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平

作品数:96 被引量:423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和资源学院安徽省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冶金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4篇高炉
  • 11篇炉缸
  • 10篇高炉炉缸
  • 9篇球团
  • 8篇炉底
  • 7篇含碳球团
  • 6篇炉缸炉底
  • 6篇炉渣
  • 6篇减排
  • 6篇高炉炉缸炉底
  • 5篇冶金
  • 5篇铁矿
  • 4篇压强度
  • 4篇尿素
  • 4篇污染
  • 4篇炼铁
  • 4篇炉顶
  • 4篇金属化率
  • 4篇抗压
  • 4篇抗压强度

机构

  • 89篇安徽工业大学
  • 10篇马鞍山钢铁股...
  • 3篇上海梅山钢铁...
  • 2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华东冶金学院

作者

  • 93篇王平
  • 41篇李家新
  • 35篇龙红明
  • 10篇李辽沙
  • 8篇周莉英
  • 7篇张健
  • 7篇孟庆民
  • 6篇春铁军
  • 5篇武杏荣
  • 5篇申星梅
  • 4篇陈淼
  • 4篇魏汝飞
  • 4篇狄瞻霞
  • 4篇高岗
  • 4篇王阿朋
  • 3篇夏平
  • 3篇惠志刚
  • 3篇傅元坤
  • 3篇叶爱芳
  • 3篇别威

