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赋贵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红外
  • 3篇中波红外
  • 3篇视场
  • 3篇微光
  • 3篇光学
  • 2篇夜视
  • 2篇中波
  • 2篇视场角
  • 2篇轻型
  • 2篇轻型化
  • 2篇微光夜视
  • 2篇硒化锌
  • 2篇连续变焦
  • 2篇机械补偿
  • 2篇非球面
  • 2篇玻璃透镜
  • 2篇成像
  • 2篇成像技术
  • 1篇增强器
  • 1篇头盔

机构

  • 6篇昆明物理研究...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方夜视科技...

作者

  • 7篇戴赋贵
  • 5篇李训牛
  • 4篇付艳鹏
  • 3篇王海洋
  • 3篇张竹平
  • 3篇李力
  • 3篇冯晓燕
  • 3篇杨雁
  • 3篇张绍禄
  • 2篇陈津津
  • 2篇李林
  • 2篇金宁
  • 2篇曹凌
  • 2篇贾星蕊
  • 2篇张皓
  • 2篇普龙
  • 2篇姜艳凤
  • 1篇郑为建
  • 1篇冯晓燕
  • 1篇王海洋

传媒

  • 1篇红外
  • 1篇红外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适用于微光夜视镜的轻型化目镜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光夜视镜的轻型化目镜系统,属于光学技术领域。该轻型化目镜系统从人眼到显示器件,沿光轴方向共轴依次排列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显示器件像面,其中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均为玻璃透镜,第一透镜第一面为非球面...
李力张皓杨雁戴赋贵普龙金宁冯晓燕姜艳凤张竹平张绍禄
中波红外光学补偿三视场光学系统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320×240元致冷型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一种中波红外光学补偿三视场光学系统。该系统由变焦物镜系统和二次成像系统构成,包括8块透镜(引入3个高次非球面,其余均为球面),并采用两个反射镜折叠光路.利用光学补偿变焦原理和光学设计软件给出了系统的光学外形结构图,并对其像质和工艺性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可以通过对一组透镜的轴向定点移动实现20°×15°、3.5°×2.6°和1.3°×1°三个视场的切换,系统变倍比为1:15。各视场在16 lp/mm空间频率处的光学传递函数(MTF)值均大于0.5,弥散斑直径的均方根(RMS)值均小于20μm.工作波段为3.7~4.8μm,满足100%冷光阑效率.该系统结构紧凑,工艺性好,成像质量高.
付艳鹏冯晓燕戴赋贵贾星蕊王海洋李训牛
关键词:光学设计
微光红外光学图像融合双物镜光学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光红外光学图像融合双物镜光学结构,该光学结构的特点是通过光学结构的匹配设计,同时适用于微光像增强器(600nm~900nm)成像采集目标微光信息和长波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8.5μm~13μm)成像采集同一...
李力张绍禄戴赋贵李训牛杨雁贾星蕊冯晓燕付艳鹏王海洋
文献传递
无后固定组中波红外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无后固定组中波红外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变焦物镜和中继组组成;变焦物镜由前固定组透镜、变倍组和补偿组组成,三组透镜的光焦度分配依次为正、负、正的结构,通过变倍组和补偿组的轴向移动实现变焦功能;中继组由...
李训牛王海洋付艳鹏曹凌戴赋贵陈津津李林
文献传递
无后固定组中波红外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无后固定组中波红外30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侧到像侧依次由变焦物镜和中继组组成;变焦物镜由前固定组透镜、变倍组和补偿组组成,三组透镜的光焦度分配依次为正、负、正的结构,通过变倍组和补偿组的轴向移动实现变焦功能;中继组由...
李训牛王海洋付艳鹏曹凌戴赋贵陈津津李林
适用于微光夜视镜的轻型化目镜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光夜视镜的轻型化目镜系统,属于光学技术领域。该轻型化目镜系统从人眼到显示器件,沿光轴方向共轴依次排列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显示器件像面,其中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均为玻璃透镜,第一透镜第一面为非球面...
李力张皓杨雁戴赋贵普龙金宁冯晓燕姜艳凤张竹平张绍禄
文献传递
机载头盔显示系统的主要光学实现形式被引量:2
2016年
头盔显示技术是当代有人驾驶战斗机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简述了生物动力学、头部跟踪技术等头盔显示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显示技术,分析了非浸入式头盔显示的几种主要光学实现方式。对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并讨论了其相对的优缺点。最后,对适用于固定翼战斗机的头盔显示技术作了总结和展望。
李训牛张竹平郑为建戴赋贵冯晓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