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超
- 作品数:33 被引量:2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四川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及灾害特征初探被引量:10
- 2014年
-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境内发生MS 7.0级地震。为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应急决策、救援及震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利用地震前后的多源遥感数据,基于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和野外现场考察,研究了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遥感调查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引发了1678处次生地质灾害,覆盖地表面积约8.354 km2,具有规模小且以崩塌、落石为主要灾害类型的特点。基于地震前的地形数据,研究了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与高程、坡度的关系。对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95%的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在海拔750~1850 m之间;82.5%的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在地形坡度15毅~50毅之间,但随着坡度的增加,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显著升高。在空间分布上,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呈现显著的线性排列:或沿NE向发震断裂线性排布,或沿山脊和河谷线性排列。研究结果为芦山地震应急决策、救援及震后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 郭兆成童立强郑雄伟齐建伟王建超
- 关键词:次生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 突发地质灾害无人机遥感应急监测技术体系研究
- 针对现阶段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化集成最有效的技术手段,研制无人机遥感应急监测数据获取平台,开发无人机遥感数据快速处理软件,集成车载现场数据处理及远程数据传输链路,搭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信息化服务平台,...
- 王建超金鼎坚
- 关键词: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无人机遥感远程数据传输
- 一种空中中继装置、数据链路系统和应急监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中中继装置、数据链路系统和应急监测系统。一种空中中继装置,包括: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其中,所述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无人机发送的监测信息,以及接收地面中继装置发送的控制信息;所述发射天线,用于将所述接收...
- 支晓栋郭大海王建超张丹丹金鼎坚尚博譞连铮李迁肖春蕾吴芳李丹李勇志
- 文献传递
- 基于WebGIS的环境遥感监测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以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系统为例
- 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以青藏高原现代冰川、雪线、河流、湖泊、地质灾害、荒漠化,地质构造等多层面的综合数据库为基础,开发了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系统。重点介绍了其用户需求、系统结构、开发工具。
- 和正民王建超范景辉燕云鹏李建存
- 关键词:地质环境WEBGIS数据库技术青藏高原
- 文献传递
- “6·28”关岭滑坡特大地质灾害应急遥感调查研究被引量:19
- 2010年
- 2010年6月28日14时30分,贵州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因连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简称航遥中心)立即收集了滑坡前卫星遥感数据,并于6月30日成功获取了滑坡区0.08 m分辨率的航摄数据。作者利用滑坡前后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分别对该滑坡的影响范围、滑动方向、规模及灾情进行了定量解译,得出滑坡灾害影响区面积、滑塌体规模、碎屑堆积规模、损毁耕地面积及掩埋房屋数量等,并在第一时间为前线救灾治理工作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调查数据,确定关岭滑坡为一起罕见的滑坡碎屑流复合型特大灾害,这一灾害在贵州历史上未有过记载。
- 童立强张晓坤李曼王建超韩旭程洋
- 关键词:信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
- 基于XML构建WebGIS的方法研究
- 王建超
- 关键词:XMLWEBGIS数据互操作
- 盐湖水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 2007年
- 介绍了为了提高水井管理效率,如何采用Vsisual Basic语言,应用ESRI公司的MapObject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传统的水井管理领域。
- 王杨刚赵文吉晋佩东孙柳王建超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MAPOBJECTS
- 基于MapObjects和ArcIMS的存档影像管理与目录服务系统
- 本文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结构设计、实现方法以及最终效果的介绍,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说明MapObjects和ArcIMS在构建空间数据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 王建超
- 关键词:MAPOBJECTSARCIMS遥感影像
- 文献传递
- 抗震救灾中航空摄影测量的应急响应被引量:25
- 2008年
- 在抗震救灾行动中,航空摄影测量可提供高分辨的正射影像图、精确的DEM和三维景观图等测绘产品,并能提供各种直观、精确的可视化量测工具,帮助救援队伍及时制定出有效的救援计划并进行合理的人员调度。但在应急响应中,航空摄影必须沿着主要道路、河流、桥梁等重要交通干线进行,甚至在城市上空还需进行盘旋飞行,以获取居民区更多的地面信息。因此,如何能快速、高效地对这种"非常规"海量航空摄影数据进行处理,及时生成各类测绘产品,成为抗震救灾中航空摄影测量应急响应的关键。结合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字摄影测量网格(DPG rid)系统对震区海量"非常规"航空影像快速处理的流程,介绍了航空摄影测量在应急响应中的应用。
- 张祖勋郭大海柯涛王建超
-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抗震救灾应急响应
- 面向对象的植被与建筑物重叠区域的点云分类方法被引量:8
- 2012年
- 在分析LiDAR点云数据分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植被与建筑物重叠区域分类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点云分类方法。首先采用三角网渐进内插的滤波方法将点云分为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并得到DTM;然后对高出DTM一定高度的非地面点建立三角网,删除较长的三角网的边(地物间的边),从而将非地面点云分割成多个对象;再利用各个对象内的三角网坡度信息熵大小判断该对象属于植被或建筑物;最后对于难以区分的对象(植被与建筑物重叠区)根据建筑物几何规则形状延伸扩充,从而提高植被和建筑物重叠区的点云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建筑物和植被点,分类准确率达到87%。
- 徐宏根王建超郑雄伟吴芳李迁
- 关键词:机载激光雷达植被建筑物面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