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玉洁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微穿孔
  • 4篇微穿孔板
  • 4篇吸声
  • 4篇穿孔板
  • 2篇声特性
  • 2篇微穿孔板吸声...
  • 2篇微穿孔板吸声...
  • 2篇微位移
  • 2篇吸声结构
  • 2篇吸声特性
  • 2篇吸声体
  • 2篇厚膜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单壁
  • 1篇单壁碳纳米管
  • 1篇电路
  • 1篇电容
  • 1篇电容传感器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电...

作者

  • 6篇钱玉洁
  • 5篇孔德义
  • 2篇孙文娟
  • 2篇赵湛
  • 2篇马以武
  • 2篇段秀华
  • 1篇熊剑平
  • 1篇刘淑梅
  • 1篇崔珂
  • 1篇刘友江
  • 1篇孙少明
  • 1篇高理升
  • 1篇刘英
  • 1篇高钧
  • 1篇尤晖
  • 1篇张瑞

传媒

  • 2篇仪表技术
  • 1篇声学学报
  • 1篇应用声学
  • 1篇声学技术
  • 1篇微纳电子技术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面向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和吸声特性混合设计的软件平台
2013年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是由微穿孔板与板后空腔组成的共振吸声结构,被认为是继多孔吸声材料之后发展起来的最有吸引力的吸声结构,其吸声特性与结构参数孔径d、板厚t、孔距b及空腔深度D有关,如何按需设计一个有效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和吸声特性混合设计的角度出发,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开发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平台。与以往设计方法不同,本文开发的软件平台综合考虑了结构参数和吸声特性参数两方面的限制,根据实际应用要求平衡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最大吸声系数与吸声带宽之间的制约关系,并以饱满的吸声曲线为目标,提供满足混合设计要求的优化结构参数。
钱玉洁孔德义孙文娟段秀华赵湛
关键词: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结构参数吸声特性
CAV414在厚膜电容式微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2010年
介绍电容转电压集成芯片CAV414在厚膜电容式微位移传感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以CAV414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适合用于厚膜电容式微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经电路处理后,传感器线性度得到改善。
熊剑平孔德义高理升马以武钱玉洁
关键词:厚膜微位移电容传感器
加工误差对马氏理论关于超微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适用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从理论和实验上探讨了加工误差对马氏理论关于超微孔微穿孔板(micro-perforated panel,MPP)吸声结构适用性的影响。建立了计及加工误差的MPP理论分析模型,并应用MEMS工艺制作了超微孔MPP,由于工艺本身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造成实际孔径与设计孔径10%-20%的偏差,在阻抗管中测量得到其垂直入射吸声系数。将实验结果和计及加工误差的理论预测值与马氏理论预测值进行对比发现,差别均较小,最大误差仍在6%以内,说明马氏理论在计及加工误差的情况下仍然适用。此外,对马氏理论关于加工误差的适用极限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适用极限的大小具体依赖于超微孔MPP的孔径大小。
钱玉洁崔珂刘淑梅刘友江孙少明
关键词: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微孔孔径大小MPP
微穿孔板吸声体声学性能的仿真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介绍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基本理论,通过MATLAB仿真深入分析了微穿孔板吸声体各参数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特性,设计了基于LabVIEW、MATLAB的微穿孔板吸声体声学仿真设计平台,通过LabVIEW调用MATLAB Script节点可以方便、直观的根据具体工程应用背景要求设计所需要的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实现了LabVIEW、MATLAB的完美结合。实验证明该仿真设计平台使用方便、计算准确。
孙文娟孔德义尤晖段秀华刘英钱玉洁赵湛
关键词:微穿孔板仿真吸声特性
单壁碳纳米管对微穿孔板吸声体吸声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实验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对微穿孔板吸声体吸声性能的影响。使用单壁碳纳米管对传统的微穿孔板吸声体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复合微穿孔板吸声体,在阻抗管中测量得到其垂直入射吸声系数,并与复合之前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经单壁碳纳米管表面修饰后的复合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性能在低频范围内有明显的改进,吸声系数最大可提高约39.6%。对基于单壁碳纳米管表面修饰的复合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吸声机理进行探讨时发现,复合吸声体在微穿孔板吸声体共振吸声的基础上引入了单壁碳纳米管与微穿孔板界面的摩擦振动作用等辅助吸声机制使得其吸声性能变优。该研究结果为微纳复合吸声降噪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
钱玉洁孔德义高钧
关键词:微穿孔板吸声体单壁碳纳米管吸声性能
一种基于厚膜陶瓷电容的微位移传感器被引量:1
2011年
为深入研究微纳米环境中物体的受力与运动状态,实现微纳米环境下的位置感知与位移操作,建立纳米尺度下位移、力检测的理论方法,研制了一种基于厚膜陶瓷电容的微位移传感器。通过采用厚膜混合集成工艺将信号处理电路与厚膜电容芯片一体化集成,即用厚膜电路替代PCB电路板,以达到降低由于温度效应和寄生电容等导致的非线性误差,提高传感器的分辨率和稳定性的效果。传感器性能标定实验结果表明,0~1 000nm量程范围内位移检测分辨率优于2nm,传感器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能够用于检测纳米级微小位移变化量。此外,还从材料物理属性和电路优化设计等方面分析了一体化集成的厚膜电路相对于PCB电路板的优越性。
钱玉洁高理升王焕钦马以武孔德义熊剑平王英先张瑞
关键词:微位移传感器厚膜电路陶瓷电容分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