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旭军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大豆
  • 3篇植酸
  • 3篇籽粒
  • 3篇基因
  • 3篇大豆籽粒
  • 2篇引物
  • 2篇植酸含量
  • 2篇突变
  • 2篇突变基因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生物
  • 2篇农业生物技术
  • 2篇分子标记
  • 2篇分子标记方法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型
  • 1篇同基因
  • 1篇突变体
  • 1篇磷组分
  • 1篇基因型

机构

  • 4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袁凤杰
  • 4篇朱丹华
  • 4篇付旭军
  • 3篇舒庆尧
  • 3篇朱申龙
  • 2篇李百权
  • 1篇李佰权
  • 1篇姜莹
  • 1篇任学良

传媒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的精细定位被引量:2
2011年
降低大豆植酸含量对于改善大豆营养品质极其重要。通过诱变的方法筛选到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a-ZC-2,经典遗传学分析表明:其突变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所控制,并被定位在大豆连锁群B2上。试验在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初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较大的遗传群体,运用生物信息学发展新的连锁标记,结合大豆基因组学和传统定位的方法,进行突变基因的精确定位。结果表明:位于大豆B2连锁群上的Gm-lpa-ZC-2突变基凶,与连锁标记Satt168和Satt416的遗传距离远大于初步定位的结果,为18.2cM;4E此基础上,利用大豆基因组序列信息,在Satt168标记的上游序列与目的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4900~8200kb的区域中,发掘到9对在遗传群体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其中SSR位点psmlpa-224,psmlpa-225和psmlpa-226与目的基因的距离仅为0.8cM,实现了突变基凶的精细定位。
李佰权姜莹付旭军朱申龙朱丹华袁凤杰
关键词:突变体
鉴别大豆籽粒中低植酸含量突变基因IPK1-a的分子标记方法和引物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领域,用于含IPK1-a突变基因的低植酸大豆品种的鉴定和选育,尤其涉及一种鉴别大豆低植酸含量突变基因IPK1-a的分子标记方法和引物。鉴别大豆籽粒中低植酸含量突变基因IPK1-a的分子标记方...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朱申龙付旭军李百权
文献传递
不同基因型和生态型大豆籽粒中磷组分含量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对基因型、种植季节、籽粒皮色和食用用途等不同类别的大豆籽粒进行磷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大豆籽粒中,磷组分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大豆种子中无机磷和植酸磷的含量在不同种植季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食用类型和种皮颜色对籽粒中的磷组分没有显著的影响。
袁凤杰舒庆尧付旭军朱丹华任学良
关键词:磷组分基因型
鉴别大豆籽粒中低植酸含量突变基因IPK1-a的分子标记方法和引物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领域,用于含IPK1-a突变基因的低植酸大豆品种的鉴定和选育,尤其涉及一种鉴别大豆低植酸含量突变基因IPK1-a的分子标记方法和引物。鉴别大豆籽粒中低植酸含量突变基因IPK1-a的分子标记方...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朱申龙付旭军李百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