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凡 作品数:17 被引量:242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矿业工程 更多>>
一种基于遥感分类获取流域下垫面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分类获取流域下垫面信息的方法,其包括:基于多源数据的产流栅格提取算法和汇流网络构建方法;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产流栅格提取算法包括数据源选择及处理和产流栅格提取算法。本发明根据水库洪水预报模型对汇流... 张承明 万曙静 赵天宇 余凡 王媛媛 杨晓霞 张同 于婷文献传递 结合贝叶斯理论和MRF的主被动遥感数据协同分类 被引量:2 2012年 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和马尔科夫随机场MRF(Markov Random Fields)的主被动遥感数据协同分类方法。该方法依据光学与微波遥感数据在地物提取中的各自优势,首先对ASAR后向散射系数进行入射角归一化,然后构建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和MRF的分类器,以归一化后的ASAR双极化数据与TM7个波段共同参与分类。分别对ASAR入射角归一化的有效性和主被动协同的必要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的分类精度达到89.4%,较未进行角度校正的主被动数据协同分类的精度提高了4.1%,较单独TM分类的精度提高了11.5%,体现出主被动遥感数据协同在分类上的潜力。 余凡 李海涛 万紫关键词:贝叶斯理论 合成孔径雷达反演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新方法 被引量:27 2010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反演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经验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均方根高度S和相关长度L的影响,并将两个粗糙度参数合二为一,然后利用VV和VH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即可反演得到土壤水分。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在θ0>20°时,模型反演值与模拟值有着良好的相关关系(R2=0.71)。该模型在不需要测量地面粗糙度的情况下可以反演得到比较好的土壤水分精度,尤其适用于地表情况复杂、难以精确测量的地区。 余凡 赵英时关键词:SAR 土壤水分 反演 粗糙度 基于主被动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壤水分信息提取 被引量:16 2011年 为改善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含水率监测精度,该文选择张掖地区黑河流域为研究区,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被动遥感融合数据贝叶斯网络分类的土壤水分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依据光学与雷达遥感数据本身在反演土壤水方面的各自优势,首先利用小波变换与IHS结合的算法将TM5、4、3与ASAR数据融合,融合规则采用局部距离最大替代法,在突出融合影像细节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TM数据的光谱信息。然后构建BN网络进行分类,以融合后新的R'、G'、B'分量和TM6波段作为网络的输入,输出为5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5个不同等级的土壤水分含量。经实测数据对融合前后分类结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植被区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分类精度达到76.1%,对荒漠区效果欠佳。因此该方法在植被覆盖区对提取区域土壤水分信息是可行的、有效的。 余凡 赵英时关键词:土壤 水分 遥感 数据融合 贝叶斯分类 一种基于分布差异的分形网络演化分割方法 2015年 针对分形网络演化多尺度分割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存在的欠分割问题,文章提出以KL散度为核心的区域合并标准,研究出一种基于KL散度原理的改进分形网络演化多尺度分割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分形网络演化多尺度分割方法,在合并标准上更充分利用了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能够很好地消除因光谱差异造成的欠分割,对同质性较强的地物效果尤为明显。通过WorldView-2高分辨率影像分割实验,比较欠分割率,结果证明该方法更适合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能够为地物信息提取提供与自然更吻合的实体对象。 