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密福

作品数:40 被引量:73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天文地球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油气
  • 8篇断层
  • 8篇成藏
  • 7篇盆地
  • 7篇凹陷
  • 6篇断层封闭
  • 6篇断层封闭性
  • 6篇降凝
  • 5篇油藏
  • 5篇降凝剂
  • 4篇运移
  • 4篇气藏
  • 4篇惠民凹陷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低渗透油藏
  • 3篇地质
  • 3篇东营凹陷
  • 3篇断距
  • 3篇岩性

机构

  • 28篇中国石油化工...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40篇赵密福
  • 11篇宋昭峥
  • 9篇蒋庆哲
  • 5篇信荃麟
  • 5篇王建伟
  • 4篇葛际江
  • 4篇柯明
  • 4篇李亚辉
  • 3篇钟建华
  • 3篇高红艳
  • 3篇徐振中
  • 3篇宋书君
  • 3篇李阳
  • 2篇王建波
  • 2篇黄立功
  • 2篇王新征
  • 2篇郭泽清
  • 2篇陈汉林
  • 2篇王海侨
  • 2篇高云丛

传媒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石油大学学报...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石油学报(石...
  • 2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化工科技
  • 1篇地球学报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弹性体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丙烯酸酯结构与降凝的关系被引量:24
2004年
合成了侧链碳原子数16~30的聚丙烯酸酯(P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结果表明,PA降凝剂的侧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亦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 5~2 2)×104时,P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极性基团的引入,会改善降凝剂的降凝效果;但如极性基团的含量过高,则会降低甚至丧失降凝作用。
宋昭峥葛际江赵密福蒋庆哲
关键词:聚丙烯酸酯降凝剂极性基团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的成藏机理被引量:14
2007年
针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的含油性及其油气充注程度差异较大、成藏机理复杂的特点,根据成藏动力学和成藏运动学理论,利用动、静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砂岩透镜体的成藏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油藏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超压系统内,并且围绕断裂带呈环带分布;牛庄洼陷大部分砂岩透镜体油藏具有"混源性"及"它源性"的油源条件;与超压系统周缘的幕式泄流泄压过程相对应,超压系统内烃类物质和地层水构成的混相流体也发生了幕式、自组织运移,并且砂岩透镜体的油气充注过程与地层流体的自组织活动存在着良好的耦合关系;当混相流体穿越砂岩透镜体时,透镜体砂岩与其围岩的接触面具有半渗透膜效应;在半渗透膜效应下,混相流体活动性明显控制着该类油藏的空间分布和油气富集程度。因此,处于超压系统的泄流泄压带以及内侧的砂岩透镜体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王建伟宋书君王新征赵密福万从礼牛富玲
关键词: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油气分布东营凹陷
惠民凹陷临南地区断层活动特征及控油作用被引量:110
2000年
The growth index of a fault is related not only to its activity rate but also to the deposition rate, especially in seriously truncated area, the growth index is serious distorted. But this situation has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growth index and fault activity rate, the activity intensity of Linnan fault is studied, and it is so considered that the conclusion of latter is right. The speed of activity of a fault can be directly attained from the duration of sedimentation and reflects quantitatively the activity intensity of the fault, thus the terminology of the growth index of fault is practically meaningless. Fault activity was strong during Dongying time, and the buried depth of stratum is shallow, so fault sealing is worse, hydrocarbons migrated to Qianguantun and Qudi areas. This is important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Fault activity intensity was big during Minghuazhen time, which determined the vertical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赵密福刘泽容信荃麟李亚辉
关键词:惠民凹陷油气勘探油气分布控油
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油气纵向运移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7
2000年
