模拟精度相对较低之外,其余ELM模型在西北地区各站点模拟结果的MAE均在0.40 mm/d以下、RMSE均在0.49以下、NSE均在0.95以上、R^2均在0.96以上;在相同输入的情况下ELM模型模拟精度均高于HargreavesSamani、Chen、EI-Sebail和Bristow。因此,在气象资料缺乏情景下ELM模型可作为西北地区ET_0计算的推荐模型。
魏俊崔宁博陈雨霖张青雯冯禹冯禹王明田
关键词:蒸散量极限学习机可移植性
四川盆地水稻不同生育期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16年
将四川盆地按地理地貌类型及水稻种植区划分为5个区域即盆南、盆中、盆西、盆周和盆东,基于区内102个县(市)气象台站1980-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32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水稻生育期资料,利用干旱评估指标分析四川盆地水稻各生育期干旱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分蘖期干旱频率在盆中及盆南部分区域高达90%以上;分蘖-拔节期及拔节-孕穗期干旱频率也相对较高,大部地区集中在50%~90%;水稻孕穗-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的干旱发生频率与其它生育期相比较低,孕穗-抽穗期干旱发生频率除盆西部分区域、盆中及盆东北局部在70%~84%以外,其余大部在50%左右;抽穗-成熟期干旱发生频率大部分在50%~70%。
刘琰琰张玉芳王明田陈超潘学标周雪慧
关键词:四川盆地水稻
水稻干旱监测评估模型研究及在川中丘陵区的应用
2016年
干旱是影响四川省水稻生产最突出的气象灾害,川中丘陵区为四川省常年干旱发生较重区域。为分析评价川中丘陵区水稻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结合水稻干旱评估模型,利用四川省川中丘陵区水稻种植33个市县气象台站53年逐日气象资料及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近33年水稻生育期资料,采用新的水稻干旱评估指标计算川中丘陵区水稻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选取不同区域典型站点分析需水关键期水稻干旱评估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水稻全生育期干旱频率在60.5%~94.3%,孕穗期发生中旱以上频率高达50.3%,重旱一般出现在水稻的分蘖-拔节期达25%;水稻从孕穗-抽穗期(7月下旬)川中丘陵区的北部及南部大部地方干旱发生频率〈60%,川中丘陵区的中部部分区域干旱频率〉70%;孕穗-抽穗期各代表站的水稻干旱评估指数(I)值变化:20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到00年代初期干旱较重,近几年干旱有变轻的趋势。
刘琰琰张玉芳王明田周雪惠
关键词:农业气象川中丘陵区水稻
近57年甘孜州气候干湿状况的时空演变被引量:11
2019年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18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7年实测资料,采用《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中的方法计算甘孜州及其所属县(市)月、季、年湿润指数,分析气候干湿时空演变特征,为防旱减灾、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甘孜州近57a年平均湿润指数在0.67~1.33,以1965年最高,1973年最低;季平均湿润指数在0.07~1.86,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月平均湿润指数在0.05~2.17,以9月最高,12月最低;湿润指数大小在年际间、季节间和月份间差异很大。(2)州内各县(市)平均湿润指数在0.23~1.73,地区间差异大,其中东南部和北部相对湿润,西南部相对干燥。(3)甘孜州年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为13.4mm·10a^-1,湿润指数的气候倾向率为-0.003·10a^-1,气候呈微弱的“暖干化”趋势,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潜在蒸散显著增加。(4)甘孜州2/3的县(市)平均湿润指数小于1,季节性干旱特征显著,生态环境脆弱,生产中应遵循开发利用与建设保护并举原则,强化防旱减灾、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王庆莉韩玉江郭斌王明田冉王群陈娟
关键词:湿润指数
西南地区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危害及监测防控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西南地区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农业气象灾害多发、重发,抗灾能力弱,开展季节性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和高温热害等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与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促进农业减灾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保障西南地区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分析了西南地区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种类及其危害,指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加强农业和气象部门的结合,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突破多灾种并发情况下的综合防控与避灾减灾技术;三是创新农业减灾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降低减灾综合成本,提高减灾综合效益。