传媒

  • 14篇安徽工业大学...
  • 11篇安徽工业大学...
  • 7篇钢铁研究学报
  • 7篇过程工程学报
  • 5篇钢铁
  • 5篇炼铁
  • 5篇中国冶金教育
  • 4篇烧结球团
  • 3篇化工学报
  • 3篇钢铁研究
  • 2篇中国资源综合...
  • 2篇山东冶金
  • 2篇浙江冶金
  • 2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工业加热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1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冶金固废中铟的湿法浸出技术被引量:7
2019年
我国再生铟主要从冶金固废中湿法提取,浸出工艺直接影响着铟回收率。通过对冶金固废中铟湿法浸出技术的介绍,对每种浸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以酸性浸出为主,再辅以其他手段强化,铟浸出率基本达到90%以上。但是,浸出后伴随铁、锌、钙、镁等组分后续处理存在分离困难等问题,使得纯化提铟工艺存在流程长、工艺复杂、能耗高等缺点。碱性浸出能够使铟等少量两性物质进入溶液,剩余组分保留在浸出渣中,从而简化分离过程。如能采用合适的强化手段破坏含铟晶格结构,为铟的浸出打开通道,则可以实现铟的高效碱性浸出和铟铁分离。因此,该方法可作为短流程、低能耗提铟的研究方向。
申星梅吴成志武杏荣王平李辽沙
关键词:湿法浸出
提高尘泥含碳球团烘干后强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针对尘泥含碳球团烘干后强度降低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原料配比、粘结剂种类、球团烘干制度和造球方法提高含碳球团烘干后强度。结果表明:使用钙基含碳球团粘结剂配合复式法造球,钙基含碳球团粘结剂加入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8%,造球时间30 min,球团烘干风温180℃,风速1.0 m/s。该实验条件下烘干后球团平均抗压强度为152.1 N,落下强度为4.5次/0.5 m。
高岗李家新龙红明王平魏汝飞
关键词:含碳球团
废弃CRT荧光粉中稀土的提取工艺与技术被引量:4
2015年
以废弃CRT荧光粉为原料,在前期稀盐酸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出从废弃CRT荧光粉中提取稀土的完整工艺路线。结果表明:稀酸预处理后,盐酸酸浸剩余荧光粉固体的最佳浓度为5 mol·L1,最佳反应温度为80℃;酸浸后稀土浸出液净化除杂的p H控制为5.5,DDTC最佳用量比为6:1;稀土净化液经草酸沉淀后煅烧的最佳温度为900℃。从废弃CRT荧光粉中提取到稀土产物Y2O3和Eu2O3的总含量为99.2%,其晶粒由若干片状晶体密实堆积成多面体结构,晶粒之间相互嵌入,呈镶嵌式接触。
申星梅李辽沙武杏荣王平王莲贞
关键词:稀土DDTC浸取
低品位劣质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铁矿石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高效利用大量的低品位劣质铁矿资源有重要意义。阐述了主要低品位矿石及其特点,国内主要的开发利用技术,分析认为对不同类型矿石要采用不同工艺技术,对复杂难选的鲕状赤铁矿、褐铁矿...
龙红明李家新王平左俊张健
关键词:低品位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磁化焙烧
文献传递
马钢4000m^3高炉高Al_2O_3炉渣渣系优化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以马钢现场高炉渣样为基准,研究w(Al2O3)=15%~20%的高炉炉渣性能。结果表明,在目前的冶炼条件下,马钢第三炼铁厂炉渣中的w(Al2O3)不宜超过18%,w(MgO)不宜超过12%。在高温区,MgO对炉渣性能的影响大于Al2O3,低温区相反,并提出了合理的渣系组成。
宋亚超王平李家新孙乐飞
关键词:高炉炉渣粘度熔化性温度
基于添加尿素的烧结过程中SO_2减排被引量:4
2012年
提出一种基于添加尿素的烧结过程SO2减排技术。将尿素加入烧结混合水中,进行尿素不同配比的烧结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尿素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与SO2发生反应,形成的硫酸铵在高温到来之前被抽风带入烧结粉尘并被捕集,实现了与烟气和烧结料层的有效分离。当尿素配比为0.05%(质量分数)时,SO2排放降低52.4%,烧结技术指标影响甚小,且无二次污染产生。
张健龙红明沈续雨王宏涛林仁敢李家新王平
关键词:SO2尿素污染物减排
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模型的研究与开发被引量:8
2006年
采用边界元方法建立某一大型高炉炉缸炉底的侵蚀推测二维模型,能够推定高炉炉缸炉底侵蚀线的位置和形状,及时了解炉衬侵蚀状态,从计算所得的侵蚀图来看,侵蚀轮廓是比较合理的,与实际侵蚀情况非常相近。
李学付王平陈淼
关键词:边界元法高炉炉缸炉底
高炉炉缸内不同死料柱状况对铁水流场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铁水环流是造成炉缸侵蚀的主要原因,而导致铁水环流的主要因素是炉缸内死料柱的存在。研究高炉炉缸内死料柱位置、大小和孔隙度对铁水流场和炉底耐材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死料柱浮起减小时,自由铁水区的铁水流速加快,铁水对炉壁和炉底的冲刷和剪切力增大;当中心死料柱相对尺寸越大,对炉底和炉壁侵蚀越严重;当死料柱孔隙度减小时,铁水对炉底和炉壁的侵蚀增大。
王平别威龙红明
关键词:高炉炉缸死料柱
串罐无钟炉顶炉料分布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2005年
针对现场测定总结出无料钟溜槽布料料流特点 ,通过数学模拟得出操作与设备结构参数对料流轨迹的影响 ,并对马钢新 1号高炉炉料分布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实践表明 :大型高炉多环布料的核心是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这种平台对控制煤气流分布非常有效 ;小粒烧结矿加入量与加入位置与原燃料条件有关 ;当炉况不好时 ,用双环或三环料制比多环料制效果好 ;有必要把溜槽布料档位分为外侧、中间与中心 。
王平林李全周莉英
关键词:高炉炉料分布
马钢2500m^3高炉上下部调剂实践被引量:5
2002年
马钢 2 5 0 0m3 高炉于 1994年 4月投产 ,通过投产后几年来上下部调剂实践 ,逐渐摸索出无料钟布料规律、合理的风口面积参数和煤气流分布。焦炭质量对大高炉炉缸工作状态。
王平惠志刚
关键词:高炉上下部调剂煤气流分布焦炭质量炼铁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