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油气纵向分布特征为 :曲堤地垒发现 4套主要的含油层系 ,西南缓坡带只在沙四上亚段发现了含油气层位 ,白桥—仁风潜山带无油气显示 ,夏口断裂带下降盘油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沙三段、沙二段。认为控制油气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地质因素有 :发育馆三段和沙一段区域性盖层 ;全区大规模油气运移期所有断层的活动都较弱 ,限制了油气的纵向运移 ;断裂带具有走滑性质 ,限制了纵向运移 ;斜坡带远离油源 ,油源不充足 ,同时只在局部地区存在异常压力带 ,垂向运移能量不足。曲堤油田纵向含油层系长是油源充足、晚期断层活动强烈造成的 ,而西南缓坡带发生油气纵向运移的可能性小 ,勘探目标应集中在沙一段区域盖层之下的层位。图 1参 5(王孝陵摘 )
张勇赵密福宋维琪
关键词:惠民凹陷油气运移
原油降凝剂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被引量:3
2005年
乙烯-丙烯酸甲酯(EMA)是一种高效的原油降凝剂,为了推动EMA在原油输送中的应用,在低压下,以异丁醇为溶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得到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0.6×104~2.0×104、MA链节含量10%~50%的高相对分子质量EMA.反应体系的压力、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甲酯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共聚物EMA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组成的影响以及分子结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蒋庆哲宋昭峥柯明赵密福
关键词:降凝剂溶液聚合法
乙烯-醋酸乙烯酯的结构与降凝性能的关系被引量:19
2006年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各种结构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由实验得到以下结论:EVA降凝剂的CH2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EV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EVA降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不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2×104时降凝效果较好。
蒋庆哲岳国宋昭峥柯明赵密福
关键词: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降凝效果
牛庄洼陷沙河街组超压系统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被引量:4
2008年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河街组发育有超压系统,这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超压系统现今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约束下数值模拟方法对牛庄洼陷超压系统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超压系统的主要形成机制。牛庄洼陷在沙河街组四段、沙河街组三段的下亚段和中亚段存在着超压系统,最大压力系数可以达到1.8,最大剩余压力超过了20MPa。自沙三段上亚段沉积期开始,超压系统开始发育。到东营组沉积期末,超压系统经历了大约10Ma的泄压过程。自新近系馆陶组沉积期,超压系统再次迅速增压,逐渐接近现今发育状况。上覆地层沙三段上亚段高沉积速率导致了超压系统的形成和早期剩余压力的增加,而水热增压和烃类物质大量生成联合造成超压系统晚期迅速增压。超压系统演化规律揭示出在油气主要运移期研究区古异常流体压力的分布状况,这为进一步开展牛庄洼陷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阳王建伟赵密福高侠
关键词:超压系统沙河街组
鲁克沁构造带稠油成藏机制研究被引量:22
2001年
吐哈盆地台南凹陷鲁克沁构造带中的北西走向断层受挤压强烈 ,封闭性好 ;而北东走向断层封闭性差 ,常成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由于本区断块圈闭的有效性差 ,故不具备大规模聚集稀油的条件 ,但对稠变到一定程度的稠油能起较好的封堵作用。鲁克沁构造带高粘重质油的形成是原油运移和成藏阶段双重稠变作用的结果 ,并且油气的聚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原油的逐渐稠变 ,所需要的封堵条件逐渐降低 ,油气的聚集过程才趋于稳定。鲁克沁构造带构造后期变革主要表现在构造幅度的增大 ,而未发生强烈的断裂作用 ,因此 。
赵密福李亚辉信荃麟徐振中高红艳
关键词:吐哈盆地断层封闭性稠油成藏机制
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及断层的封闭性被引量:36
2006年
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由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这与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原理的假设有很大的差别。依据断层特征,分断层面和断裂带2种类型讨论了岩性的配置关系,进一步结合断层两盘的岩性、排驱压力及断距,划分了12种岩性配置模式。对营32断层岩性配置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砂层组的岩性配置有很大差异,其中1砂层组岩性配置最好,8砂层组岩性配置最差,这导致纵向上断层不同部位封闭程度有很大不同。沿断层走向,从北向南断层的断距逐渐变小,这必然增加了同一储层的砂岩在断层两侧相配置的概率,岩性配置由北向南变差,因此营32断层两侧的剩余油挖潜应侧重于断层的北段。
赵密福李阳张煜王端平
关键词:断层封闭性断距岩性组合
柴达木盆地西部埋藏史分析与油气关系类型被引量:14
2005年
地层埋藏史研究是借助计算机恢复地层古厚度,动态的再现盆地的沉积发育过程,同时也是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油气的生、运、聚及成藏过程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在区域概况分析的基础上,应用EASY%Ro方法定量计算了柴达木盆地西部31口重点探井的剥蚀量,并应用实例详细论证了该方法恢复的剥蚀量是合理可靠的,然后应用回剥技术恢复原始地层厚度,做出了单井埋藏史图。并划分出了连续沉积型、中期剥蚀型和晚期强烈剥蚀型3种埋藏史类型。埋藏史与油气的关系密切:未遭受强烈抬升、剥蚀影响的地区能够较好的保存原生油气藏;而后期的强烈剥蚀使得早期的原生油气藏遭到破坏,同时又导致了浅层次生油气藏的形成。这对正确认识该地区沉积沉降演化历史和成藏机制,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郭泽清刘卫红李本竞钟建华赵密福王海侨
关键词:埋藏史剥蚀量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关系原生油气藏地层厚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