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污水土地处理存在的主要缺点及其解决方法被引量:5
- 2008年
- 污水土地处理是一种高效、低耗、简便并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污水就地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于小城镇、农村等缺乏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地区。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大面积推广仍然面临着渗滤系统易堵塞、磷穿透和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问题。堵塞会直接导致系统瘫痪;磷穿透会对地下水及周边地区造成二次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则会加剧全球暖化趋势。本文就这些问题的发生、解决方法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最后对该技术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林克明奉均衡朱南文
- 关键词:污水土地处理
- 生活污水净化土壤沟槽及其构建方法
- 一种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生活污水净化土壤沟槽及其构建方法,包括:进水机构、覆土层、混合层、含有生物填料的土壤层、砾石层、细砂层、隔水层和排水机构,其中:覆土层、混合层、含有生物填料的土壤层、砾石层、细砂层和隔水层由上而下依...
- 朱南文聂俊英赵钪胡云昊吴磊林克明
- 文献传递
- 河流底泥的固化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底泥的固化处理方法,利用燃煤炉渣、生石灰以及石膏,在底泥中携带水分的情况下发生系列反应,使底泥发生固结,并以建筑垃圾中的砖块混凝土碎屑作为支撑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形成固化体,从而实现河流底泥的固化处...
- 朱南文车承丹李艳林赵玲叶清林克明奉均衡
- 文献传递
- 生活污水净化土壤沟槽及其构建方法
- 一种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生活污水净化土壤沟槽及其构建方法,包括:进水机构、覆土层、混合层、含有生物填料的土壤层、砾石层、细砂层、隔水层和排水机构,其中:覆土层、混合层、含有生物填料的土壤层、砾石层、细砂层和隔水层由上而下依...
- 朱南文聂俊英赵钪胡云昊吴磊林克明
- 河流底泥的固化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底泥的固化处理方法,利用燃煤炉渣、生石灰以及石膏,在底泥中携带水分的情况下发生系列反应,使底泥发生固结,并以建筑垃圾中的砖块混凝土碎屑作为支撑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形成固化体,从而实现河流底泥的固化处...
- 朱南文车承丹李艳林赵玲叶清林克明奉均衡
- 文献传递
- 冲击负荷对粪便污水土地处理效果的影响
- 2009年
- 以土壤、粗砂、高分子有机亲水材料等构建了一套新型的人工土柱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厕所化粪池出水的处理。结果表明,人工土柱对粪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能,其对CODCr、BOD5、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1.7%、96.2%、95.6%、96.0%及99.8%。水力负荷考察表明,冲击负荷对CODCr、BOD5、TN、TP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影响不大,但渗滤系统透水性能受冲击负荷影响较大,在水力负荷为50 cm/d时系统饱和渗透速率降到初始值的2/3;为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系统水力负荷应维持在31.25 cm/d以下。
- 林克明聂俊英朱南文
- 关键词:水力负荷
- 生活垃圾加载介质层填埋法对初期渗滤液污染抑制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以传统卫生填埋柱R2为对照,通过往生物反应器填埋柱R1内加载可渗透反应介质层1和2进行模拟试验,主要探讨了填埋柱R1垃圾渗滤液COD、总氮、氨氮及总磷的变化趋势,探索一种新型的加载介质层垃圾填埋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填埋20周后,R1柱COD浓度基本维持在40000~45000rng/L间,约为R2柱的20%-30%;第24周,R1柱总氮和氨氮分别为206.5mg/L和167.3mg/L,在16—24周内,R1总氮和氨氮分别约为R2的14.5%~17.5%和36.2%~43.6%;18周时,R1柱总磷达最大值1.704mg/L,至第24周降为0.673mg/L,整个实验过程R1柱总磷约为R2的0.15%~0.56%。
- 奉均衡朱南文林克明楼紫阳
- 关键词:生活垃圾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 化粪池出水的土地渗滤处理技术研究
- 随着水冲厕所比例的升高,粪便污水水量也随之增加,又由于粪便污水固含量的减少和农民用肥习惯的改变,粪便作为肥料使用日趋减少,因此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减量化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城市粪便污水一般纳入城市排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统...
- 林克明
- 关键词:粪便污水污水处理地下渗滤
- 文献传递