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涛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精密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激光
  • 3篇飞秒
  • 3篇飞秒激光
  • 2篇烧蚀
  • 2篇烧蚀阈值
  • 2篇SIC
  • 2篇材料去除机理
  • 1篇带隙
  • 1篇陶瓷
  • 1篇陶瓷表面
  • 1篇破坏阈值
  • 1篇微机电系统
  • 1篇微机械
  • 1篇微结构
  • 1篇微细
  • 1篇微细加工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宽带隙
  • 1篇机电系统
  • 1篇电系统

机构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4篇姜涛
  • 3篇于欣
  • 3篇董志伟
  • 3篇赵清亮
  • 3篇樊荣伟
  • 1篇赵岩
  • 1篇李卫波
  • 1篇梁迎春
  • 1篇罗健

传媒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飞秒激光加工SiC的烧蚀阈值及材料去除机理被引量:31
2010年
超短脉冲激光微加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对硬脆难加工类宽带隙材料的精密处理,而使其成为微结构加工中的研究热点。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系统对宽带隙材料SiC的烧蚀特性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等检测技术对样品的烧蚀形貌进行检测,以分析烧蚀区域的形貌特征及微结构质量。依据烧蚀孔径和入射脉冲激光能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出SiC材料的烧蚀阈值为0.31J/cm2,并估算出光束的束腰半径为32μm。研究脉冲数目、重复频率和入射激光功率等对加工微结构形貌的影响规律,根据试验参数加工出形状规则的微孔结构,并对微结构的烧蚀形貌及材料的去除机理进行分析,为实现微结构的精密加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赵清亮姜涛董志伟樊荣伟于欣罗健
关键词:飞秒激光SIC烧蚀阈值材料去除机理
微机械产品的应用及其微细加工方法的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综述了国内外微机械产品在军事、医疗、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微细切削加工、LIGA技术、准LIGA技术、刻蚀技术及微细特种加工的工艺原理及特点。最后对微机械产品及其加工方法的新前景进行了展望。
姜涛梁迎春赵岩
关键词:微细加工微机电系统
飞秒激光在宽带隙陶瓷表面的烧蚀特性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飞秒激光微加工系统对宽带隙陶瓷材料SiC和Al2O3诱导微结构时的去除机理及烧蚀特性进行了研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粗糙度轮廓仪、光学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等对烧蚀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评价,得出加工SiC时强烧蚀和轻烧蚀的破坏阈值分别为0.61 J/cm2和0.13 J/cm2。同时获得了加工参数与烧蚀形貌之间的关系,发现材料的去除机理强烈依赖于入射激光的脉冲能量,并对二者的关联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表面粗糙度和掺杂在材料中的不同元素对烧蚀结果的影响。从而为在难加工类宽带隙陶瓷材料表面加工高质量的微结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姜涛赵清亮樊荣伟董志伟于欣李卫波
关键词:飞秒激光宽带隙破坏阈值微结构
飞秒激光与宽带隙材料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应用处于近红外区域波段的飞秒激光对宽带隙材料SiC的烧蚀机理及其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粗糙度轮廓仪(Talysurf)和光学显微镜(OM)等分析技术对烧蚀区和未烧蚀区的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检测和评价。不仅在烧蚀表面观察到了烧蚀区、定向波纹区和改性区等不同形貌特征,而且对加工阶段进行分离,并求出加工SiC时强烧蚀和弱烧蚀的阈值分别为0.13 J/cm2和0.61 J/cm2。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加工参数与烧蚀形貌之间的映射关系,发现入射激光的能量是决定材料去除方式的关键参数。
姜涛赵清亮董志伟樊荣伟于欣
关键词:飞秒激光SIC烧蚀阈值材料去除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