刘定辉刘永红熊洪徐富贤庞良玉王明田潘开文陈尚洪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
不同播期对附子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明确不同播期对江油附子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道地附子适宜播期。方法:将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结合,以江油附子道地产区农户正常播期为对照(CK,11月中旬),设置早播(ZB,提前约15 d)和晚播(WB,推迟约15 d),共3个处理,比较不同播期下植株须根及附子生长发育(盆栽)与附子产量情况(盆栽与大田)。结果:(1)试验当年4月上旬前ZB处理下须根长度、数量及重量显著高于CK和WB,CK显著高于WB,此后,CK和WB处理下须根长度、数量、重量及附子重量显著高于ZB,WB高于CK;(2)盆栽试验中WB干物率最高且单株附子总重、商品附子重均显著高于CK和ZB,WB单株商品附子鲜重及干重较CK分别增产11.02%、12.11%,较ZB分别增产42.21%、54.94%;(3)大田试验中WB干物率最高且单株附子总干重、商品附子干重显著高于CK和ZB,WB单株商品附子鲜重及干重较CK分别增产12.16%、15.35%,较ZB分别增产31.32%、34.20%;(4)单株附子鲜重与须根长度、须根数量及须根鲜重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四川江油道地附子适当晚播,有利于附子发育及产量形成。
陈鑫罗兴兰康何巧玲黄晶郭翔王明田
关键词:附子播期根系发育
基于最大熵模型研究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潜在分布区及其气候特征被引量:6
2021年
从不同地域鲜食葡萄的生长特性和生理机制出发,基于气候因子对鲜食葡萄区域分布的影响,从时间和空间尺度收集影响其种植分布的气候因子,结合鲜食葡萄种植园区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四川省鲜食葡萄的潜在空间分布及气候特征,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刀切法筛选出影响四川省鲜食葡萄潜在分布的4个主要环境变量(累计贡献百分率达89.8%)为≥10℃活动积温、气温年较差、年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80%鲜食葡萄潜在分布面积的各影响变量指标范围分别为4145~6283℃·d、6.8~9.0℃、924~1314h和804~1247mm。鲜食葡萄种植高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11.8%,主要分布在广安、成都、乐山西南部、宜宾和泸州北部以及凉山中部地区,气候特征为≥10℃活动积温5197~6082℃·d,气温年较差6.5~7.6℃,年日照时数902~1241h,年降水量861~1124mm;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23.6%,广泛分布于除盆周山区之外的盆地大部分地区以及凉山南部、攀枝花西南部,气候特征为≥10℃活动积温5053~6144℃·d,气温年较差6.7~7.7℃,年日照时数868~1356h,年降水量807~1139mm;低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23.1%,集中在盆北、盆西山区及攀西地区北部,气候特征为≥10℃活动积温3227~5549℃·d,气温年较差7.8~13.4℃,年日照时数948~2049h,年降水量643~1187mm;不适宜区占全省面积的41.5%,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和攀西东北部。研究结果说明气候因素仍然是影响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的主要环境因子,4个气候因子主导作用明显,模拟的潜在分布结果能够为四川省鲜食葡萄种植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张玉芳张玉芳吕秀兰吕秀兰赵艺赵艺梁东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鲜食葡萄气候适宜性
帕默尔旱度模式在绵阳干旱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0年
本文引用帕默尔旱度模式建模思路和建模方法,对其中可能蒸散量计算方法进行修正,采用国际通用的彭曼-蒙蒂斯公式,利用绵阳1954~2007年的气象资料和部分年份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建立绵阳的帕默尔旱度模式,并将实际旱情与计算的帕默尔干旱指数进行了对比验证,帕默尔旱度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旱情。
蔡元刚王明田周志君陈东东张玉芳
关键词:可能蒸发量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