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刚
- 作品数:34 被引量:29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新疆构筑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发展历程及战略选择
- 2010年
- 新疆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坚持传统的"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战略的同时,战略上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基于全球化的视野,构建新疆外向型经济新格局;国家优惠政策要有新突破;促进加工贸易和外向型产业的发展;巩固中亚、俄罗斯市场,进一步开放西亚、南亚等市场;站在国家利益层面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
- 秦放鸣孙庆刚
-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
- 民族地区民生科技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来自新疆城乡数据的Logit实证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正确引导民族地区民众民生科技需求意愿,对提高民族地区科技配置水平、加速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为例,利用调查问卷数据构建Logit实证分析模型,发现民族地区民生科技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不仅与非民族地区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民族地区城乡间异质性也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民族地区制定适宜的民生科技推广政策提供经验支撑。
- 孙庆刚孙庆刚
-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生科技需求意愿影响因素
- 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出版物精品——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思考
- 2017年
- "一带一路"战略架构之初,党和政府就非常注重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推进过程中,党和政府尤其关注与沿线各国的生态合作。由于国际、国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及实践存在认识偏差,便凸显出生态文明出版物的作用。文章在分析生态文明出版物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重点从编辑和出版社层面探讨打造生态文明出版物的具体做法。
- 岳一姬孙庆刚安尼瓦尔·阿木提
- 关键词:生态文明主题出版
- “资源诅咒”在我国省际层面传导机制研究——兼评《“资源诅咒”:制度视域的解析》被引量:6
- 2010年
- 在总结前人对"资源诅咒"跨国传导机制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相结合的视角对"资源诅咒"在我国传导的机制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各省份间生产要素的相对自由流动和资源产业的特质使资源富集地区的优质生产要素向区外转移,国内产业分工的形成使得资源富集地区成为其他省份原材料的供应地,造成资源富集地区形成越来越单一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在政府短视和财政幻觉的作用下,资源富集地区易丧失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机,最终使其产业结构固化,产业升级受阻,陷入依赖不可持续的资源型产业维持经济发展的陷阱之中。
- 孙庆刚秦放鸣
- 关键词:资源诅咒
- 生态产品供求机理一般性分析——兼论生态涵养区“富绿”同步的路径被引量:64
- 2015年
- 对生态产品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指出正确理解生态产品的概念要把握其时代特征并应在学术研究中明确其含义。认为生态产品本身是自然的产物,并不是人类生产或创造的,但从人类需求的角度观察,该类产品又是不可或缺的,与物质产品、文化产品一起构成支撑现代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类产品。人类从生态产品所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和舒适性服务中获得效用。人类经济系统运作中通过消耗生态资源和排放废物对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产生负向冲击;人类通过主动增加生态资源存量提高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封闭区域条件下生态产品的供需均衡模型表明生态产品与人类所需其他产品的相对效用是区域居民决策的微观基础。该模型对封闭区域通常需要依次经历一个求富毁绿、富绿并进的发展进程提供了合理解释,并认为生态产品的供给与收入之间存在一种"微笑"的U型曲线关系。与以往普遍认为将生态涵养区隔离成"孤岛"能更好地保持生态原貌的直观认识不同,开放的两区域生态产品供需均衡模型则表明生态涵养区与城镇化地区区际联系越紧密,越能够使生态涵养区形成专业化提供生态产品的内在激励机制,从而避免封闭区域模型中生态涵养区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路径,有效解决"求富"与"求绿"的现实矛盾。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未来中国政府不仅要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同时应将区域补偿金额与该区域生态产品的供给量相联系。另外需要改善生态补偿区与城镇化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增加城镇化地区对生态涵养区的反哺力度,包括实行对生态涵养区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为生态涵养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以实现生态涵养区"富绿"同步发展目标。
- 孙庆刚郭菊娥安尼瓦尔·阿木提
- 关键词:生态产品生态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公共物品
- 信息经济学本科教学过程中的若干思考
- 2018年
- 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信息经济学本科教学过程中需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作者认为本科阶段的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信息经济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利用有限的课时讲授基本和核心的理论模型,无需过多关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区别,应将趣味性与技术性紧密结合,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紧密结合。
- 孙庆刚
-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三产融合研究——基于日本“六次产业化”经验被引量:13
- 2017年
- 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目前农业农村发展新问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科学选择。文章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介绍了日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特点与政策措施,借鉴其优点,因地制宜推动我国农业三产融合在培育"新农人"、经营主体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突出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功能性以及注重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参考建议。
- 白增博孙庆刚阿依姆妮萨.阿卜杜外力
- 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多边合作还是双边推进?被引量:3
- 2013年
- 在推进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入背景下,中国应以多边合作还是双边推进为主?这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利用面板变系数模型实证检验多边合作和双边推进的可行性,研究中发现,中亚五国目前对中国的核心经济变量反应差异较大,当前阶段以双边推进为主要形式比多边合作的努力可能更有效率,效果更好。
- 孙庆刚师博
-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
- 基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经济周期同步性是判断金融合作可行性的重要指标。文本以中国和中亚国家1992-2012年的实际人均GDP为样本数据,运用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国家在长期内经济周期有共同的随机发展趋势,在短期内经济周期波动不同步,目前不具备实现货币共同体的条件。中国与中亚国家应当依托上海合作组织推动政策协调,密切经贸往来,发挥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共同繁荣。
- 秦放鸣张飘洋孙庆刚
-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金融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 能源金融问题研究综述及展望被引量:9
- 2013年
- 能源金融是一个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都重点关注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其概念界定尚未统一。能源金融问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包括:金融支持能源的资金来源及路径选择、能源金融衍生品、能源金融风险管理、能源效率等。对能源金融问题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能源金融领域研究做出展望。
- 张飘洋秦放鸣孙庆刚
- 关键词:能源金融能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