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兰
- 作品数:24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变化。方法收集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35例,健康对照组3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5例经血培养确定为阳性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5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52.25±21.63)比(1.23±0.68)]、白细胞总数[(12.41±7.21)×10^9/L比(7.85±1.1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35±21.14)%比(67.66±6.08)%]、C反应蛋白[(59.91±17.04)mg/L比(3.34±1.48)mg/L]和降钙素原[(27.03±12.65)ng/L比(0.15±0.02)ng/L]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作为临床鉴别细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 梁友宝常滋毓张梦兰段友红衡二虎吴孟洁
- 关键词:CD64流式细胞术降钙素原
- 医用消毒液细菌污染监测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医用消毒液染菌量的监测与分析,发现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倾注法检测消毒液染菌量,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结果医院消毒液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细菌污染,污染率为2.52%,超标率为1.83%。污染细菌依次为革兰阳性杆菌及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某些消毒液污染率呈现季节性差别。结论消毒液在配制及使用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能造成污染,应加强对消毒液采购、配制及使用各环节的监督监测管理,确保消毒质量及医疗安全。
- 朱雪峰张梦兰张德力
- 关键词:消毒液细菌污染
- 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监测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和内毒素产生情况。方法:倾注法检测细菌含量,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鲎试剂定性凝胶法检测内毒素含量。结果:透析用水(反渗水)平均菌落数130CFU/ml,内毒素检测阳性率5.8%,透析器人口处透析液平均菌落数259CFU/ml,出口处透析液平均菌落数644CFU/ml,A液和B液平均菌落数分别为13CFU/ml和268CFU/ml。常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菌为主)、革兰阳性杆菌及球菌。4—10月份细菌含量超过同年同类标本平均菌落数。结论:血液透析用水在其生产、运输、循环使用及透析液在配制、储存等多个环节中可能造成污染,并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监测工作。
- 朱雪峰蒋惠云张德力张梦兰
- 关键词:血液透析液微生物学技术内毒素
- 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控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检验科室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订预防措施。方法改善工作环境,开展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落实标准预防和消毒管理制度,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结果减少职业暴露机会,保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结论强化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完善落实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是有效降低和减少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 牛洪敏张梦兰
- 肝素钠、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生化检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素钠、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和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标本,将每例标本3ml分别注入普通试管及肝素钠、肝素锂抗凝管中,于同一生化仪上对常规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ALT、AST、GGT、TBil、ALB、TBA、P、CHO、CK-MB、AMS、TG、Glu、CL等项目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UA、ALP、DBil、TP、Mg、HDL-C、LDL、LDH、CK、K、Na、TCa等项目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UA、ALP、TBil、DBil、Mg、CHO、LDL、LDH、CK、TG、K、Na、TCa等项目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UA、ALT、AST、GGT、ALP、TBil、DBil、TP、ALB、TBA、Mg、CHO、HDL-C、LDL、LDH、CK、CK-MB、AMS、TG、Glu、Cl、Na等24个项目肝素锂与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相关性良好(r>0.800),而P、K、TCa3个项目肝素锂与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相关性较差(r<0.760)。结论大部分常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作为标本,但需建立回归方程或血浆参考体系,少数项目不宜用肝素类抗凝血浆。
- 康淑霞张惠张梦兰
- 关键词:肝素钠肝素锂血浆血清
- 2016—2018年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不同标本、不同科室、不同年龄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为肺炎克雷伯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微生物室2016年1月-2018年12月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的鉴定和药敏。结果在检出的38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率居前4位的标本来源是痰液266株(69.6%)、中段尿43株(11.3%)和血液30株(7.9%);ICU和呼吸内科的分离率最高,分别占34.3%、23.6%;其次是心内科42株,占11.1%;儿科40株,占10.5%;≥65岁患者的分离率最高,占58.9%。其次是15~64岁患者,占31.4%;14岁以下患者最少,占9.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氨比西林舒巴坦在不同标本、不同科室及不同年龄患者中的耐药率差异显著(P<0.0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从不同标本、不同科室、不同年龄患者3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蔓延。
- 段友红张梦兰夏新红衡二虎常滋毓陈尧
- 关键词: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
- 杀伤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目的:探讨杀伤性树突状细胞在人体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在Pubmed上查阅杀伤性树突状细胞的相关文献,对其在啮齿类动物和人类体内的免疫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啮齿类和人类体内均有杀伤性树突状细胞,它可以直接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并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结论:杀伤性树突状细胞可以为临床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一条新思路。
- 常滋毓康淑霞张梦兰
- 关键词:干扰素自然杀伤细胞肿瘤免疫免疫疗法
- 医用品及环境监测与临床标本细菌耐药性对比调查
- 2009年
- 目的对我院消毒医疗用品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条件致病菌与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同期对比调查,探讨其分布、耐药趋势及相关性。方法对卫生学监测阳性标本进行常规分离、鉴定细菌,选择条件致病菌采用M-H琼脂K-B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药敏纸片根据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控中心要求选择(NCCLS2004标准)。结果61份卫生学监测阳性标本中检出17种62株条件致病菌,总耐药率26.80%,以肠杆菌科耐药率最高39.47%。发现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占68.42%,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占23.68%,主要分布在ICU和新生儿病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株)的肠杆菌科细菌占50%,多重耐药非发酵菌1株。同期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26种135株,总耐药率45.30%,致病菌的耐药率以发酵菌为高,48.03%。结论医疗用品及环境监测条件致病菌较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性为低,但总体耐药趋势不容乐观,与临床菌谱有一定相关性。此项目耐药性监测为发现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株的定植扩散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提供实验室依据,定期将监测结果向全院发布,提高全员对细菌耐药重要性的认识。
- 朱雪峰张德力张梦兰
- 关键词:卫生学监测临床标本细菌耐药性
- 大肠埃希菌248株耐药谱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临床送检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常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 口恶唑的耐药率分别为 82 .2 %和 81 .9% ;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在 5 0 %以上 ;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仅为 9.5 %。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谱的变化 ,提示临床应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用药。
- 张梦兰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抗药性微生物抗生素
- 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f)联合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56例粪便标本分别用Hb免疫法、Tf免疫法及Hb-Tf联合法同时进行隐血检测,测定Hb、Tf及Hb-Tf双联免疫胶体金检测卡的灵敏度,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b检测卡的检出限为0.2μg/mL,Tf检测卡的检出限为0.04μg/mL,Hb-Tf双联卡的检出限为0.04μg/mL。256例粪便标本Hb免疫法阳性检出率为18.75%,Tf免疫法阳性检出率为14.06%,Hb-Tf双联法阳性检出率为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可优势互补,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粪便隐血的阳性检出率,为粪便隐血检测的首选方法。
- 陈尧张梦兰朱穆善周丰良
- 关键词:粪便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