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战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植保植检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棉铃
  • 4篇棉铃虫
  • 3篇玉米
  • 3篇种群
  • 3篇种群动态
  • 2篇水稻
  • 2篇枯病
  • 1篇稻飞虱
  • 1篇稻条纹叶枯病
  • 1篇稻种
  • 1篇灯下
  • 1篇锈病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叶枯病
  • 1篇玉米田
  • 1篇原因及防治
  • 1篇杀虫
  • 1篇杀虫灯
  • 1篇杀菌剂

机构

  • 7篇河南省植保植...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11篇苏战平
  • 3篇张国彦
  • 3篇翟保平
  • 3篇张孝羲
  • 2篇张跃进
  • 1篇吕印谱
  • 1篇宋宝安

传媒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河南农业
  • 1篇农药
  • 1篇河南省植保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佳多虫情测报灯与黑光灯诱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张跃进张国彦谈孝风苏战平刘小英周天云杨万海王贵生
关键词:虫情测报黑光灯昆虫种类病虫测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河南省2006年稻飞虱发生防治情况
2006年
2006年河南省水稻种植近60万公顷.为历年来面积最大一年。主要在信阳、南阳、驻马店、濮阳、新乡、开封、郑州、焦作、洛阳、济源等地。今年稻飞虱在我省大发生.发生特点为面积大、虫量高、危害时间.严重程度为15年来最重年份.发生面积达50.47万公顷次。针对稻飞虱危害严重的态势.我省农业植保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动员干部群众开展防治。成效显著。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据统计.我省稻飞虱防治面积达1.33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95.1%。控制效果达70%~90%,挽回水稻损失14840.6万公斤。
苏战平
关键词:稻飞虱发生面积水稻种植
江苏棉区第5代棉铃虫种群动态的模拟及预测被引量:5
2002年
用澳大利亚热带害虫研究中心开发的通用制模软件Dymex为外壳 ,以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种群生命表为基础 ,构建了棉铃虫种群动态模型 ,以逐日历史气温统计值为驱动变量进行了第 4、 5代棉铃虫种群动态的模拟。结果表明 ,除早发高温的年份外 ,其它年份的绝大多数第 5代棉铃虫在江苏棉区 11月底前不能发育至蛹而无法安全越冬 ,故不能成为翌年第 1代的有效虫源。根据模拟结果可预测第 4代越冬蛹量及第 5代卵的发生期。
苏战平张孝羲翟保平
关键词:棉区种群动态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苹果金纹细蛾测报与防治中的应用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可以准确预测苹果金纹细蛾的发生期与发生量,据此得出的成虫羽化曲线图,可为指导防治该害虫提供依据。在利用该灯预测的同时,对其它重要农林害虫也有较好的诱杀效果,是一项害虫防治的有效措施。
苏战平
关键词: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苹果金纹细蛾
文献传递
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普通黑光灯灯下主要害虫消长规律的比较被引量:15
2005年
2002~2004年,通过对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普通黑光灯诱集的重要害虫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两种灯在农田诱集昆虫消长动态的差别.结果表明,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诱集粘虫、玉米螟、豆天蛾、小地老虎、棉铃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等主要害虫的灯下成虫消长曲线与普通黑光灯(白炽灯)基本吻合,但峰数偏多,峰值偏高,有时始见期偏早,终见期偏晚,成虫发生盛期、雌成虫发生盛期有所提前,高峰日、雌成虫高峰日偏早.
张国彦张跃进苏战平王贵生谈孝风刘小英周天云
关键词:农业害虫
河南省2004年夏玉米锈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8
2005年
根据2004年河南省玉米锈病暴发实际情况,重点从品种、菌源和气候3个方面分析了暴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
吕印谱宋宝安李传礼苏战平刘卫国
关键词:玉米锈病
2%宁南霉素水剂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设浓度分别为100 ml/666.7 m2、150 ml/666.7 m2、200 ml/666.7 m2三个浓度的2%宁南霉素水剂、浓度为60ml/666.7 m2的20%毒灭星可湿性粉剂和清水空白对照共计5个处理...
史喜凤苏战平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药效试验
文献传递
棉铃虫卵在不同生育期玉米上的分布被引量:4
2001年
1998年在江苏丰县系统调查了棉铃虫卵在不同生育期玉米上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表明棉铃虫在抽雄扬花期以前的玉米上产卵 ,2代期间叶片正面占总卵量的 93 5% ,茎杆上占 6 5% ,3代期间叶片正面占 89 5% ,茎杆上占 1 0 5% ;抽雄扬花期主要产在雄穗和新鲜的雌蕊花丝上 ,分别占 59 1 %和2 6 9% ,叶片正面和茎杆上分别只占 1 1 1 %和 2 9%。抽雄扬花后有 97 5%的卵产在雌蕊花丝上 ,叶片和茎杆上为 0 5%和 2 0 %。第 3代棉铃虫卵期 ,抽雄扬花期的玉米对卵的分流作用约为抽雄扬花前玉米的 3倍 ,抽雄扬花后的玉米对卵的分流作用最小。
苏战平翟保平张孝羲戴率善
关键词:棉铃虫玉米生育时期
江苏棉区四代棉铃虫猖獗因素及五代种群动态模拟的研究
该文通过大田调查和室内试验对江苏棉区第四代棉铃虫的猖獗因素进行了研究.用澳大利亚热带害虫研究所开发的通用制模软件 Dymex 为外壳,以棉铃虫群生命表为基础,构 建了棉铃虫种群动态模型,并对江苏通州、泗阳两地的四、五代棉...
苏战平
关键词:棉铃虫种群动态
文献传递
棉田与玉米田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种群动态特征的比较被引量:2
2001年
1998年在江苏丰县系统调查了棉田和玉米田中第三、四代棉铃虫的种群动态 ,用生命表方法比较了两种寄主田内棉铃虫种群的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结果表明 ,棉铃虫卵峰期至 4龄幼虫高峰期的历期在玉米田要比棉田快 4 d,并以产卵于玉米抽雄扬花期的发育最快。两类寄主田内平均存活率无显著差异 ,但产卵于玉米抽雄扬花期时 ,其卵至 6龄幼虫的存活率比产在其它阶段玉米上的存活率高。在江苏棉区目前的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下 ,玉米田第三代棉铃虫是棉田第四代棉铃虫的重要虫源。
苏战平翟保平张孝羲戴率善
关键词:棉铃虫种群动态棉田玉米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