吕剑峰 李海涛 韩颜顺 顾海燕 余凡关键词:多尺度分割 KL散度 高斯分布 一种改进的随机粗糙地表的双尺度微波散射模型研究(英文) 2015年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双尺度(Modified Two-Scale Model,MTSM)粗糙度地表微波散射模型,采用小波包变换的方法将面上的粗糙度(z(x,y))变换到频域进行处理,粗糙度频谱的低频部分代表大尺度分量,高频部分代表小尺度分量,然后分别用基尔霍夫近似和小扰动模型来分别模拟大小尺度的粗糙度,考虑到小尺度的粗糙度是叠于大尺度粗糙度之上,模型在计算小尺度粗糙度的后向散射贡献时还考虑了大尺度起伏造成的几何倾斜。MTSM的解为大尺度粗糙度的基尔霍夫解加上几何倾斜修正后的小尺度粗糙度的小扰动解。最后采用改进的积分方程模型(AIEM)对MTSM做了初步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入射角qi<30°,粗糙度较小(ks=0.354)的时候,MTSM有比较好的精度。 余凡 袁捷关键词:散射模型 小波包变换 地理国情大数据研究框架 被引量:27 2016年 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方向,其发展迫切需要顶层设计与新型技术的支撑,需要建立一种灵活、高效、低成本的大数据处理模式与服务方式。本文以地理国情监测与大数据研究相结合为切入点,阐述了地理国情大数据的分类及特点,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地理国情大数据研究架构,并从地理国情大数据存储、处理、挖掘、应用服务4个方面探讨了地理国情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思路。本文将有助于地理国情监测的生产方式与服务模式变革,推动地理国情监测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张继贤 顾海燕 鲁学军 侯伟 余凡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 大数据 云计算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土壤水分 被引量:34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地表土壤水分的方法.首先,建立一个BP神经网络,并采用遗传算法对BP网络的节点权值进行了优化.然后分别将TM数据(TM3,TM4,TM6)、不同极化和极化比的(VV,VH,VH/VV)ASAR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土壤水分含量作为网络的输出,用部分实测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并反演得到研究区土壤水分布图.最后,利用地面实测数据分别对遗传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和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优化算法是有效可行的,且TM和ASAR协同反演的结果比两者单独反演的结果明显要好,体现了主被动遥感协同反演土壤水分的优势与潜力. 余凡 赵英时 李海涛关键词:GA-BP神经网络 土壤水分 反演 ASAR和TM数据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的新方法 被引量:28 2011年 考虑到主动微波和被动光学遥感数据反映地表土壤水分的各自优势,提出一种ASAR数据和TM数据协同反演植被覆盖土壤水分的半经验耦合模型.该模型通过简化MIMICS模型,将研究对象分为植被冠层和土壤层两部分,模拟了冠层叶片含水量与单位体积内植被消光系数,后向/双向散射系数的经验关系,减少了模型的输入参数,使模型最关键的输入参数为光学易于反演的叶面积指数LAI.LAI采用PROSAIL模型进行反演,实现微波和光学模型的耦合,并引入植被均方根高度(Sveg)来修正冠层重叠造成的雷达阴影效应,然后对半经验模型的系数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在LAI较小时(LAI≤3),模型更为适用.最后,选用甘肃黑河试验区的TM,ASAR数据,利用耦合模型生成了研究区土壤水分布图,并利用地面实测数据对该耦合模型和MIMICS模型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雷达阴影效应的校正,该模型反演的地表土壤水分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Er从17.6%减小到10.4%,RMS从0.055降低到0.031g/cm3.同时,耦合模型的反演效果明显好于MIMICS模型单独反演的结果(Er=22.7%,RMS=0.068g/cm3);表明在LAI较小的区域,该主被动遥感耦合模型能有效的反演土壤水分,取得较好的反演精度. 余凡 赵英时关键词:MIMICS 土壤水分 利用双极化微波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水分的新方法 被引量:15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双极化数据的土壤水分反演经验模型,该模型引入了新的综合粗糙度参数Rs=S2/L(1/2)来描述地表粗糙状况,将两个粗糙度参数均方根高度S和相关长度L合二为一,因而模型的未知量仅为Rs与法向菲涅尔反射系数Г0。基于AIEM模型数值模拟,建立了后向散射系数与Rs、Г0的经验关系,并利用两个极化的微波数据同时反演得到粗糙度参数Rs和Г0,进而得到地表土壤水分。实测数据表明,该模型反演的土壤水分与地表实测值相关性较高(R2=0.681,RMS=0.043),在土壤水分反演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余凡 李海涛 张承明 万紫 刘江 赵颖关键词:土壤水分 微波遥感 粗糙度 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