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亚

作品数:34 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叙事
  • 11篇小说
  • 5篇文学
  • 5篇故事
  • 4篇叙事学
  • 4篇身份
  • 3篇修辞
  • 3篇殖民
  • 3篇身份认同
  • 3篇小说理论
  • 3篇康拉德
  • 3篇后殖民
  • 3篇反讽
  • 2篇帝国
  • 2篇东方主义
  • 2篇短篇
  • 2篇短篇故事
  • 2篇虚构
  • 2篇叙事视角
  • 2篇隐喻

机构

  • 18篇北京外国语大...
  • 1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佛蒙特大学
  • 1篇杜克大学

作者

  • 34篇王丽亚

传媒

  • 13篇外国文学
  • 4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外语研究
  • 2篇英语研究
  • 2篇外国语文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叙事(中国版...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方文论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被引量:16
2019年
本文介绍“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历程,对其立场、观点以及批评方法进行评述,展示这一学派的概貌,并对内部的差异加以辨析。女性主义叙事学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叙事学领域,在迄今三十余年的历程中持续发展,形成了集形式分析与社会批评为一体的阐释方法。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妇女文学传统的重视为起点,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女作家在运用叙事策略时的差异表现,但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所不同,更加重视叙事形式分析,探究暗含在形式中的性别意蕴。同时,有别于结构主义叙事学对叙事规律的抽象与概括,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具体作品的具体表现,但在描述差异时以叙事普遍规律为参照,凸显形式差异及其文本呈现。将性别议题带入叙事形式分析,这一做法起初遭到叙事学界质疑。不过,随着“后经典叙事学”在上世纪90年代的兴起,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方法被誉为对经典叙事学研究模式的成功拓展。以叙事学普遍规律为参照,女性主义叙事学一直聚焦于具体作品的形式差异,并在大量的阐释实践中提出了富有洞见的批评术语,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丰富了叙事学研究;另一方面,围绕性别与叙事形式关系展开的分析也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观察维度。新世纪后,女性主义叙事学从修辞叙事学、社会语言学研究、伦理叙事、情感研究中汲取新思想,使得该研究在方法上更加多样化。
王丽亚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性别政治
《黑暗之心》的目标读者与康拉德的“理想读者”被引量:2
2021年
康拉德的《黑暗之心》在20世纪的批评与阐释中已是评论家和理论家们的"战场"和"试验地"。作品在新世纪以后依然引发新的议题:集中于马洛的叙述风格,一部分评论家们认为作品为"精英读者"而创作,意味着康拉德有意疏远大众文化和"普通读者";侧重于题材上的"帝国罗曼司"特点,不少评论家指出,作品的"目标读者"恰恰是当时英国文学市场上的"普通读者"。不过从出版语境反观,通俗题材以及相应的读者仅仅是他用于构建"理想读者"的障眼法。以马洛作为主要叙述者,将故事中的聆听场景作为一个邀约机制,康拉德引导读者从"普通读者"的阅读立场深入关于故事意义的象征阅读;这一形式策略以及相应的阅读进程暗含了康拉德寄寓于"普通读者"中的"理想读者":即,以通俗题材吸引普通读者进入故事世界,通过"嵌套结构"、"聆听场景"、"延缓解码"、象征叙述等一系列手法引导读者超越起初囿于通俗故事和出版语境的阅读期待。
王丽亚
关键词:《黑暗之心》修辞策略
“真实故事”的虚构与阅读——评蒂姆·奥布赖恩的《怎样讲述真实的战争故事》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主要讨论美国当代小说家蒂姆.奥布赖恩的《怎样讲述真实的战争故事》的叙述特色。通过采用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叠套叙事以及介入故事的作者评论,作者将"故事"及其虚构过程同时呈现给读者,以此提醒读者对故事表面宣称的"真实"、"道德"予以怀疑。换言之,通过将"怎样讲述真实的战争故事"有效地转变为"怎样解读真实的战争故事",故事叙述者颇具悖论意味地向读者揭示了"故事"本身包含的一种抵抗的阅读立场,即,对于任何一个声称"真实的战争故事"及其相关的道德说教,我们都应该予以警惕。
王丽亚
关键词:虚构
怎样讲述真实的战争故事被引量:1
2008年
蒂姆·奥布赖恩王丽亚
关键词:故事战争
