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发光
  • 3篇上转换发光
  • 3篇配合物
  • 3篇拉曼
  • 3篇光谱
  • 2篇电致发光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三角片
  • 2篇染料敏化
  • 2篇稀土
  • 2篇敏化
  • 2篇纳米
  • 2篇拉曼光谱
  • 2篇激光
  • 2篇激基复合物
  • 2篇复合物
  • 2篇表面增强拉曼
  • 1篇电致发光二极...
  • 1篇银纳米晶
  • 1篇银纳米粒子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长...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机械科学研究...

作者

  • 11篇王丹
  • 7篇孔祥贵
  • 5篇涂浪平
  • 5篇薛彬
  • 4篇张友林
  • 3篇李文连
  • 3篇吴飞
  • 2篇李晓坤
  • 2篇夏露
  • 2篇孙雅娟
  • 2篇初蓓
  • 2篇常钰磊
  • 2篇屈军乐
  • 2篇赵慧颖
  • 2篇刘晓敏
  • 2篇宋军
  • 2篇李翠霞
  • 2篇王丹
  • 2篇于沂
  • 1篇苏子生

传媒

  • 4篇发光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中国光学
  • 1篇第三届全国纳...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磷光Cu(Ⅰ)配合物的可见盲区有机紫外探测器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真空沉积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60nm)/m-MTDATA(20-60nm)/Cu(Ⅰ)-complex(20-60nm)/LiF(1nm)/Al(100nm)的有机光伏(OPV)器件,其中m-MTDATA作为电子给体,Cu(phen)((DPEphos))BF4是一种作为电子受体磷光Cu(Ⅰ)配合物。该OPV器件在可见区几乎没有响应仅仅在长波紫外区有响应,这种可见盲区OPV器件在1.5mW/cm^2的365nm紫外光从ITO玻璃方向垂直照射下的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和填充因子FF分别为1.95V,107.9μA/cm^2和0.283,能量转化效率达到3.97%。还研究了不同紫外光照射强度对器件主要PV性能与照射强度的倚赖关系。
孔治国李文连王丹陈丽莉张光
发光上转换纳米粒子与发光量子点之间能量传效应及其生物开关性质研究
稀土掺杂离子掺杂的发光上转换纳米晶(UPNs)可用生物光谱窗口区内的近红外光(980nm)激发,获得高能量的近红外光、可见光的紫外光,而不产生生物自荧光.因此,发光上转换纳米晶在生物医学均相检测分析研究方面是较为理想的供...
王丹杜创孔祥贵
染料敏化增强Ho^3+单带上转换红光被引量:1
2020年
单带上转换红光发射在高分辨生物标记及三维彩色显示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本文针对Ho^3+/Ce^3+共掺杂纳米体系单带上转换红光较弱的问题,设计制备了染料(IR-806)敏化的NaYF4∶Yb/Ho/Ce(20%/2%/10%)@NaYF4∶Nd(20%)纳米晶,显著增强了上转换红光发射。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均匀的上转换纳米粒子,通过调控核内部Ce^3+离子掺杂浓度比例(0~10%)逐步获得单带上转换红光发射。在此基础上,通过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连接近红外IR-806染料分子,808 nm激发下其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了约22倍,特别地,红绿荧光强度比从4.8增至8.4。结果表明,染料敏化可用于增强上转换单带红光发射,并提高红光色纯度,这有利于高清晰的生物成像应用。
王丹薛彬王丹张友林薛彬涂浪平张友林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染料敏化
Sc,Gd和Lu-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及光伏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稀土(RE)配合物(RE=Sc、Gd或Lu)(RE-配合物中的RE离子为三价离子)的有机二极管,在电驱动和紫外光照射下分别表现出电致发光(EL)和光伏(PV)特性。作为EL二极管时,m-MT-DATA(4,4′,4-″tris[3-methyl-pheny(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和稀土配合物分别用作空穴和电子传输材料,EL发射仅仅来自m-MTDATA和稀土配合物层间界面激基复合物,当配合物的中心金属分别为Sc、Gd或Lu时,EL发射峰分别为656、607~590nm。作为PV二极管时,m-MTDATA和稀土配合物分别作为电子给体(D)和受体(A),它们的开路电压(Voc)分别为1.17、1.65和1.92V。还讨论了EL和PV特性与配合物中中心稀土离子的核电荷数关系。
王丹李文连初蓓苏子生李天乐苏文明朱健卓毕德峰陈一仁杨栋芳张东煜颜飞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光伏
一种葡萄糖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的检测方法,具体如下:将标记有拉曼探针分子的银纳米三角片溶液与葡萄糖氧化酶溶液混合均匀,得检测体系;2)在所述检测体系中加入待检测样品,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激光激发,并分时段进行拉曼光谱的采集;3)依据...
薛彬王丹孔祥贵张友林刘晓敏涂浪平常钰磊
文献传递
基于激基复合物形成的OLED和OPV器件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和有机光伏器件(OPV)因为其制作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容易做成大尺寸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   激基复合物是界面处电子给受体间的电荷转移形成。通常,激基复合物的出现影响了发光的光谱、降低了...
王丹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激基复合物白光器件显色指数
利用界面激基复合物发射大致估算稀土配合物LUMO能级(英文)
2008年
研究了一种利用无荧光稀土配合物与同一受体材料形成的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发射来大致估算其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能级简单方法。镥、钆、钪三种稀土配合物与星形爆炸物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发射峰位分别在590,607和656 nm,与此相对应LUMO能级计算结果大致为3.0,3.06,3.21 eV。
王丹李文连初蓓毕德锋陈一人
关键词:激基复合物稀土配合物
水溶液银纳米晶聚集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由于贵金属纳米粒子独特的光学性质,基于衬底的贵金属纳米粒子薄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分析等研究领域中显现出非常好的应用优势和潜力。本项研究工作应用柠檬酸纳作聚集剂诱导水溶液中对巯基苯甲酸修饰的Ag纳米粒子聚集,并应用以此形成的"热点"增强SERS光谱,获得了对巯基苯甲酸修饰的Ag纳米粒子聚集非常有效的4-MBA分子的SERS信号,为未来建立生物待测物的分析检测奠定前期基础。结果证明,水溶液中的Ag纳米粒子的聚集形成的"热点"具有非常好的SERS光谱增强效应。
张友林孔祥贵薛彬夏露涂浪平刘晓敏常钰磊李晓坤于沂孙雅娟吴飞王丹李翠霞赵慧颖
关键词:水溶液SERS光谱
钕敏化多层壳纳米结构的增强型染料敏化上转换发光被引量:1
2021年
对于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由于稀土离子吸收截面小、吸收范围窄,导致其发光强度受限。最近,在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表面连接近红外染料分子敏化发光,被证实是提高上转换发光强度的有效策略。然而,将染料分子连接经典的稀土Yb掺杂纳米粒子,并不能有效利用染料分子的敏化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高温热分解法成功制备了Nd^(3+)敏化的核/壳/壳(NaYF_(4):Yb/Er(20/2%)@NaYF_(4):Yb(10%)@NaYF_(4):Nd(80%))纳米结构,与经典的IR-806敏化的NaYF_(4):Yb/Er纳米结构相比,IR-806敏化的Nd^(3+)掺杂的核/壳/壳纳米结构的上转换发光(500~700 nm)强度增强了约38倍。通过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分析证实,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强源于Nd的吸收与近红外染料分子的有效交叠,以及壳层结构对发光中心的保护作用(Er^(3+)(^(4)S_(3/2)→^(4)I_(15/2))的寿命延长了1.7倍)。另外,研究发现纳米壳层结构中最外层掺杂的Yb^(3+)离子将导致染料敏化发光减弱。进一步,这种IR-806敏化的Nd掺杂的核/壳/壳纳米结构可实现增强发光中心为Ho及Tm的上转换发光。本文研究为提高染料敏化上转换发光及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王丹薛彬王丹张友林薛彬涂浪平张友林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稀土离子染料敏化
785nm激光诱导银纳米三角片聚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被引量:4
2014年
为实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的强信号快速检测分析,报道了通过785 nm激光诱导银纳米三角片(AgNPRs)聚集的方法。采用配体辅助化学还原法制备了AgNPRs,其边长约为80 nm,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峰出现在约774 nm处,对785 nm光产生有效吸收。在785 nm光辐照下,AgNPRs逐渐聚集,对巯基苯甲酸的SERS信号逐渐增强,其源于AgNPRs吸收的光转化为热而引起的AgNPRs聚集。其增强因子高达109。为快速获得强SERS信号,激发光功率需大于250 mW。
薛彬孔祥贵王丹夏露李晓坤于沂孙雅娟吴飞赵慧颖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