后殖民叙事学:从叙事学角度观察后殖民小说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作为后经典叙事学领域中的一种批评方法,"后殖民叙事学"将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与文化批评相结合,提倡通过观察作品在情节编制、语言方式、文类体裁等形式方面的特点,揭示后殖民文学(主要指小说)在叙事成规参照下的差异对阐释(认知、情感、伦理、文化政治)产生的影响。本文介绍叙事学界这一新兴动态,结合后殖民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相关概念,阐释"后殖民叙事学"内外结合的分析方法及其意义。本文认为,"后殖民叙事学"目前尚未形成具有体系的"学派",但是,这种将形式研究与文化政治批评相结合的路径对于后殖民文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一方面,它注重后殖民文学作品与传统经典及其叙事成规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关于后殖民文学的研究立足于文学范畴的"文学性"(叙事性)及其历史变化,避免后殖民批评理论对文学文本研究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借用后殖民批评理论对"语言"及其"差异"的理论认识,后殖民叙事学能够深入探究叙事形式差异与文化历史之间的互文关系。
王丽亚
关键词:叙事形式
修辞叙事研究中的情感维度被引量:5
2018年
受修辞叙事学与认知叙事学影响,当代叙事研究对阅读过程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方式给予了充分关注。本文对这一研究动向进行介绍与评述,阐述围绕"情感"(feeling)议题呈现的两个理论立场:其一,以亚里斯多德"模仿"论为基础,研究者假设故事结构与读者情感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继而对某些故事类型及其叙事策略具有的"情感影响力"(affective power)进行解释;其二,以修辞叙事学从读者角度对意义多样性的论述为基础,研究者强调审美体验对情感体验的调整与修整,从而揭示叙事作品对情感(故事人物情感与读者阅读情感)的建构。前一种立场强调叙事与人类情感互相模仿,后者关注叙事以审美方式对情感进行调整。
王丽亚
关键词:修辞叙事学情感
新中国60年女性主义研究之考察与分析
2013年
女性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文学、文化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已经走过30余年历程,其间经历阶段性发展与嬗变,对中国文学、文化研究,尤其是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回溯这一过程,以外国文学批评为聚焦对象,辨析女性主义在中国学术界的发生、发展脉络,揭示主要阶段的特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探讨理论本土化前进面临的困境。
王丽亚
关键词: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解释被引量:1
2005年
王丽亚
E.M.福斯特小说理论再认识被引量:14
2004年
E .M .福斯特在理论界以其《小说面面观》受到重视 ,他在 6 0年代以前一直被视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形式主义小说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6 0年代以后 ,又被视为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 80年代以后 ,随着理论界对英美小说理论的不断深入了解和批评 ,福斯特提出的“圆形人物”和“扁型人物”论受到强烈质疑 ,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福斯特小说理论的其他一些重要观点。本文重新审视了福斯特提出的小说“图式”与“结构”观点 ,揭示福斯特提出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小说观点与 19世纪传统小说批评之间的冲突 ,说明福斯特的现代意识的同时 ,展现形式主义小说理论内部的差异和发展。
王丽亚
关键词:E.M.福斯特图式节奏
“重写小说”中的“重读”结构 ——以《杰克·麦格斯》和《匹普先生》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小说范畴的"重写"以经典小说为"前文本",通过反转人物关系、重塑人物形象、切换视角等叙事策略,使"重写"与"前文本"形成结构差异,引发读者对经典进行重新阅读。这一现象在后殖民文学批评领域被视为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象征抵抗。本文认为,"重写小说"的结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对"重写小说"的解释不能囿于后殖民文学批评长期强调的"帝国逆写"模式。文章以《杰克·麦格斯》和《匹普先生》为例,分析两部作品分别以"作者阅读"和"人物阅读"呈现的不同结构关系。以作家对《远大前程》的"对位阅读"为"重读"立场,《杰克·麦格斯》通过情节重置使"重写"与"前文本"形成"同故事内嵌式"结构;这种"重写"既是作者对"前文本"的"重读",也是重写文本以互文结构向"作者的读者"发出的阐释召唤。与此不同,《匹普先生》以故事中人物阅读行为,强调经典小说对读者的情感结构的影响。
王丽亚
关键词:重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